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夫妻亲,还是兄弟姐妹亲?心理学家的答案很一致

人生在世,往往不会孑然一身地度过一生。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当中,存在着差异巨大的人们,比如亲人、朋友、子女等等。在众多家庭当中,会有很多子女,他们共同成长,一起面对人生。

但是我们知道,人们成年之后,难免要成立自己的家庭,成为独立的社会组织。在这个时候,很多兄弟姐妹们就会不再联系,甚至会反目成仇。

那么面对这两个个体都十分重视的社会关系,究竟哪一种更亲近一些呢?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从生物进化论视角来看,无论是什么样的关系,一旦形成,就会拥有某种适应的能力。

当人类产生之初,作为个体生活的人类难以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别说取得发展,就连生存下去都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人们发现,想要取得更好的生活,只能建立一种联系,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应运而生。

社会组织类型一开始都是基于血缘的,无论是亲族、胞族还是部落联盟,都是在亲缘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当我们想到家人的时候,总是会有一种血脉相承的感觉,当面对一些共同的问题时,就会有很强的共情感。

除此之外,很多人只有当着家人的面时,才会显示自己最真实的样子。

尤其是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之中,人们重视家族之间的关系。有俗话就表现了这种观念,比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以及“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都是反映这种社会观念以及情况的。

然而,在此同时,有很多亲人会在这一名分的前提下成为“吸血鬼”,不断地去吸收某个亲人的利益。比如说之前十分流行的网剧《都挺好》,其中的父亲苏大强便是如此。

其中塑造的家庭便是一个十分常见的中国式家庭:家中有多个子女,且脾气性格、家中地位各不相同。兄妹三人成年后关系便渐渐生疏。

剧中的种种情节都让观众们想到了自己身边的一些现实情况,就是因为编剧抓住了很多特征:即使是关系最近的亲人,也会因为各种利益而反目。

即使最终剧中的小妹苏明玉选择了“皆大欢喜”,但也依然让大家感觉很沉重。

无论多少人认为这种选择不合理,但是我们坚信,如果放在现实生活当中,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做出一样的选择。这种选择涉及到人类本身的性格,以及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养成的习惯。

人们倾向于去原谅对方的行为,并且将此视为一种寻找自己归属感的行为。

人与人之间差异巨大,所以不同的社会关系之间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相处模式。无法使用一种方式就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心理学界当中,存在着一个名为“亲密关系”的相关概念,指的是在个体人生的不同阶段,最为亲近的人。

这种关系是会根据个体年龄的增长、情感丰富、阅历增加而发生变化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个体刚刚出生,作为婴儿存在时,关系最为亲密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因为此时父母几乎是其全世界。

在频繁的接触以后,单纯曝光效应决定了双方的关系会愈发的亲近,即使原本关系一般的两人,也会在频繁的接触之中变得愈发的熟悉,最终成为十分友好的关系。

在人的一生当中,身边的亲密关系变迁大致如下:就像前文所提到的,幼年时候,由于没有单独生存的能力,甚至没有自我意识,所以只能依靠与自己关系最直接、最紧密的父母来成长,并且这一状况会持续至青春期的时候。

在此之后,个体的独立意识会在青春期时达到一个顶峰,认为自己已经不再幼稚,从而去结交一些同龄人作为朋友。由于年纪及话题都类似,所以彼此之间能够形成十分密切的关系,甚至认为对方是最重要的。

最终,当我们建立了新的家庭,就会有自己的伴侣,有自己的后代,那么此时,关系最为亲密的人无疑就成了他们。

再回到文章标题,兄弟姐妹这样的关系是依附于原生家庭而存在的,亲密程度可以类比父母,具体而言应该不如与父母关系亲密。

等个体到达一定年龄之后,就会建立新的亲密关系,这是很好理解的。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