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大学第二曲线复盘(二)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188天的第188篇原创文章
经过上个周末两天高强度的混沌大学的学习,再加上昨天晚上第一时间的复盘,整个人就跟魔怔了一样,满脑子都是第一曲线、第二曲线,分形创新这些词。
然而,在输入了这一套理论体系之后,感觉还没有完全吸收。领教说,你只有不断输出才能真正把知识内化和应用。所以,第一个被我“折磨”的就是周先生。
昨晚在和周先生回家的一路上,我就开始跟他叨叨第一曲线第二曲线,足足讲了一路,周先生说,不错,有帮助。但最后还不忘加一句“你真是开始不说人话了”。
昨天半夜,Queen宝宝醒来吃奶,我还没睡,心想着这个机会绝不能放过。然后就一边给Queen宝宝喂奶,一边给她讲如何“一边夯实第一曲线,一边发展第二曲线”,但还没讲完,Queen宝贝就睡着了。
还不死心,白天,等Queen宝宝精神了,我就接着昨天晚上的继续给她讲,结果,还没讲10分钟呢,Queen宝贝哭了。
哭什么嘛......
最需要分享的还是合伙人。如果说仅两天的学习就帮我找到了最近一些困惑的破局点,可能有些夸张,但事实的确如此,甚至形成了一套破局的落地方案,如同课程目标讲的那样,找到了同构性迁移的点。
混沌牛逼。
所以今天,到了公司,拉上合伙人,架上白板,一讲就是仨小时。期间,不断的互动、碰撞,好像这也是一个动态互学的过程一样。
(分享的白板)
会议足足持续了五六个小时,从系统的理论模型,到这套模型如何迁移到公司身上,再到具体的落地的方案,我和合伙人都觉得,这2.98万花的值了,好像赚回来了200万的感觉。
今天这篇,就暂且作为昨天那篇复盘的补充,把今天和合伙人之间碰撞出来的一些内容再填补进来,还有昨天遗漏的“隐形假设”填充进来。
昨天的那篇文章,已经提到了想要实现某一个目标,要去做企业的各个要素的拆解的动作。昨天还是有一些事情没有想清楚,今天的讨论之后,想明白了很多,补充一下。
1)基于想要实现的目标,去拆解目标下面,企业的各个要素。把其中的几个要素做新的排列组合,找到组合创新的可能性,从而形成第一曲线的一个分形创新;
2)发现或者预测到其中的某一个要素有十倍速增长的可能性,就可以把单一要素最大化成第一曲线里面的一个分形创新进行孵化;
3)发现企业的不稳定要素,要按住那些不稳定的要素。
1)一定是目标导向。即是为了实现什么目标而拆解。
2)尽可能拆解到无重复、无遗漏。倘若真的想要解决一个问题,就不要想当然,要肯于花功夫和时间去做拆解的工作,拆解维度越多,可发现的要素点越多,未被覆盖的要素点皆是可以跃迁的价值网。
昨天我们也提到了四个维度的拆解:商业模式、产品、流程、产业链。
也就是说,遵循无重复、无遗漏的原则,可以把这四个维度都进行一次拆解。而不是只选择一个角度。
可以拿课堂上领教的一个例子来举例,比如拿教育行业来说:
1)商业模式的角度如何拆解?
需求侧:听说读写
供给侧:
教材:自有教材、授权教材
教师:教室集中、分散
教学方式:1对1、1对N
价格:高价格、低价格
场景:线上、线下
2)产业链角度又如何拆解?
上游:教材、教师、场地、设备(硬件、软件)
中游:销售渠道、推广渠道(自有流量、赢得流量(SEO、裂变、免费)、购买流量(SEM、广点通、头条广告、DSP、电视广告)、品牌PR(明星代言))
以此类推,再从产品的角度、流程的角度再做拆解,拆解的越细越好,最后把四个角度拆解后的要素,合并同类项之后,就是所有无重复、无遗漏的要素了。拆解的颗粒度要足够的细。
这是今天进一步更新的关于拆解的方法。
如果想解决一个问题,我们总会想当然地给出一些结论,然而,隐含假设理论告诉我们,我们总在固有的判断里面做决定,可能我们能够有逻辑自恰的理由支撑,但是往往经不起验证和拷问,所以,逻辑自恰之上,还要逻辑续恰,才能为决策保驾护航。
有一个具体的方法,就是识别隐含假设。
那么,什么叫隐含假设?
所谓隐含假设,就是在你思考问题时,由于思维惯性或者过去的经历、习惯,下意识采取的看待事物的方式,结果是掉入了这些思维陷阱,而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选项。
所以,我们就要走出惯性思考。
具体的思考逻辑是:
1、提出你想解决的一个问题。
2、思考并罗列出这个问题的矛盾是什么(句式:A与B)
3、找到这个矛盾的隐含假设是什么?(什么原因导致出现了这个矛盾)
4、追问自己这个隐含假设成立吗?总是成立吗?除非?
5、除非或许就是解决方案。
直接举例子说。
1、问题是:如何提高瑞幸咖啡的用户留存?
2、这个问题的矛盾是:中国人对咖啡的低需求与瑞星咖啡追求高留存之间的矛盾。
3、隐含假设有很多,我们列举一个,比如:
高频喝咖啡的中国人少。
即因为高频喝咖啡的中国人少,所以中国人对咖啡的低需求与瑞星咖啡追求高留存之间有矛盾。
4、然后,我们要继续来追问,“高频喝咖啡的中国人少”这件事情,成立吗?
答案是:成立。
继续追问,总是成立吗?
答案是:不总是成立。
问:除非什么?
我们列举几个除非,比如:
除非有一天,政策导向说,中国人必须喝咖啡,那么高频喝咖啡的中国人一定多;
除非有一天,我们宣传咖啡具有减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的几率,那么高频喝咖啡的中国人一定多;
除非精准一部分人群,比如做穿海龟的市场;
除非养成用户的喝咖啡的习惯。
5、那么,所有罗列出来的除非,或许就是问题的答案,当然要做进一步的筛选。
综上,识别隐形假设,是我们帮助自己摆脱思维惯性的一种很理性的方式。
以上,就是今天进一步思考和动态互学之后的更新啦。
明天,会分享一下混沌大学的线下课程,都有哪些值得称道之处。
End
作者:申鹤
国士无双影视工场创始人&CEO
个人公众号“不在圈子里”
每天更新和创业、影视、体育、知识系统相关的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