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大融合

北魏历经几代人数十年的努力,于439年统一了中国北方,结束了100多年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471年,只有4岁的拓跋宏即北魏帝位,是为孝文帝,孝文帝成年后积极推行改革,使衰弱的北魏又逐渐强盛起来。

孝文帝

孝文帝的改革,包括实行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以及迁都和汉化。其中,迁都和汉化的作用巨大,影响深远。

孝文帝以前,北魏的官吏是一律不给俸禄的。中央官吏可以按等级分享缴获的战利品,或是受到额外的赏赐;地方官吏只要上缴规定的租税赋役,就可以在其管辖的范围内任意搜刮,不受限制。有一次,太武帝拓跋蠢要出征,向老百姓征调毛驴驮运军粮。这件事由公孙轨负责。公孙轨下令,老百姓交上来的毛驴,只有每一头加上一匹绢,才能接受,公然索要贿赂。当时,人们都说:“驴子没有好坏,背着绢的就是壮驴。”官吏如此贪赃枉法,怎能不激起人民的反抗?

针对这种情况,孝文帝在484年下决心实行俸禄制。他规定每户征收3匹绢、2石9斗谷,作为百官的俸禄;同时,制定了严惩贪官污吏的法律。法律规定,官吏贪污1匹以上的绢就要处以死刑。俸禄制实行以后,虽然增加了人民的赋税,但与以前放纵官吏们贪污掠夺相比,对人民还是有利的。正因为如此,俸禄制遭到一部分惯于贪赃枉法的官吏的反对。孝文帝改革意图坚决,对这些人进行了严厉打击,先后处死了地方刺史以下的贪官污史40多人,使北魏的吏治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485年,孝文帝和太皇太后采纳给事中李安世的建议,实行均田制,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是:男子15岁以上,给露田(不栽树只种谷物的土地)40亩,女子20亩,一夫一妻60亩;初受田男子还给桑田(已种或允许种桑、榆、枣等果木的土地)20亩;露田不得买卖;奴婢也一样给露田,有一头牛可给田30亩。此外,新定居的户主,还给少量的宅基田。

均田制不是平分土地。对于地主来说,朝廷承认他们的土地占有权,又限制了他们兼并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朝廷既承认他们已有的小块土地,又鼓励他们开荒;对于那些流浪者来说,这给他们自立门户提供了条件。

490年9月,太皇太后驾崩,23岁的孝文帝亲掌朝政。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决心进一步改革。他认为改革的重点在于“汉化”。孝文帝很聪明,在他的祖母冯太后的影响下,也读了不少书,对汉族文化有较深的了解。他知道,要使北魏富强,必须抛弃民族偏见,接受汉族的生进文化。当时,北魏的都城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一带),地处边塞,这样既不便于加强同汉族的乘系,又不便于进攻南朝,对控制中原和推行改革都是障碍,于是,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鲜卑人迁徙路线图

迁都是件大事,关系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切身利益,所以许多鲜单费族强烈反对迁都。孝文帝为了达到迁都的目的,定下了一条妙计。

493年,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共计20万渡过黄河南征,次年9月进驻洛阳。孝文帝带领大臣们参观洛阳西晋宫殿的遗址。面对这满目荒凉的景象,他对大臣们说:“西晋的皇帝没有管理好国家,致使国家灭亡,宫殿荒芜,看了真让人伤感。”他触景生情,朗诵起《诗经》中《黍离》这首诗来。“黍”是谷子,“离”指植物长得很茂盛的样子。据说,当年东周大夫回到西周的镐京,看到旧日宫殿的遗址上满是茂盛的谷子,感到十分哀伤,就写下了这首诗。

此时,洛阳秋雨连绵。文武百官本来就不愿南征,现在,他们面对着连绵惨淡的秋雨和残败破落的宫殿,心情十分沉重。原来,几十年前,北魏太武帝曾以10万大军南征,结果被宋军打得大败而逃,伤亡大半,从此“南征”成了北魏百官最害怕的事情。其实,孝文帝南征是假,迁都是真。他针对大臣们不愿继续前进的畏难情绪,便下令三军,继续往南进发。

大臣们听了,纷纷跪倒在马前叩头,请求皇帝不要再继续南征了。孝文帝乘机说道:“这次南征,兴师动众,不可无功而返。不南征,就迁都。”然后下令:愿意迁都的站在左边,不愿迁都的站在右边。文武百官听了,权衡了一下南征与迁都的利弊,觉得还是迁都为好。于是,所有随军贵族和官吏都站到左边去了。一时间,停止南征的消息传遍了全军,大家都高呼万岁。迁都洛阳之事,就这样完成了。

迁都洛阳后,孝文帝就开始大力推行汉化政策。首先,他改鲜卑姓为汉姓,如把拓跋氏改成元氏;禁止鲜卑族同姓结婚,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孝文帝还带头娶汉族大姓女子为妃子,并且给自己的弟弟们娶汉族大姓女儿为妻室,还把公主们嫁给汉族大姓。范阳卢氏一家就娶了3个公主。

孝文帝还下令,鲜卑族一律改穿汉人服装。孝文帝亲自在光极堂给群臣颁赐了汉族的“冠服”,让他们穿。他还要求族人改说汉语。他规定,30岁以上的人,由于说话的习惯已久,可以慢慢改;30岁以下的人,要立即改说汉语;在朝廷当官的人再说胡语,就要降爵罢官。

对于这些改革,顽固守旧的鲜卑贵族当然不满意。他们暗中勾结起来,煽动皇太子元间发动叛乱。孝文帝在去嵩山的路上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派人逮捕元恂,并把他废为平民,最后又将他处死。正是因为平定了这场武装叛乱,孝文帝的改革才得以推广。

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对北魏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族旧习,都进行了一系列大胆而多方面的改革。在他的带动下,北方各族人民在相互交往中渐渐融合,逐渐接受了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以及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文化。北魏孝文帝的迁都和汉化政策,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融合,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0)

相关推荐

  • 北魏孝文帝为何迁都?迁都对北魏有何影响?

    接下来古朝网告诉大家的是北魏孝文帝为何迁都?迁都对北魏有何影响?希望以下内容能揭开大家的是疑惑!! 拓跋宏,又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 ...

  • [煮酒论史]聊聊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时间:2021-02-26 11:57:45    来源:本站(吾爱诗经网)整理      作者:纵横五千年 孝文帝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北魏时期评价非常高的一位皇帝.拓跋宏继位时只有5岁,由他的祖母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诗仙李白》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中国几乎没人不知道李白,因为李白是站在盛唐诗坛之巅的一位大诗人,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国诗坛第一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商汤灭夏》

    一个王朝的覆灭-- 自"少康中兴"以后,夏朝的江山的确稳固过了一段时间,但是好景不长,到了孔甲当王的时候,他整天荒淫无度,不理国事,致使政治腐败,内乱不止,国事日衰.就这样到了夏朝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商鞅立木建信》

    诚信的力量 商鞅是战国中期卫国人,他本来姓公孙,名鞅,是卫国国君的后代.商鞅年轻的时候喜欢法家的理论,是魏国宰相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知道他有本事,就想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可公叔痤还没来得及上朝就病倒了.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秦灭六国,统一中原》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 秦始皇嬴政当政以后,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屈原行吟沉江》

    ·伟大的诗人--屈原 战国末期,楚国和秦国交战,楚国屡战屡败,失地折兵,国力大大削弱. 秦国为了及早吞并楚国,同楚国内部的亲秦派暗中勾结,玩弄联姻的花招.秦昭襄王装出很客气的样子,写信给楚怀王,约楚怀 ...

  • 你不知道的唐朝冷知识——诗仙李白从未被提起的另一面

    之前的几篇我们聊了聊唐朝百姓饮食,刑罚,酷刑等等这些方面.这次我们聊聊唐朝的诗仙李白从来未被历史提起的另一面.唐朝有什么方面你感兴趣的可以留言.下次我们聊你想知道的. 1    李白经常不在家,子女疏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东汉的兴起》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前57年3月29日),字文叔,是刘邦的九世孙,他家在五世时封候湖北舂陵,后迁至南阳郡(今湖北省枣阳市),家道日渐衰落,到刘秀一辈已沦落为一个农村的普通大户人家,三兄弟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一代名将关羽》

    关羽,字云长,小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汉末三国时期名将. <三国演义>里提到,关羽因本地豪强仗势凌人,就将其杀死,之后逃难江湖,于184年黄巾起义时逃至涿郡(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西汉开国皇帝-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47年~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今江苏省丰县)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身下层社会的皇帝,他白手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汉武大帝》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武故事>载其初名为"彘",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母为王皇后,六岁时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