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王维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
山东兄弟:山东指华山以东。因为王维是蒲州猗氏(山西临猗)人,蒲州在华山以东,而诗人独在华山以西的长安,故称故乡兄弟为“山东兄弟”。
茱萸:乔木名。有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之分。是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古人重阳节佩戴以袪邪辟恶。
解读:
王维写这首诗是十七岁,此时他已离家而旅居长安。全诗以节令联系两地,抒写游子思乡怀门亲之情,语言质朴、用词精练、情感真挚,“口角边说话,故能真得妙绝,若落冥搜,便不能如此自然”。
诗一开篇,从时空两方面落笔,为思乡怀亲之情作有力的铺垫。诗人孤身一人在异乡为客,思乡怀亲之心较常人更甚。“异乡”点明处境,“异客”表达心境,而“独”字更是处境与心境的显露,只一句将游子无所归依的寂寞之情轰然托出。佳节本是亲人团聚之日,而诗人独身在异乡,思甚情亦甚,情甚心更甚,此处“佳节”可理解为美好节日的泛称,诗人说“每逢”说明孤独感累积、压抑已久,于重阳节尤甚的情形下,诗人急需把凝聚在内心深处的思亲情结一吐为快。诗人选择了典型的时空背景作为挖掘内心体验的契机,情深意浓却未言明,言之甚少却达众人之情,涵盖了人类的普遍情思,所以此语一道出,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后两句没有沿着思亲的感情线索写下去,而是宕开一笔,从对方着墨,将一人独想的意念转化为一幅单纯、逼真的画面——家乡的兄弟们佩戴茱萸登山饮酒,因少一人而怏怏不乐。“登高”“插茱萸”历来是重阳习俗,这在中国古典诗词多有体现,此处不议。只是这后两句构思新颖,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语愈浅而情愈深,思愈近而韵愈远,显得感情更加深厚。可谓“诗不深苦,情自蔼然。叙得真率,不用雕琢”。
王维(700—761),字摩诘。太原祁人(山西祁县)。后徙家蒲州(山西永济西),遂为蒲州人,称河东王氏。排行十三。官终尚书右丞,称王右丞。父处廉,官终汾州司马。维早慧,工诗善文,博学多艺十五宦游两京,居嵩山东溪。以才艺知名,博得豪贵青睐。玄宗开元九年(721)中进士。释褐为太乐丞。秋,因伶人舞黄狮子舞坐罪,贬济州司仓参军。开元十四年春秩满,游宦淇上,遂隐于淇。开元十七年前后回长安闲居,学佛于荐福寺道光禅师。张九龄为相时,作《上张令公诗》。二十三年,擢右拾遗。二十五年,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谪荆州长史,王维作《寄荆州张丞相》。同年秋,奉命出使凉州,以监察御史兼节度使判官。二十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以选补副使赴桂州,知南选。明年春夏回长安,寻隐终南山。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出左补阙。天宝三载始营蓝田辋川别业。天宝四载暮春,以侍御史出使榆林、新秦二郡。后迁库部郞中。天宝九载后,丁母忧,十一载服除,拜吏部郞中。在辋川期间实亦官亦隐。十四载,迁给事中。安史乱后,委任给事中。王维服药取痢,伪疾将遁,被囚洛阳凝碧池,作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以明心迹。肃宗至德二载(757),王师收复两京,陷贼官司六等定罪,王维以此诗及弟缙请削己官为兄赎罪,获免。乾元元年二年(758),授太子中允,加集贤学士,迁中书舍人,改给事中。上元元年(760),官尚书右丞。次年七月卒,葬蓝田辋川别业之西。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王维信佛,学顿教。受禅宗思想影响极深,以禅悟诗,故人称“高人”“诗佛”。《全唐诗》存诗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