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不平等中的合理
宋太宗雍熙北伐失败以后,宋辽战争的主动权逐渐转移到辽军一方。辽军开始频繁骚扰北宋边境,但双方互有胜负,一时难言谁占了上风。真宗即位不久,辽朝便在在咸平二年(999)深秋南下侵宋。其后三年,辽军每年都会发动南侵,更像是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作试探性准备。
宋景德元年(1004)九月,辽圣宗和母亲萧太后率二十万大军再次南下。真宗最初也企望对辽战争中打个大胜仗来确立自己的权威,可实际上却并无胆量。在寇准的坚持下,真宗不得不同意亲征。尽管宋辽之间战火越来越旺,但辽军进展并不顺利,“宋河北诸城都奉命全力守城,辽军连攻数城,皆未得手,便绕道攻打瀛州(今河北河间)。承天太后亲擂战鼓,指挥攻城,都被宋军以大石巨木击退,辽军死者达三万余人,伤者更多。”(虞云国《戏说宋朝》)而宋真宗一拖再拖,直拖到十一月才勉强“亲征”。
当宋辽两军主力终于在澶州夹河对阵后,辽军忽然发现形势变得很微妙。本来在是否南下征战,辽国内部意见是并不统一的的,好不容易进军到澶州,可先锋大将萧挞凛又被宋军的床子弩射死,全军士气顿减。而宋真宗虽然亲征澶州,也登上北城劳军,但始终难以克服恐辽心理。如今两军虽夹河对阵,但时值隆冬,倘若辽军再采取迂回战术,放弃澶州,从别处渡过黄河直逼开封,形势就更不堪设想。因此,宋真宗背水一战的决心并不充分。
值得一提的是,辽军出发之际,萧太后就通过宋朝降将王继忠,保持着与宋朝讨论议和的渠道。王继忠是真宗藩邸时的旧臣,在一次战争中被辽军俘虏,便成为沟通辽宋议和的最佳人选。两军在澶渊对阵以后,萧太后见军事上难以占到便宜,和议趋向日渐明确,便命王继忠从多渠道向宋真宗传递和谈信息。而宋真宗本就畏战,既然辽已经求和,那真是遂了他的心意!在双方君主都御驾亲征的前提下,两方高高抬起、轻轻放下,顺顺当当地达成了“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对辽宋双方来讲,都难说究竟谁是胜利者。表面上看,“宋每年向辽赠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开展自由贸易”这一条,为辽朝每年带来了数额可观的岁币,这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胜利。但同样是这一条,也为宋经济战的实施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辽国只能用牲畜作为向北宋进行交易的商品,而北宋的手工业产品则是辽所必须的。并且,辽是禁止对宋出售马匹的,这就导致了对宋贸易的巨额逆差。辽每年所接收的岁币,被宋通过贸易重新赚回,并且自己还要贴入大笔的金钱。更为严重的是,到了后期,辽国就已经不发行货币了,而认为北宋的钱币方为正品。宋便由此掌握了实际的财政大权。辽境内的原材料和劳动力大量涌入到南方,成为了北宋源源不断的资源。北宋通过货币战,就成功地掏空了辽国,辽国也因此日益衰弱。
应该说,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在特定时空下,根据各自的国情达成的妥协,虞云国先生对此有着非常透彻的解读,“从历史的长时段来考察澶渊之盟,就不仅仅是辽宋恩怨和你我是非的问题。既然在宋辽金元时期,汉民族作为多数民族与少数民族间的冲突融合,构成了历史的主题之一,绝对的平等和正义在这种冲突融合中往往难以体现;相反往往会以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外表呈现在历史暂时的表象中,但从长时段来看,其间却有着历史的合理性。”(虞云国《戏说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