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小镇
清凉小镇---魚池白描
自由灵魂
2018-07-31
驱车逃离主城赤日炎炎似火烧的炙烤,去到海拔1000多米、生活十分惬意、方便,各方面持续改善和进步着的石柱鱼池镇……
鱼池镇位于重庆市东部,距主城区约250公里左右;石柱县西北,距县城46公里。交通便利,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全区幅员97平方公里,1.4万人。城镇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4000人。
鱼池镇原为鱼池乡,早期称铁槽坪。相传,宋代于现场址建有文武二庙。武庙正殿下有天然水池一口,池中有鱼。每年春夏雨季时,鱼随着池水漫出,遂得名鱼池坝。
鱼池镇地势西高东低,中间平坦,四面环山,平均海拔1000米。坟尾巴海拔1563米,是全镇的最高点,关庄口海拔800米,是全镇的最低点。
夕阳余晖,比主城迟一季的绿油油的田野,包围着小镇。
晚风徐拂,沿着乡间的村道和硬化不久的入户道路,稻惠开始低垂下曾经昂着的头。田间沟渠里,不少干瘦的螃蟹在欢块地横行。路旁盛放的紫薇花灼灼骄艳。大幢大幢3--5层的青瓦白墙大房子。还有一群群来自远方享受着清凉的避暑客……乡野随处是景,景色宜人,景致如画。与破败的风雨飘摇的断垣残壁,还有90岁老母风烛残年独坐门前,无期的守候和无尽的孤独……形成强烈的对比和鲜明的反差。
如果雨天,舒爽得冷。与主城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如果把临近的黄水镇比作妖艳少妇或俊俏帅哥的话,魚池镇只能算平凡的不善妆扮的村姑了。但村姑那静如处子、接地气的青涩、纯朴之美,大有邻家女孩儿初长成的感觉,真让人想说不爱都太难!
小镇虽已初具规模,其实仍是一个大村庄。镇上住的多数还是村民,过着远古农耕时代的生活。
他们一边在与街镇没有分界的土地上种着辣椒、玉米、土豆、水稻,还有小颗粒的花生。一边又在镇上自建的房屋楼底经营着自己的小生意,或前店后园,或下店上家。我们常去买鱼的那家,甚至在底楼屋内修了一个近二十平米的鱼池,把屋后山上如小孩儿手腕粗的一股清泉用管子引入。在市场进回的鱼,喂过几天山泉水后,口感如大河野生鱼般Q弹。
小镇居民既是农民又是小商贩,过着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散慢生活,。这里的好多店,店老板经常不在柜台。买东西时,必须大声吆喝,还得有耐性,才等得主人从内屋或楼上姗姗地来到你的面前,问你要买什么!永远一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漫不经心……
入夜,人们很晚才吃宵夜,但很早又上床睡了,几乎没有都市的夜生活。半夜街上会突然传来几声狗吠,引起群吠,惊醒你的美梦。天不亮,随着几声鸡鸣,和着邻居大声夸气的说话声,很早开始喧哗起来的小镇,开始了三、六、九赶场。
赶场天仿佛是周边村民的幸福时光。人们除了交易自种的疏果、豆类、粮食和自养的六畜,还旁若无人地交流着家长里短,珍惜这难得的三两天才有的倾诉发泄机会……告别白天的喧嚣,小镇的夜晚是宁静的。经常是清朗的天空,满天繁星捧着皎洁的皓月。天空低矮,夜色更黑,几乎能找到在乡村过夜的漆黑感觉……
这里没有许多避暑地经常缺水停电的烦扰,也没有临近的“天上黄水”那么喧闹和一到周末节假日就交通管制的出行受阻和堵心……
在位于名气爆棚的千野草场的山脚下,沿石万(石柱万州)或石黄公路两侧临近鱼池镇,在两侧山体夹着的平垻间,绵延分布着十里荷塘。
一遍沁心的翠绿里,让你真正感受到“接天连叶无穷碧”的震撼和浓浓的碧绿形成的强大气场。小荷才露尖尖角,翻滚的绿海点缀了众多白色的和少许的粉色、红色的莲花。兴许是当地人喜欢白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在见惯了都市“映日荷花别样红”后,也有对白色莲荷稍许多了一点不太习惯的审美缘故吧?! 赏完十里荷塘,便到了峡口,向右分路去黄水镇;向前走便进入魚池镇了。
在没有夏日感觉的魚池,听人说有一个奇凉的佛莲洞。我们特挑了一个最热天的午间,步行约五公里去到哪里。果然,离洞10--20米远就有了扑面而来的冷气。洞里大约18度的低温让穿着较厚春秋外套的我们仍感觉冷。此时的洞外太阳下应该不低于35度。洞内弥漫着佛乐,布置了不少的佛像、观音菩萨和莲花……让人沉浸在浓浓的佛的世界里并与佛主接下浓厚的佛缘了。让迷失在凡间几十年本就不乏佛性的我又一次深深地感觉到离佛再近了一步……
摄 影:李國輝 李红梅
文 字:自由灵魂
編 輯:自由灵魂
美 篇 號:4784851
微 信 號:LGH52046
来自话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