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李可先生的医案看起来真的是非常刺激,...
大医李可先生的医案看起来真的是非常刺激,难怪倪海厦先生会说大陆医生只认可李可先生,若是看医案和用药的剂量,和倪海厦先生真的是异曲同工,这就是高手与高手的理解。
附上李可关于痰饮的治疗,这个有统计的,及医案。
眩晕特效方——李可痰饮三合方
药物组成:泽泻90g,白术36g,野党参、吴茱萸各30g(开水冲洗7次),炙草15g,生半夏、茯苓、紫石英、生龙牡、活磁石各30g,鲜生姜30g,姜汁20mL,大枣20枚,浓煎,缓缓呷饮,呕止后每次200mL,3小时1次,日夜连服2剂。
功用:降逆止呕,化饮利水;治内耳眩晕症。
方解:本方乃《金匮》中治痰饮三方之合方:“支饮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更加紫石英、生龙牡、活磁石温肾镇冲,协调上下,实为本病特效疗法。李氏治此症约200多例,用此方者约占2/3。
应用经验:内耳眩晕症相当于中医之“眩晕”。
其病因、病机,古人有“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火不作眩”之论。根本之点,在一“虚”字。由虚生痰,为本病之主因。
或肾阳虚,火不生土,脾失健运,痰湿内生;
或肾阴虚,五志过极化火,津液熬炼成痰,痰既成则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入于经络则疼痛、麻木、瘫痪、结核;
入于肌腠则凝滞成痈;
犯肺为咳、为喘;
凌心则悸;犯胃则呕;
冲于上则为眩晕;
入于脑络则为痰厥、癫痫、痴呆、昏迷;
流于下则为痿痹、鹤膝、骨疽。
总之,痰生百病,怪病多痰,与《金匮》关于痰饮论治三方十分契合。
--------------------------------------------------------------------
案例:曹某,62岁。1987年10月17日急诊。
患者于昨晚1时许,睡梦中突然剧烈心跳惊醒,随觉脐下有气上攻,呕吐痰涎不止,头痛、眩晕,不能自持,觉整座房屋如走马灯相似,旋转不停,心中恐惧,闭目宁神亦无济于事。约十余分钟后稍好,移时又发作如前。
天亮后请西医检查,心脏、血压正常,诊为梅尼埃综合征。询知患者一生嗜酒如命,痰湿内蕴。近来郁怒伤肝,致痰随气升,犯胃则呕,凌心则悸,上冲清窍则眩迷。且患者高年,肾亏于下,冲脉不守,冲气夹痰饮上攻,故见上症。诊脉沉滑,舌胖苔腻。考痰饮之为病,其本在肾。肾虚则命火哀,脾胃失其温煦,则饮食不化精微而为痰涎。
饮属阴邪,子时阳气大虚,阴气独盛,故病作。因以上方浓煎,缓缓呷饮,日夜连服2剂。10月18日再诊,已能下床活动,腻苔退净,唯觉腰困如折,予原方去吴茱萸(性燥烈,为开冰解冻圣剂,只可暂用)加肾四味,滋养肝肾,又服3剂而愈,追访2年未犯。(《李可经验专辑》)
【不建议自行服药,要在当地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