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志愿军“冷炮”运动:给美军造成的威胁,远胜过冷枪

随着第五次战役的结束与1951年底冬季的到来,朝鲜战争开始进入僵持阶段,交战的各方开始沿着较火线修建各自的工事与阵地,“两军对垒”的形势逐渐形成,“联合国军”似乎开始逐步放松了下来,在他们看来,自己拥有坚固的工事和安全的补给线,而志愿军的前线阵地却时刻处于自己的优势炮火威胁下,其后方的运输和后勤更是要随时面对史上最强的“空中绞杀战”。

连饭都吃不饱连弹药都不够的士兵是没法发起进攻的。这是尽人皆知的真理,胜利的天平似乎开始向“联合国军”的方向倾斜,直到1951年11月17日,志愿军第47军140师419团1营机炮连反坦克无坐力炮排一名名叫张典文的士兵扣下手中无后坐力炮的扳机,突如其来的爆炸声彻底打破了美国人自以为是的宁静,中国军队将他们最擅长的游击战与麻雀战带到了朝鲜半岛,随着“冷枪冷炮运动”的兴起,整个战争的形势逐步开始发生了微小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最终逐步诱发了质变。那些让西方人完全摸不着头脑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散碎动,却逐步让“联合国军”陷入到了疲惫和混乱之中,在冷枪与冷炮的轰鸣之中,志愿军制造了一个个微小的支点,而这些微小的支点,最终却成功撬动了整个战场的强弱对比。

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冷枪冷炮运动”是由下级指挥员和士兵一起发起的群众性军事民主作战运动,士兵们最初赋予它的名称是“冷枪冷炮打活靶运动”,行动口号是“让敌人低下头来”,志愿军战士们以火炮的机动作战与伏击作战攻击工事、车辆、炮兵与坦克,以单兵和小组式的狙击作战袭扰敌军暴露的步兵单位、前线观察哨与火力点,起初,这些行动相对散碎,却缺乏配合与支援,只取得了一些战术性胜利,但随着1952年1月29日志愿军总部完成对前一阶段的“自发性作战”的整理总结并下发参考,志愿军部队开始以多兵种多点协同的方式对“联合国军”进行破袭,整个战场的形势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这里实际上有一个较大的误区,长期以来,无论是官方的宣传,还是民间的小说与影视剧,都喜欢将“冷枪冷炮运动”的重点放在狙击手和他们的“冷枪”上,而占据了整个作战一半内容的“冷炮”,却往往被忽略了;实际上,防不胜防的冷炮的存在给敌军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人员伤亡与技术装备损失,要远胜于冷枪。早在成立之初,红色中国的炮兵就已经十分擅长使用炮兵进行突袭作战了,早在飞夺泸定桥和强渡安顺场战斗中,红一军团炮营就曾隐蔽接敌,在战斗中使用迫击炮和小型加农炮快速压制敌军与摧毁碉堡,为友军部队突破争取机会;而在抗日战争中的黄土岭和关家垴之战中,神出鬼没的八路军迫击炮小队也屡建奇功,击毙了包括阿部规秀在内的许多日军指挥官。再这支红色军队手中,那些被用心保养的寒光闪闪的老炮,总是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创造奇迹。

在“冷枪冷炮运动”开展初期,志愿军的炮兵部队并没有完成苏械化换装,许多部队还在使用在抗日与解放战争中缴获的旧式火炮,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掷弹筒、九二步炮、四一山炮、M1榴、“巴祖卡”火箭筒与国造三一迫击炮,尽管这些武器样式老旧,型号杂乱,却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老兵”,它们即轻便又矮小,非常适合在坑道和复杂地形中隐蔽机动,长期的使用经验让志愿军战士们对于这些它们的性能了如指掌,而随着苏援装备与国产武器的陆续抵达,以ZIS3、BM-41与M1938重型迫击炮为首的苏军轻型火炮体系与以51式火箭筒、51式无后坐力炮A3轻型火箭炮为首的国产新一代步兵支援火炮系统也迅速被志愿军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中,并在下一阶段的战争中大放异彩。

在前四个月的运动中,尤以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的战果最为突出,该部下属的一个苏制82mm迫击炮连在战斗中采用多炮联合,快打快出的战术,歼敌550余人且自身无一伤亡,其第二营下属机炮连更是使用无后坐力炮抵近突袭的方式取得了歼敌155人,摧毁坦克3台的傲人战果,给阵地对面的美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而同为精英部队的39军也不逞多让,仅在1952年8月下旬,他们便击中军、师炮群的81mm以上级火炮42门,并根据“1000米距离内目标无后坐力炮负责、1000至1500米内目标由迫击炮负责、1500至3000米范围内的目标由75或76.2炮负责、更远的目标由105和122榴弹炮负责”的方式标记了不同火炮的射击区间和彼此配合的作战任务,在短时间内连续实施炮兵狙击作战298次,毁伤坦克44辆、汽车45辆、地堡74座,击毙“联合国军”853人,严重削弱了美军的技术装备和重武器,并将后者稳稳地压在了工事里,“现在,不止黑夜是属于中国人的,连碉堡外的天地都也成了中国人的。”利用三八线周遭的山谷、树洞和岩缝,志愿军的迫击炮、步兵炮和步兵小组得以悄无声息的对美军展开攻击,再来无影去无踪的撤离之前的攻击位置,让美军的炮火与轰炸报复完全失效;1952年秋季38线前线的美军俨然活成了1944年日军的样子,只能躲在工事里惶惶不可终日,而勇敢的志愿军战士则可以挺直腰杆,执行他们的作战任务。经历了半生战争(志愿军中不乏参与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兵)的志愿军战士们将之前在抗日战争中总结出来的“无架射击法”、“迫击炮平射法”与“树顶狙击法”与新接装的苏式武器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搭配以假乱真的假目标和经过精心伪装防炮洞,美军即无法对志愿军的火炮的具体型号和位置进行识别,也无法对炮兵可能的位置进行有效的航空轰炸与炮火反击。

在“冷枪冷炮运动”的初期阶段,最为著名的战斗英雄是135团炮营82mm迫击炮连的战士唐章洪,年仅16岁的他师从特等功臣高晋文,唐章洪在战斗闲暇在阵地上合适的隐蔽位和攻击位标定射击诸元和设置隐蔽物,采取单炮游动战术,在65天的战斗中中发炮79发,消灭101名敌军,一举成为全军著名的炮兵英雄。在上甘岭之战中,唐章洪炮位发射200余发炮弹,给美军造成重大杀伤。在暴露后因为火力封锁无法转移,成为美军炮兵重点攻击目标,炮班仅剩唐章洪一人,美韩联军蜂拥而至,此时他手中82mm迫击炮炮架已被摧毁,炮管亦因为过热无法射击,危机时刻,唐章洪用尿液给炮管降温单手操炮,在3分钟内迅若雷霆地打光了所有剩余炮弹,联军被打的完全抬不起头来,一度停止了进攻,而这一短暂的停顿最终为志愿军支援部队的反冲击争取了时间。被联军视为“阴险的小打小闹”的“冷枪冷炮运动”中锻炼出来的“神炮手”们,最终在正面战场上证明了自己,再次将强大的联军压回了进攻发起前的阵地里。

面对龟缩在工事内的美军部队,志愿军则总结出了“枪炮协同、逼敌出动、就地聚歼”的战法。使用火炮攻击联军的工事、隐蔽部与通讯节点,逼迫美军离开原本安全的掩体,而后使用其他武器攻击暴露在无防护区的美军,最善于执行相关任务的是志愿军第15军45师133团无后坐力炮排排长高奎,这名指挥官非常善于使用缴获自美军的M-18型57mm和M-20型75mm无后坐力炮,在他的手中的无后坐力炮就像是长了眼睛,当时冷枪运动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美军开始龟缩进地堡和坑道里,只让韩军和其他仆从军在外巡逻,志愿军的狙击分队优势难以施展,远程炮兵亦难以发现目标,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志愿军开始将野战炮、山炮和无后坐力炮小组前置,和步兵冷枪分队进行协同作战,指挥官高奎进入前线冷枪阵地,对前线美军工事布置情况进行摸底与测距,制定详实的作战计划,而后使用M-20无后坐力炮在1000多米的距离上对地堡表面混凝土接缝处进行攻击,连续两发炮弹命中同一位置,炸塌了地堡的一面墙,意识到事情不好的美军随即四散奔逃,恭候多时的志愿军冷枪队的步枪和机枪射手随即开始围猎,暴露出来的美军迅速被歼灭,前线部队随即发起进攻夺取阵地,随着作战经验的提升,志愿军不止可以做好冷枪冷炮的协同,还可以使用这两种得力的手段帮助正面作战部队突破敌军阵线。

随着冷炮运动逐步成熟,志愿军总部决定将更为宝贵的装甲兵投入到了运动中,相较于需要士兵牵引拖曳且只有无防护的牵引炮,坦克与自行火炮显然拥有更高的机动性与防御力,当然,它们更大的体积与自重也给志愿军对其进行靠前部署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得益于之前长时间的对峙,以吃苦耐劳见长的中国士兵已经在对峙阵地周遭挖掘了伪装和防御坑道(绝大部分装甲兵坑道在1952年2月之前的冬季就完成了选址并开始挖掘),并对可用伏击区的山地道路进行了修整,使之可以承载坦克与其他装甲车辆的履带,而苏式战车较轻的自重、较高的机械可靠性与较小的对地压强也为志愿军战士在复杂地形上运用他们提供了物质基础,我方坦克与装甲车辆得以利用天然植被和人工掩体进行设伏,并在关键时刻对敌进行致命性打击。

在初期阶段,为了防止装甲兵因经验不足遭受损失,志愿军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战术:利用特定苏式车辆的曲射能力并在前线步兵阵地上设置观测点,反复投入SU-76M、JSU-122、JSU-122自行火炮和JS-2重型坦克,利用山脊反斜面对联军阵地执行“遮蔽阵地射击”任务,以曲射打击摧毁联军地表工事,相关行动有效的支援了正面作战,并锻炼了新生的装甲兵队伍,为之后的多兵种协同作战提供了信任与联系基础。

在1952年7月15日的官岱里无名高地之战中,我独立坦克第一团下属的2个坦克排就曾通过黄昏隐秘行军秘密进入发射位置,并在己方掩护炮火延伸后突然发起直瞄急袭,迅速摧毁敌工事与火力点,并集火压制敌支撑点,成功掩护我方步兵快速夺占敌方阵地,而当美军呼叫的攻击机群进入战场投放照明弹准备攻击时,我军的坦克部队已经安全撤入待机区域的防御坑道了。

而在之后的应用中,我军的坦克和自行火炮扮演狙击手的方式则更为成功,坦克与自行火炮部队经常采用2到3辆战车独立前出(这也是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军的常用编队,在攻辽沈和平津战役中都有使用)而后在步兵阵地外围进行伪装,在特定位置潜伏数日,直到美军的装甲车辆和卡车抵达阵地炮击或离开隐蔽部开始运动的时候再寻机歼敌而后迅速撤离,在1952年10月的战斗中,坦克5团多次采用战术这一战术,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至1953年的金城反击战时,志愿军的装甲部队已经可以非常灵活快速的在平射与曲射、伏击与冲击、支援与主攻之间进行转换了,成立还不足3年,建立还不到8年的中国装甲兵,在这场战争中完成了淬火成钢的蜕变,成为了一支不容小觑的军事力量。

就像是小球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一样,本不起眼的冷枪冷炮也在将胜利的天平一毫一厘的压向正义的一方,尽管随着板门店停战协议的签署,朝鲜战争也在1953年7月落下帷幕,但半岛的和平依旧无比脆弱,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环球争霸也没有就此终止;值得庆幸的是,“冷枪冷炮运动”也没有就此进入历史,那些在三千里江山上总结出来的战术与战法,至今依旧盘桓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操典上,活跃在与帝国主义和地区霸权斗争的战场上。时至今日,在那些力量对比并不平衡的战场上,我们依旧可以看到驾驶着T34-85坦克、拖曳着63式107mm火箭炮、肩驮着无后坐力炮的抵抗者们,执行着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战术,并尝试复制我们的先烈们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尤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