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她从民国走来II代若溪(湖北省)


她从民国走来

☆代若溪(湖北省)

我明明清楚外婆的年龄,却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她曾生活在民国时代。
那天我们在看一部解放前的剧,一帧帧画面里尽是面黄肌瘦、穿着破衣烂衫的普通百姓,这样的生活状况连捉襟见肘都不如。
旁边的外婆开始感叹:“哎呦,我们那个时候穷啊,就跟这电视里的差不多,榨广椒、豆豉、盐菜都是舍不得多吃的零嘴儿。”
她停下来长长地嗯了一声,调儿拐了个弯像哼歌一样,好像这一声轻叹是能够带她回到以前的咒语。
“我们小时候的日子过得苦得很,酸菜坛子里有只空空一缸酸水,偶尔伸手蘸一指来吮。哎,吃的都是碎米粒儿,还是找店老板赊的,只有等你太外公,也就是我父亲从湖南卖袜子挣到钱回来了再还。”
“他还卖袜子啊?怎么还要去湖南呢?”
“我的姑姑,是当时的大地主。太外公在他姐姐家打了几年工又找她借了些银元,租了个铺面自己做袜子,生意不好的时候就挑着担子走去湖南, 在路上卖。”
外婆一边认真回忆,一边使劲把鬓边的头发往耳后夹,夹不住的就往帽子里塞,转而又叹息:“哎,白头发乱蓬蓬的,收都收不住啊。”
理好了头发,也顺清了记忆线,她继续道:“我只有几岁的时候,发烧得不省人事,太外公又出去卖袜子了,我真的都差点要死了,家里也没有法子治。”
对于我理所应当地问出“家里没法治那怎么不去医院?”,外婆的回答是“哪里有钱啊,药都买不起。”
这下换我叹气了,有种“何不食肉糜”的淡淡讽刺。
不过幸好太外公邻居给的土偏方拽回了她离了一半的命。这些现今为我们所不屑的“迷信”,却是那个年代没有钱的穷苦人家唯一能指望的救命药方。
剧里播放到穷人盯着摊子上的馒头,却因口袋比脸都干净的窘迫被贩子赶走的情节。
我问:“那后来解放后应该不愁吃喝了吧,人民公社的食堂不是不要钱管吃饱吗?”
“公社大食堂只建在组织炼钢的农村山里,我们城里这边哪里有啊,不是人人都能去吃的。”她撇着嘴,流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无奈。
“啊,这么说你没吃过人民公社的饭啊。”
我稍微有一点点失望,觉得外婆曾身处历史书上记录着的时代,却没有真正亲历过,没有去过人民公社食堂,有些可惜。也因为她吊起了我的好奇心却满足不了,刹时蔫儿了一半。
“那纳闷没吃过嘞,”她歪着头连忙说,带着经历过大事的自豪和对追溯遥远回忆的感怀,“那个时候啊,学校组织我们所有人去利川乡里炼钢,在那里有公共食堂。你以为人民公社的饭好吃么,一点也不美味,能吃饱而已......”
“哎哎,你还去参加过炼钢啊?哇撒!”
高中时背的“全民大炼钢铁”,尽然也是我外婆真正参加过的部分。虽然一琢磨时间很容易能对上,但就是从没往这方面想过。就像当我知道现在的英国女王曾经和丘吉尔等一众历史人物是友人时的感觉一样。
原以为不相干的两个时空居然一直重合,让人有点惊愕。
“那是嘛,我们在好大一个场坝上挖一个大坑,捡来树枝砍去冗枝,扔到坑了烧成炭,再给人运去炼钢。”
“那然后是怎么炼钢的?是不是小说里写的,把铁放在水里煮,等水和铁都烧干了就炼出钢了?”
“具体怎么炼钢我就不知道了,那是我们学校男生去做的,我们女学生就负责烧炭。”
一提起民国时期的学校,很容易就想到蓝衫黑裙的学生装,我问她是不是也穿成那样,她回答那是有钱人家的学生才穿得起的衣服。
我紧追不舍,“那你有没有穿过旗袍?那时候的男人是不是都穿长袍?”
“是倒是,不过你以为我们老百姓穿的旗袍、长衫能有电视里穿的那么精致漂亮吗?我们穿的都是粗布麻衣。”
我不觉得外婆曾经穿的旗袍是不是华丽秀美有多重要,关键是这个爱穿大花衣衫,热衷于谍战片,看到共产党偷情报会紧张,看一会儿电视就睡着,关了电视会立马醒来的外婆,这个我一喊必应的“万事通”,竟然是个穿着旗袍从民国从容、款款地走来的女子。
那些历史书上严谨书录的事件,让我觉得遥远到不真实的故事,那些上高中时需要不断熟悉记忆的知识点,都是外婆的最真切、最熟悉的往事。
影集里有外婆留着两条细长麻花辫的照片,但是我实在无法构建出外婆穿旗袍、在人民公社集体食堂吃饭、在乡里灰头土脸炼钢的形象。
日脚漫不经心地走过,留给人和时代无法逆转的痕迹。如果真有一个能带人回到过去的咒语......
“哎呦,我跟你讲哦,昨天晚上我梦见在吃这么大一个煎油饼,”外婆扬高声音说,还举起手比划饼的大小,“还有烤红苕,好好吃哦!”她眯着眼睛咂舌。
我又想,就算真有那样一个咒语,她也不一定稀罕。毕竟那个时候,她只能吮一口空菜坛子里的酸水。

作者简介

代若溪 女,湖北恩施人,土家族,现任长河诗刊签约作家及秦东文学创研室会员。曾获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新人杯”全国征文比赛一等奖、“文学杯”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重庆杯”中国最美游记文学艺术大赛入选作品奖、“遵义杯”中国最美游记三等奖、全国作文创新大赛二等奖、海外大学生读本征文三等奖等。散文《三个“她”,都美》刊登于《桐花晨语》,游记作品《西南方的纯净土地》、《宇宙拿铁》发表于国际诗歌网等。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

第四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征文大赛征稿通知(点击查阅)

《华人文学》杂志征稿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gjsgxh.com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侰丽恰母(泰国)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美国分会会长 马梦瑶

 泰国曼谷分会会长 侰丽恰母

 桂林分会会长 何兰青

 九江分会会长 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欢迎  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摄影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