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柴胡”真的劫肝阴 —— 论南北柴胡的异同
导读:“柴胡劫肝阴”之说常为临床工作者使用柴胡的一大忌惮。今天一起来看看王正公先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其论点颇有正本清源,拨云见日之意味。
南、北柴胡的功能,由于品种和入药部分的不同,有其同共性,也有其特殊性,我们可以从柴胡是否劫肝阴问题,来反证南、北柴胡的特性。
论述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探索认为“柴胡劫肝阴”的医家们所用的柴胡品种,才能提出初步的论据。
柴胡劫肝阴之说,初见于张司农《治暑全书》的序文中;其后,叶天士在《幼科要略·疟门》中曾引用之;王孟英在《温热经纬》中更加申述;近人张山雷氏进一步加以发挥。
其实,在此以前,李东旭、张景岳、缪仲淳、张石顽、杨时泰等亦都认为“柴胡性升善散,阴虚火炎者忌之”。
但在上述医家的著述中,都没有说明他们应用的是何种柴胡,这是很缺憾的。
依据目前初步资料,作者认为当时上述几位医家所应用的品种,以南柴胡的可能性为大。
其理由是:
1. 柴胡升散之说,在东垣、景岳以前,很少有人提出,唐代以前,临床应用以北柴胡为主,唐、宋时期以银柴胡为主,南柴胡的应用,当开始于唐、宋以后。
2. 认为柴胡劫肝阴的几位医家,可以说绝大多数是江浙地区人,江浙两省目前的用药习惯,仍以南柴胡为主。
3. 南柴胡药用带根全草,茎叶部分的作用一般偏于升散。
4. 参考最近发表关于“柴胡劫肝阴”探讨的文章,大致上亦有地区性的差别。
北方几位医家认为:柴胡并无劫伤肝阴之弊,如林氏在《柴胡功用的商榷》 一文中,举三例肝硬化、一例慢性肝炎、一例温病来说明,其中一例肝硬化应用柴胡达365天,并未出现伤阴现象。
张氏在《讨论张山雷论柴胡的禁忌问题》一文中,也否认柴胡有劫肝阴之弊。
南方几位医家,如陈氏《我对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学说的看法》、夏氏《关于柴胡劫肝阴的初步探讨》等文中,都认为在临床上柴胡劫肝阴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夏氏更认为,柴胡能升少阳清气,易于引动肝阳,进一步损及肝阴,如肺肾阴虚,舌红津枯者,用时亦当谨慎,不能以其仅劫肝阴而忽视之。
夏氏所用的是南柴胡,林氏文内注明用的是北柴胡,这样看来南、北柴胡的临床效果,确有不同。
因之,笔者认为各家对柴胡功能的不同认识,和劫肝阴问题的不同看法,是与品种的特性有密切关系的。
南、北柴胡同属伞形科植物,其有效成分有相同之点,但由于产地、品种、入药部分等的不同,因此也有特殊性的一面。
在历代文献复习中和临床实践方面,都有这样的体会,初步归纳于下。
一、南、北柴胡性能的共同点
疏邪解热:主少阳病寒热往来,疟疾型的间歇热。
其疏邪解热、和解表里的作用,不同麻、桂的发汗解肌,也不同石膏的清热泻火,故仲景用以治邪在少阳的寒热往来、口苦耳聋、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症。
疏肝解郁:主肝郁气滞,胸胁胀痛,女子情怀不畅,肝失条达,或木郁土中,脘痛痞胀,噫气泛恶等症。
祛痰调经:主妇女月经不调,经来腹痛,经前产后寒热腹痛。章氏推崇柴胡有解热、泄下、祛瘀作用。
二、南、北柴胡功能的特殊性
北柴胡长于推陈致新,能除心腹肠胃中结气,对饮食积聚,寒热邪气以及痰热结实的疏导和解,有很好的效用。
其性降多于升,走而不守,其升亦由于浊阴的下降,故清阳才得上升。
《本经》和《别录》所论述柴胡的功能,实是指出了北柴胡的特性的一面。
笔者通过临床应用,体会到其疏导邪气、退热的作用,优于南柴胡。
其性虽不同于大黄的导下泄热,但重剂亦能致泄,故邪在半表半里的寒热不解、胸胁苦闷及有肠胃滞浊见证者,用之最宜。
南柴胡长于发汗解表,升举清阳,能疏肝胆之气以解肝郁,气味俱轻,外感在表在上,兼清阳下陷者用之最宜。
吴仪洛说:“柴胡味薄气升为阳,主阳气下陷,能司清气上行”,是指出了南柴胡的特性,故肝阳易亢,肝阴不足,血虚津枯者,用之宜慎。
南柴胡长于疏散升阳,故其劫枆肝阴之弊,较为显著。
三、南、北柴胡和银柴胡的不同点
银柴胡味甘微寒,主劳热骨蒸,劳疟,热从髓出,以及小儿五疳劳热。
《本草求真》说:“银柴胡味甘性寒,功用等于石斛,皆能入胃而除虚热,但石斛到兼入肾,涩气固筋骨,此则入肾凉血之为异耳。故《和剂局方》,用此以治上下诸血,及于虚劳方中,参入同治,治肝劳之必用此为主。”
张山雷也说:“银柴胡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固治虚热之良药”。
作者对慢性肝炎,肝郁不达,而肝阴已伤,低热不清,及温病后期微热,肺痨潮热,用本品调治,每获良效。
南、北柴胡和银柴胡虽都具解热疏肝郁之功,但其特性不同。
总的来说:
南柴胡得一“升”字,能于升散中解热疏肝;北柴胡得一“降”字,能于疏降中退热泄肝;银柴胡得一“滋”字,能于滋养中清热柔肝。
南、北柴胡能升能降,走而不守;银柴胡能清能滋,守而不走。
石氏说:“柴胡能升能降,因而得着一个和字”;张赞臣氏说:“柴胡主要功能在于疏与和字,即既能疏通,又有宣畅和里的作用”,这都道出了南、北柴胡的性能和特长。
但在临床上辨证选用时,除了掌握各类柴胡的共同性和特殊性以外,更须注意其配伍的相互关系和用量的多寡等。
注:本文选摘自《王正公论肺病》,朱世增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1月。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360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