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响堂寺塔:斗拱塔沿风化严重,塔刹似桃很雷人,隋塔宋塔存争议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南响堂山石窟群下有一寺院名曰南响堂寺,寺西面有一座八角七级的宋代古塔,俗称红塔。(王子瑞)
塔为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塔,各层出檐,檐下仿木斗拱,逐层收分,高度约40米。
塔的南面各层均有塔窗,东面、西面只有三四层有塔窗。
在山腰看塔刹应该为近代所加,呈桃形,有点雷人。塔刹基座还算保存较好,为五层莲瓣。
古塔风化严重,斗拱、塔沿风化严重,可看出许多年未进行过整修。南响堂寺塔始建年代不详,但据现存的清嘉庆年间重修碑文记载,始建此塔为隋代,与石窟开掘年代相仿。但现在的砖塔造型显然具有宋塔特点,说明历代均有重修,我们现在看到的南响堂寺塔,应该为清代重修后的建筑。
塔门上方有一块牌子,写有“古塔危险,禁止攀登”字样。门洞右侧嵌有一方大清嘉庆年间的石碑,字迹清晰,有少数损坏。从碑文来看,该塔始于隋开皇年间,大约在公元1803年进行了补修,主流说法一般称其为“宋塔”,看来这座砖塔年代存有争议。
“响堂晚钟”是磁州古八景之一。南响堂寺石窟旁的钟鼓楼上,存古钟一座,据说晚钟响起,50里外其音袅袅,久而不绝(传:其音三日尤存),世人莫不惊叹。
位于河北省邯郸城西南35公里处峰峰矿区响堂山(鼓山)上,有南北两处。南石窟在鼓山南麓,北石窟在鼓山西腰,两窟南北相距15公里。石窟始凿于北齐年间,隋、唐、宋、明各代均有续凿。现有16窟,大小佛像4300余尊,并有大量经文、雕刻。它在中国石窟艺术向唐代写实风格演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研究佛教、建筑、雕刻、美术、书法的艺术宝库。石窟附近有古塔、靠山阁楼、寺院殿宇等建筑群。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故名“响堂”。
北齐以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为都城,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陪都。鼓山地处两个都城来往必经之地,这里山清水秀,石质优良,北齐皇帝高洋便下令在此地开凿石窟,修筑行宫,兴建寺院,以便在他来往于晋阳和邺时避暑、游玩和礼佛。皇帝的行宫早已荡然无存,佛寺也不是原来的建筑了,而凿在岩壁上的一座座石窟却保留了下来,以它独特的风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南响堂寺有石窟七座,随山势营造,分上下两层。下层“华严”和“般若”两洞形为支梯,中有方柱,后壁下凿有通道,以便礼佛时通行。龛内佛像虽遭破坏,但洞壁上佛典经文仍清晰可辨。据记载,这些佛经有的历刻四年之久,字体方正,结构浑朴,笔力雄健刚劲,是研究书法演变的珍贵文物。由洞前的“之”字形石阶向上走去,为二层五窟,这五窟中“千佛洞”最为壮观。洞内有石佛一千零二十八尊,因此,名为“千佛洞”。窟内三壁龛,各龛均有一佛和两罗汉两菩萨五尊像,左面坐佛两足踏在从狮子口中吐出的双头莲花上,颇为新颖别致。窟内释迦牟尼坐像,面容光滑圆润,嘴唇微微上翘,长耳垂肩,神情和善安详。窟壁的小佛像一排排,鳞次栉比,琳琅满目。窟顶部的伎乐、飞天,雕刻精巧,裙带飘逸,姿容妩媚,有的手弹竖箜篌或圆琴,有的口吹竹笙或横笛,形象颇为生动。
南北响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光辉灿烂的石窟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研究我国雕刻、绘画、书法、佛教发展的一座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