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书读到一定程度,就如往罐子里添水,总要漫出来
即便没有完整地读过《明朝那些事儿》,听闻其名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吧?
若把“高手在民间”一语用在这本书的作者当年明月的身上,应该是最合适不过了。写史的人,若想超过当年明月,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至少目前来看如此。其作品之深度、广度、厚度、热度均非他人可比。
其实我也是最近才读此书,感兴趣之余,便去搜集作者的采访视频来看,颇受启发。
01,写史的人,基本功一定要扎实
当被问及最初读史的原因时,当年明月说这只是恰好父亲给自己买了《上下五千年》,于是便拿来读了。至后来上学后,开始读《二十四史》,而动机竟是虚荣心作祟,因为别的同学看不懂,而自己能看懂,这样你的优势便凸显出来了。
为了读懂《二十四史》,他先读《古文观止》,用他自己的话讲,他付出的努力是别人想不到的。
就这么长久坚持地去看,系统地读史读了十三年,每天不少于两个小时。
要读懂历史,特别是读懂原文,要深厚扎实的语文能力,同时要具备广博的综合知识,这还只是读懂,要形成自己的系统性认知,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其对个人知识的要求自然更高了。
02,读史的乐趣:历史很狡猾,我能从“字里看出字来”
当年明月说,他能明白历史,他能明白历史人物的痛苦与挣扎,悲伤与悔恨,他读到的不仅仅是故事,更会一个个立体的人物,是他们的情绪。
喜欢听故事的人很多,但懂历史的人却很少。
之所以懂历史的人很少,原因在于“你根本不知道那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我想当年明月在此处想要表达的是,虽然大家其实也知道那就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但谁也不会想得那么细,那么深,那么真真切切,设身处地。
历史很真实,同样历史也很狡猾,史官有很多话想说,但他却没说,至少没有很直接地去说,需要你自己去品,去寻找,去“从字里看出字来”。
03,读史的秘诀:感同身受
为什么有的人只读到了故事,却没有读到历史,为什么有的人能读懂历史,有的人却读不懂,原因是什么?
当年明月说,读史的秘诀,只有四个字:感同身受。
虽然读史的人都知道那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但并没有真真切切地想到,古人也是这么一分钟一分钟过来的。很多重大事情,历史事件,放在史书上,也许只有一页纸,甚者一两句话,它看起来那么抽象,一点也不具体,所以你很难深入到那一份真切之中去,很难体会当事人的喜与悲,苦与乐。
举例说明,比如写朱元璋,写他加入起义军的动机,一般的史书都会讲他起义之时很兴奋,天生就是起义的“材料”,一遇见机会,立马就“一遇风云便化龙”,这是一种庸俗和想当然的写法。而当年明月认为,朱元璋一定是经过艰难的抉择与挣扎,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决定起义,因为,那是关系生死存亡的大事,特别是当时元的势力还很强大的情形之下,要做出这个决定,就更不易了,这便是读史写史的“感同身受”。
04,由“智慧的增长”所带来的喜悦,是狂喜,是最大的喜悦
读书期间的当面明月,同学常常找不到他在哪里时,只要去自习室找,一定能找到,因为大量的课余时间,他也用来看书。他说夜里的教室,人走都回去了,最后只剩下自己一个,伴着昏黄的路灯,当他从教室走回宿舍的路上,他感到自己一直在进步,他内心升腾起一阵阵的喜悦。
当年明月说,在这个世界上,各人有各人的选择,温饱是最基本的,接下来是利益,之后是名望和权力,但超越这些的,是智慧,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在这几十年多则一百年的时间内,你要有一个觉悟,我应该做什么?
至少有这样一种答案,就是不断地看书,尽可能多得懂得这个世界的规律,那是一种无比的喜悦。当你感受到自己的积累越来越多,你的智慧和知识让你强大,对这个世界有充分的了解之后,你就不会有畏惧感。
05,写史的动机:我想把自己二十几年读史的心得,说给大家听
在谈及写史动机时,当年明月说,写史之前,想了差不多半年,看书看到一定程度,就像是往罐子里添水,它总要漫出来。写史的动机,便是说一点自己的想法,把他二十多年来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表述出来,哪怕幼稚,哪怕滑稽,也没什么,但还是希望别人了解,共鸣和响应。
为什么写明史,当年明月说,第一是熟悉,因为他读明史很细,明史的资料多,第二,明史中有很多被人误会的人和事,他想说出自己的观点,有些在历史里不被人理解,有话想说而未说出来的人,当年明月替他来说,比如胡宗宪。
06,写史的风格:历史写的轻松好看,才有人看
当被问及为何这么写,即为何以诙谐幽默、嬉笑怒骂加调侃的笔锋来书写明代的历史时,当年明月说,这样写才有人看。
幽默的只是我,而不是历史,历史本身是很残酷的。当年明月说,历史没有大团圆的结局,历史也并不轻松,所以我要把它写的轻松一些,这只是我个人的手法而已,并不是历史的面目。
在轻松好看的外壳下,要写出历史的深度,写出人性,写出人文的关怀,写出人物的情绪,这是一个作者的功力。
当年明月说,一本书靠技巧可以成功,但若要受到尊重,一定要有灵魂。而他的书中,充当这一使命的,便是人性与关怀。
历史是由人组成的,而人是有人性的。
当年明月是自己的书的一部分,是这段历史的旁观者,乃至于“参与者”,他是一个叙述者,就在那些明代的历史人物身边,叙述着历史的一个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