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老人用明代官窑喂鸡,老人却只卖了80元
上世纪70年代,一位头发花白,衣着朴素的老太太走进了北京琉璃厂的文物商店中,这位老太太手中还拿着一个蓝白花纹瓷碗,这位老太太将瓷碗递给店员查看,并询问店员收不收古董。
此外,她还说这个瓷碗是祖上传下来的,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现在家里太穷,就想卖掉瓷碗换一些钱,店员看着这个瓷碗不仅脏兮兮的,还隐约约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决断。
老太太看到店员面露难色,就赶忙解释说这个碗是家中拿来喂鸡的,现在有点脏,但如果仔细清洗一下还是非常好看的,这位店员看到老太太淳朴本分,就花了80块买下这个喂鸡盆。当时80块对于农村家庭已经是一笔不少的收入了,果断同意交易,拿着钱喜滋滋地走了。
随后,店员开始仔细清理这个瓷碗,当他把碗清理干净后,发现碗底刻有大明宣德年制的字样,不由得心情激动。在观察完材质后,他立刻明白这个碗不一般,于是就迅速上报了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接到消息后,便立即组织专家鉴定。
经过专家的研究和考证,最终确定了这款是明代年间的撒蓝釉,当年宣德皇帝喜欢,景德镇的御窑厂投其所好,经过精心的研究设计,成功烧制出了撒蓝釉,深受皇帝喜爱。
后来皇帝去世,这种瓷器也就随之停产了,如今保存下来的非常少,流传在中国的已经有三件,其中两件分别被收藏在首都天津的博物馆中,另一件在一位私人收藏家手中,由于这种瓷器的数量极其稀少,这个碗也因此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后来,那位私人收藏家将自己手中的撒蓝釉砵碗拍卖,最终获得370万港元,换算成如今的市场价格,这个瓷碗至少价值上亿。
撒蓝釉砵碗远看就像蓝色网面上落满雪花,优美精湛,这款瓷器显示出古人高超的质子烧瓷的技术,为我们研究明朝历史以及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物资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