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忆赤峰”系列十七:此身元自客辽西

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此后14年间,大片国土沦陷3500万同胞伤亡。今天,警钟长鸣,牢记历史,勿忘国殇,吾辈自强!

[引题]:每年的这个季节,克什克腾旗达里湖都是旅游的热点地区。而且,当人们陶醉于这迷人的湖光草色之时,还不忘到附近的“鲁王城”遗址去转转,探幽怀古……

01

更寻若士为黄鹄

我们都知道,在金庸的笔下有一个“庸师”的典范,叫丘处机。这位丘老师虽然毕业于全真派祖师王重阳在终南山创办的“名牌大学”,还混了个“全真七子之首”的大文凭,但在择人育才方面却糟糕得很。他为了和“江南七怪”争夺“优秀教师”的奖项,付出了相当的代价。结果,“江南七怪”在大漠风沙数十年,终将老友的笨蛋儿子郭靖教育成了一代大侠;丘处机也是殚精竭虑地付出,却培养出了一个认贼作父的徒弟杨康,欺师灭祖,非常的打脸。后来,杨康的儿子杨过又来到了终南山,投奔师爷的门下。这一次,丘师爷原本有机会校正自己的教育方法,甚至可以重新来个2.0的教育加强版,谁知又是阴差阳错地不对路子,再次被打脸。在这里,我们姑且勿论金大侠为何如此“剑走偏锋”地去冤枉一个老道人,但他对真实的历史的确有些不恭敬了。

据史料记载,丘处机生于1148年,字通密,在登州栖霞(现山东牟平东南)入道,拜全真教祖王重阳为师,道号长春子,后为道教全真道掌教。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十四年(1174年),他入磻溪穴居,乞食度日,行携一蓑衣,人称“蓑衣先生”,随后赴陇州(现陕西境内)龙门山隐居修道,为龙门派创始人。在宋、金时期,丘处机为当时的统治者和广大民众所共同敬重,并因以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那一年,他已经是74岁高龄的古稀老者了,整整地跋涉了35000里,如果没有超人的毅力和决心是根本走不到头儿的。

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第三次派遣近侍臣刘仲禄备轻骑素车请丘处机出山,再一次上演了“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的大戏。翌年,丘处机欣然应诏,与弟子尹志平、宋德方、李志常等十八人远行赴约。此次西行,对于丘处机来说,除了被成吉思汗诚意所打动而外,肯定还有自己的考虑。他试图通过他的方式影响成吉思汗“罢干戈致太平”,劝说成吉思汗早日回军。那时,成吉思汗正忙于对花剌子模的战斗。因此,丘处机等人先到西域雪山(现兴都库什地区),于辛巳年(1221年)二月自德兴启程,北上经渔儿泺至克鲁伦河畔。渔儿泺,即现克什克腾旗达里湖,元应昌路“鲁王城”在其附近。

1214年,成吉思汗驻营于迭蔑可儿(今锡林郭勒盟境内),将新附的漠南东部地区进行分封,其中包括弘吉剌部在内。弘吉剌全部牧地,东起哲里木盟科右中旗霍林河和扎鲁特旗,西北至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西乌珠穆沁旗,南至宁城县以北,几乎包括今赤峰市辖区的全部。弘吉剌部相继在领地内建应昌城和全宁城(现乌丹镇),中书省皆定制为路。其中,应昌路故城遗址位于达里湖西南约2公里处。此城于元至元七年(1270年)修筑,名为应昌府;二十二年(1285年),改应昌路。由于世为鲁王及鲁国大长公主的居住地,故被称为“鲁王城”。当年,丘处机在渔儿泺触景生情,作《渔儿泺》一诗:

北陆初寒自古称,

沙陁三月尚凝冰。

更寻若士为黄鹄,

要识修鲲化大鹏。

苏武北迁愁欲死,

李陵南望去无凭。

我今返学卢敖志,

六合穷观最上乘。

在这首诗的题下,还有一注云:“三月朔,出沙陀至渔儿泺,始有人烟聚落,多以耕钓为业。时以清明,春色渺然,凝冰未泮。”这段话告诉我们,1221年农历三月份,丘处机等人到达了达里湖,正是清明时节,但天气还很冷,湖水还没有完全解冻。当时,达里湖附近已经有人定居,以农业和渔业为主。在达里湖畔稍作做停留以后,丘处机一行人再西行至镇海城,再向西南过阿尔泰山,越准噶尔盆地至塞里木湖东岸,于壬午年(1222年)四月初到达成吉思汗行宫。

01

应昌南旧日长城

这一天,成吉思汗铁木真终于在行宫里迎来了那个朝思暮想的大人物——丘处机。他见这个老道人果真是仙风道骨,心生欢喜,特赐美食,设庐帐,优厚犒劳。丘处机自然也是不负美意,与成吉思汗多次长谈,由耶律楚材做记录并整理为《玄风庆会录》一书。

在那次谈话中,丘处机告诉成吉思汗:“修仙须修阴德,必须去暴止杀。您起兵灭西夏和金是符合天意民心的,但务须禁止残暴杀戮,才能使事业最后成功。”成吉思汗又问治国之方,丘处机回答说:“要以敬天爱民为本。”丘处机还巧妙地借用雷震等自然现象,劝告成吉思汗应在蒙古汗国提倡孝道。丘处机特别向成吉思汗论述说:“只有统一中原地区并将之治理好,才能称为大国。要想治理好中原,就必须爱民,让人民休养生息。”为了达到“罢干戈致太平”的目的,他还将自己作的诗赠给了成吉思汗:

夹道横尸人掩鼻,

溺溪长耳我伤情。

十年万里干戈动,

早晚回军望太平。

这首诗作于丘处机等人赴大雪山途中,当为蒙古军西征所过之地,尸横遍野。这对成吉思汗早日停止西征,决定班师,是否起了催促作用,未为可知。不久,成吉思汗允准丘处机辞行回国,指示文武百官,备齐美酒佳肴、珍奇鲜果,在城外数十里,夹道为之送行。元太祖十八年,丘处机东归于燕京太极宫,旧址在现北京白云观西侧,受命掌管天下道教,尊为“大宗师”,被人们称之为“帝者之尊师,亦天下之教父”。1227年8月25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去世,丘处机也于同年羽化成仙。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丘处机骨骸葬北京白云观处顺堂。

1259年8月11日,成吉思汗之孙、蒙古帝国大汗元宪宗蒙哥去世,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从上都(现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闪电河畔)迁都燕京(北京),称大都 。但可惜的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们似乎并没有彻底吃透丘处机的谈话精神,终致短命帝国的结局。

纵横大元一朝,推行了不少弊政,如诸色户计、投下制、驱口制、匠籍制、籍没制、人殉 、宵禁、海禁等,中断了唐、宋变革的进程 ,深刻地重塑了中国的历史。但在文化方面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比如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而且名家众多,除了耳熟能详的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等“四大家”而外,还有下面要介绍的这位冯子振先生。

冯子振,生于1253年,卒于1348年,一说生于约1257年,卒于1314年,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元攸州(湖南攸县)人。他自幼勤奋好学,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进士及第,可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亦善行草书。据史料记载,有一年,冯子振奉旨赴元上都,途经平地松林。(平地松林,史称千里,沿西拉沐沦河两岸南北皆是)。在平地松林,他一时兴起,遂作散曲《正宫·鹦鹉曲·松林》:

山围行殿周遭住,

万里看牧羊父。

听神榆树北车声,

满载松林寒雨。

应昌南旧日长城,

带取上京愁去。

又秋风落雁归鸿,

怎说到无言语处。

散曲是一种可唱的诗,需要按照一定的谱式进行创作,即“依声填词”,可视为一种广义的格律诗。散曲又有北曲和南曲之分。王世贞在《曲藻》的序言中说:“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冯子振的这支散曲,风格更多地倾向于北曲,劲切,宏远。其中的“上京”并非指辽上京,而是指元上都,在应昌南三百里。金代时,在应昌南面修有界壕,为抵挡蒙古大军的铁骑起到一定作用,让大批蒙古骑士倒在边堡城下,血梁染边墙。但最终还是徒劳一场,蒙古于1234年灭金。

01

又鞚青骢踏白沙

秋风摵摵衣绵薄,

夜雨萧萧烛焰低。

万里江南才梦觉,

此身元自客辽西。

云叶缤纷雪弄花,

小营近午却排衙。

分司御史浑无事,

又鞚青骢踏白沙。

此为《七绝二首》,作者贡师泰,生于1298年,卒于1362年,字泰甫,号玩斋,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元代著名散文家,元泰定四年(1327年)中进士。他曾任吏部待侍郎、兵部侍郎、礼部尚书,官至户部尚书。贡师泰自幼天资颖慧,喜读经典著作,嗜习古诗词,著有《诗经补注》《玩斋集》《东轩集》等。在上面这两首诗的题下还有一注云:“至正十一年秋七月巡按松州虎贲分司,时山谷寒甚,公事绝少,明日即还,为赋此。”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至正十一年(1351年)七月,贡师泰奉旨巡按松州。当时,松州为元中书省上都路所辖,治所即现松山区城子乡城子村,而松州虎贲分司则为元代的军事机构虎贲亲军都指挥使的下设机构。遥想669年前的那一天,正是农历七月,松州已是秋风落叶之季,早上和晚上的寒气很重。而驻守在松州的元朝军马依然闲适得有些松懈,帝国背后的阴影在一点儿一点儿地扩大,危机重重,却不为包括贡师泰在内的元朝高官们所知。

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等。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到了元后期,更是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

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南方起义军和大元势力后,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开始北伐。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率部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攻克通州,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于七月二十八日仓惶北逃,徐达率军攻陷元朝的首都元大都。元惠宗退至上都,隔年又至应昌。他继续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至正三十年(1370年)四月二十八日,妥懽帖睦尔驾崩于应昌,享年五十一岁,蒙古汗号为“乌哈噶图汗”。朱元璋认为他顺天明命,上谥号为“顺帝”。在民间,妥懽帖睦尔又被称为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等。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病死后,由其长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元灭亡后,爱猷识理达腊随其父妥懽帖睦尔北走应昌。应昌“鲁王城”为明军攻破后,爱猷识理达腊仅与数骑逃往和林,称帝,沿用“大元”国号,次年改元“宣光”,收回剩余部众,以谋复兴。有一种说法是,在北逃的过程中,爱猷识理达腊于月夜有感,作《新月》一诗:

昨夜严陵失钓钩,

何人移上碧云头?

虽然未得团圆相,

也有清光遍九州。

如果此诗真为爱猷识理达腊所作,可知此人是相当有文采了。农历初三、四时的月亮如钓钩,诗人观月,联想到东汉严光(字子陵)拒不为官,安于耕钓的故事,表达了一种国虽亡但志不可降的思想。此诗之妙在于角度奇特:是谁把严光在昨夜丢失的钓钩挂到了天上,成为今晚高悬于天际的那弯月牙儿?作者以尚不圆满的新月暗喻退居漠南的北元势力,大部江山虽已丢失,但努力收拾残局以恢复家园的决心还在,写得非常的浪漫,令人动容。可惜的是,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爱猷识理达腊殁于漠南,庙号昭宗,蒙古语称为“必里克图汗”。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大元,定都大都,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此《新月》诗首见于明初叶子奇之《草木子》卷四上:“皇太子作新月诗云……真储君之诗也。”由于文中未明确“皇太子”为何人,为后世平添了许多麻烦,很多明代文献都把这首诗安在朱元璋之子、朱允炆之父懿文太子朱标身上了。而关于朱标作《新月》诗一事,最早见于黄瑜《双槐岁钞》所载的建文父子作诗故事,云:朱允炆小时候长得“顶颅颇偏”,朱元璋摸着他的头说“半边月儿”,认为他的皇位不能坐长。有一次,朱元璋让朱标、朱允炆各作一首咏新月的诗。朱标吟道:“昨夜严陵失钓钩,何人移上碧云头?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光遍九州。”朱允炆吟道:“谁将玉指甲,掐破碧天痕;影落江湖里,蛟龙未敢吞。”朱元璋从诗中认为朱标活不长久,朱允炆虽然做不长皇帝但能够逃脱,于是为他准备度牒等逃生用品。这段故事后来还见于小说《续英烈传》以及各种笔记文集如《尧山堂外纪》《坚瓠集》《夜航船》,虽然细节微有不同,但传播非常广泛。

“诗忆赤峰”系列之十七

END

(0)

相关推荐

  • 明朝的诗词为什么走向衰落?高压的政策压的文人喘不过气

    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明珠.从<诗经><楚辞>以来,中国的诗歌就一直发展,直到近代的蜕变.汉朝时期,乐府诗问世,推动了五言体诗歌的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诗风融合,音律走向成熟 ...

  • 你不知道的成吉思汗 一心要长生不死却意外走上明君之路

    一提起我国古代领土面积,元朝可谓是人民心中的骄傲,什么日本,什么韩国,什么印度,差点连欧洲都是我们的.于是乎,成吉思汗,元朝的创始人,便在人们心中有着极高地位,他一手训练的骑兵,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七:未酬夙愿成长恨

    关注我 发现更多精彩 [引题]:对于赤峰人来说,贡桑诺尔布可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历史大人物.在这一期里,将从诗歌的角度,为您讲述一个不一样的贡桑诺尔布-- 01 挑灯奋起读书时 桂魄当空落去迟, 挑灯奋起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六:笔墨淋漓写短章

    关注我 发现更多精彩 [引题]:在赤峰市,很多人都知道喀喇沁右翼旗扎萨克贡桑诺尔布.与贡桑诺尔布相比,旺都特那木济勒的名气就小多了.实际上,他们是一对父子-- 01 好句惊人细细吟 在上一期,为您介绍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五:爱我常呼赵倚楼

    关注我 发现更多精彩 [引题]: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个诗人行吟于英金河畔.死后,他葬于红山脚下-- 01 言访诗人赵倚楼 虹桥敛彩光, 归岫白云软. 惟留水底岚, 苍苍不可卷. 一雨洗炎蒸, 新秋味清越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四:茅荆大坝赛摩天

    [引题]:今天,让我们跟着一个人的诗和日记,穿越回二百多年前的赤峰地区吧.那时,山亦陡,雪也白,更有路难行啊-- 水东流入海 "十九日,微雨.自赤峰向西行,山愈远,地愈平,沃野数百里.晡雨大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三:我爱敖汉瀑布水

    [引题]:几个月前,我回到家乡的大漠深处,只为寻找到一首诗,还有镌刻着这首诗的那一通摩崖-- 乃有瀑水崇冈悬 我的家乡在翁牛特旗白音套海苏木,属于老哈河的下游,与敖汉旗接壤.老哈河如同一个毛头小子,在 ...

  • “诗忆赤峰”系列二十二::坐看旌门落日红

    [引题]:当年,昭乌达盟和卓索图盟(包括现喀喇沁旗和宁城县等地区)对清政府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统治和稳定意义.这里既是清廷的后院,又是北大门和屏障.而满清统治者一直奉行的"南不封王,北不断亲 ...

  • “诗忆赤峰”系列二十一:万古标宗恒镇北

    [引题]:现在的宁城县大明塔,在清朝时被称作大宁塔,这是为什么呢? 遥见大宁城 深禁沉沉玉漏长, 牙床犹是侍君王. 回心院冷琵琶寂, 宫婢偷闲写十香. 此为<辽宫词>,源于<补史亭剩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莫对月明思往事

    扫码关注 惊喜多多 中/秋/佳/节 [引题]:在历史上,喀喇沁.敖汉和翁牛特三部所辖的面积要比现在大很多.而之所以形成现今版图,与康熙大帝有关.公元1681年,康熙大帝以"喀喇沁.敖汉.翁牛 ...

  • “诗忆赤峰”系列之十九:万里阴山万里沙

    关注我 发现更多精彩 中秋国庆放假通知 2020年国庆节放假时间已确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今年国庆节放假七天. 国庆节.中秋节:10月1日至8日放假调休,共8天.9月27日,10月10日上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