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头条』陈云岗专栏 ║关于几张速写的几句话(二)附项金国先生「跋」

编者按:雕塑头条一直关注雕塑家的雕塑作品,但艺术界对于他们的雕塑作品都很了解,所以我们会不定期的推送雕塑家雕塑以外的其它艺术门类的作品。本期推送陈云岗教授1981—2016年期间的部分速写作品,雕塑头条将分为两期介绍陈云岗的速写作品。

1983年8月,陈云岗(左一)摄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与塔吉克牧民合影

关于几张速写的几句话

【续】眨眼数十年过去,少年时练习速写的时光也早已淡去……但由于这背后的故事的缘故,也成为了把它们汇集起来,让我自己能够记住的理由。

选入这本速写的主体即是1983年赴新疆招生工作结束后独赴南疆时画的。这一趟在南疆待了两个月,除了喀什,并且去了英吉沙、买盖提、疏勒、塔什库尔干等县区。虽然当地异域风情浓厚,但举目无亲的孤寂感也极为強烈!惟有每天高强度地去集市上画画,才是抵消身处孤独的好办法……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结识了当地的青年朋友,他们是喀什地区文工团的青年小提琴演奏家艾某某(维吾尔族,但通汉语汉文)、声乐青年演员黄某(广西籍军人)、地区文化馆的美术干部刘剑(后调入湖北美院,油画家)、地区文工团的戏曲文化史学者杜激川先生(据说后调往广州)等等,与他们厮混相熟后,混吃混喝混住,在文工团的单身宿舍中,居然安了一个行军床……每天归来,与“室友”们分享.......我似乎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最应不忘的是在塔什库尔干(帕米尔高原)的日子,这里号称是中国版图上最西边的县城,一个县居然与三个国家接壤……途经慕士塔格峰时,感受到了神圣与静谧!上来之前,便有人在喀什告诉我:你到了县城,就一定去县城边上的某驻军的团部院子里找一位“小严”,他是那里唯一知道画画是什么并自己也画画且接待过许多北京上海大画家的人......

经过两天,汽车才爬到了这座一眼便可望穿的县城。全城一条小街,一个饭店,一个邮局,一个政府院落,一个招待所.......烈日下,我身背画夹一一走过,然后下了一个大坡,在灰色大山的映衬下,我终于在一圈石头墙的院子里(边防团)问到了他。他只有二十多岁,圆脸中等身材......我自报家门,来自西安美术学院.......他没表示很惊讶,只是礼貌地寒暄一下,便坐下给我倒了杯水,然后抽烟,我忙递上我带来的新疆雪莲牌,他点上后,讲着北方人的普通话与我漫谈。他说他是三门峡人,来此当兵两年左右,现在是放映员,喜欢画画.......此时我无意中看到我刚进来时他正在看的一本杂志,是《美术》。翻开的书页上用红铅笔划出许多杠杠,我忽然觉得文字很眼熟,我翻到封面:1982年第6期。那正是我的一篇文章……

于是,我便被他“藏”在了他的宿舍里,我每天像上班一样去到大门外的戈壁上去画塔吉克人,然后傍晚时分回来,吃他从灶房打来的饭。

塔吉克人,天下第一质朴民族!你去他们家里的土房子画他们,他们一准是先将一壶奶茶和一个馕放在你的身边,然后坐在那让你画,画完后,仅仅与你微笑着点点头,算作是对你的信任与理解……

又过了数日,突然有人到团部找我,说从喀什来了一批文艺家,其中有一位杜姓先生欲与我会面,并让我立刻搬到县城的招待所去住......其实我并不认识此人。而此公则是喀什文工团的史论研究家,他只是听说在边防团里有一位来自西安的画画人而已,并因为他的一位视为兄长的同事老宋,就是由喀什调往了西安市文联工作,他就想着既然是从西安来的, 我一定认识他的“哥”,就一准是见到我便如见到他的朋友一样!

但很遗憾,我当时并不认识他嘴里的“宋哥”。但就这样,他也一再让我随着他们一起采风活动。旋即又随着他们的车去了著名的中巴边境红其拉甫,算是我帕米尔之行的一个完美的收煞。

自我由疆归来后,便立即遵嘱去市文联认识了老宋,后来我们成为了交往密切的老朋友。
在由南疆返回的途中,又经人介绍认识了阿克苏的史晓明兄,他招待我了一顿丰盛的羊肉美食,又找便车送我北上......他后来调入克孜尔千佛洞石窟、新疆艺术学院,成为了一名颇有成就的美术史论研究的学者。
人生苦短,转眼四十多年过去,许多人已不知所踪,令人感慨!所以,通过这些个当年的“速写”,想起了如上的事情。这就是把它们规整在一起的原因与理由吧。

1981 年 6 月于云冈石窟画飞天速写

1981 年 6 月于云冈石窟画飞天速写

1981 年 6 月于云冈石窟画飞天速写

1981 年 6 月于云冈石窟画飞天速写

1981 年 6 月于云冈石窟画飞天速写

1981 年 6 月于云冈石窟画飞天速写

1981 年 6 月于云冈石窟画飞天速写

1981 年 6 月于云冈石窟画飞天速写

1981 年 6 月于云冈石窟画飞天速写

1981 年 6 月于云冈石窟画飞天速写

1981 年 6 月于云冈石窟画飞天速写

1981 年 6 月于云冈石窟画飞天速写

1981 年 6 月于云冈石窟画飞天速写

1981 年 6 月于云冈石窟画飞天速写

1981 年 6 月于云冈石窟画飞天速写

1981 年 10 月于陕北佳县诸地速写

1981 年 9 月于陕北绥德诸地速写

1981 年 9 月于陕北绥德诸地速写

1981 年 10 月于陕北佳县诸地速写

1983年8月于新疆喀什库尔干画塔吉克人速写

1983年6月于新疆喀什速写

1983年6月于新疆喀什速写

1983年6月于新疆喀什速写

1983年6月于新疆喀什速写

1983年6月于新疆喀什速写

1983年6月于新疆喀什速写

1983年6月于新疆喀什速写

1983年6月于新疆喀什速写

1983年7月至8月于新疆喀什速写

1983年7月至8月于新疆喀什速写

1983 年 8 月于新疆塔什库尔干画塔吉克人速写

1983 年 8 月于新疆塔什库尔干画塔吉克人速写

1983 年 8 月于新疆塔什库尔干画塔吉克人速写

2016年1月于印度速写

2016年1月于印度速写

2016年1月于印度速写

2016年1月于印度速写

附:《陈云岗速写集》跋

文 / 项金国

以前我们说,速写如同喝鸡汤,是温补。石涛所言“搜尽奇峰打草稿”亦是谈写生、速写的必要。美术发展到今天,美术生们除在考前班套路速写速成后,大多后来不画速写了。外出采风有相机、手机代替,交作业或创作时则是截图下载,无情无感!这不知是进步还是后退?
打开《陈云岗速写集》预览版,扑面而来的是我们这代人曾经经历、体验并磨难历练过的生活画面。特别是在1973年-1978年上大学前的速写,我们可以感受到,那时热爱美术的青年,那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尽管被下放到农村,经受着繁重不适的体力劳动,衣、食、住、行无着的生活条件,唯一的慰藉就是通过最基本的、最能实现的美术形式:画速写。编入速写集中的如送子务农,简陋的生活灶台,劳动间隙的知青,公社的毛驴,老人与小孩……。今天看到这些来自当年真实生活的场景与画面,虽然令人有点心酸,要知道当时是在没有老师指导,在繁重的田间劳动之余,由衷地把自己所见所闻,所亲历的画面表达出来,是当时青年美术爱好者对“美”唯一的表达与诉求。
1978年之后,作为下放知青的陈云岗,终于迎来了美院招生高考的机会,并入学学习。这时期的速写(我知道他编选时分阶段并有“意味”地选取),除带有创作形象收集的写生头像和人物速写动态外,如舞台表演速写,云岗石窟飞天速写等等,都有入无人之境,眼到、手到、笔到,寥寥数笔,那是作者情感的火花。
如果从1973年的速写技巧看,陈云岗肯定在这之前就开始了速写练习,到2019年是历时50年坚持不懈,怪不得他做雕塑也如中国画的写意画一样,心到、手到、泥到、意到。翻开这本《陈云岗速写集》,我们也可以明显感觉到作者运用速写这一艺术形式,在表达对象的同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创造精神和激情的抒发,这些速写,已不能简单用“栩栩如生”所形容,它已完全成为可供观赏者品味、欣赏,具有独立存在的艺术价值,更有包涵作者几十年从事艺术创作的心路历程。
2019.8.15
陈云岗
CHEN YUNGANG

1956年生于西安;198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留校任教,曾任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系主任、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执行院长;现任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协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住建部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陈云岗专栏 ║关于几张速写的几句话(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