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时节的你在做什么?农民晒秋收果实

国庆长假期间,当许多市民选择外出旅游时,恰逢农作物收割之际,农民们并没有因为假期而停下秋忙的脚步,他们正抓紧一切时间保证颗粒归仓,秋收成了农民们的“黄金周”。农忙是一个辛苦而快乐的时光,既能体会到家人的辛苦,在这辛苦当中又能感受到家庭收获中忙碌的幸福。今年适逢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相映生辉,丰收成为国庆假期的主旋律。

金黄是秋天的颜色

国庆正是农村收获玉米最繁忙的时候,对于家里种了玉米的农民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赶紧把地里的玉米收回仓库去。每年国庆节都是一个掰棒子的季节,很多人在旅游、在玩,也有很多平时因工作忙得几个月回不了老家的孩子们全都回到农村,换上旧衣服,穿上黄胶鞋,戴上手套和帽子,地道的农民打扮,全副武装一起到地里收玉米,要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抢收半年多辛劳的劳动成果。

田野里,玉米收割机在轰鸣,收割机驾驶员比农民起的还要早些。一片片农田被收获,玉米棒子被装上三轮车拖拉机,地里只有一片片被粉碎的玉米秸秆。

丰收是最好的祝福

每年十一前后,正是北方地区夏玉米收获、冬小麦播种时节。在河北枣强县枣强镇郭柳林村,农资经销商及种植大户正围着一台台多功能耕播机,参加现场演示交流会。据悉,河北三头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2BXY-200型小麦多功能联合耕播机集施肥、旋耕、播种、镇压一次完成于一身,适合不同区域麦、稻区耕作,具有高产、节水、抑草、抗逆等特点。公司负责人表示,种地大户如果自己有拖拉机,一亩地只需20元柴油成本就够了;如果用别人的拖拉机可以让机手买,一亩地也能省几十元,加上增加产量100斤,综合计算一亩地最少增加100元净利润。

秋天收获的可不只有玉米,还有大豆、稻谷、花生、大姜、红薯……处处洋溢着丰收的美。每年到这个时候,农民已经习惯了忙碌,看到成堆的粮食,打心里高兴。在路上、村口,满载而归的农民偶遇后总会停下来,开始短暂的攀谈,互相说着今年的收成。

而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既是国家对丰收的礼赞、对劳动的歌颂,又再次传达了国家重农崇农的信号,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乡村振兴号角早已吹响,农村面貌正发生巨大变化。今年国庆更是庆丰收的大展台,丰收就是对祖国最好的祝福。

“旱作雨养”

在全国各地喜获丰收、积极播种小麦时,河北省重点在深层地下水漏斗区的衡水、邢台、邯郸、沧州市组织实施10万亩“旱作雨养”种植试点项目。此试点项目是河北省探索实施的农业节水新措施之一,主要将抽取地下水灌溉的水浇地变为旱作雨养农田,引导农民种植抗旱雨养作物,实施抗旱保墒耕作方法,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变灌溉高产种植为适水高效种植。

通过走访衡水市武邑县部分旱作雨养地区发现,多数农民愿意配合实施此项目。总结原因有以下几点:该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旱作雨养可以通过利用自然降水提高地下水位,保障安全用水;该地区秋种主要作物是小麦,明年春季在小麦返青中后期到拔节初期,以及孕穗到扬花期间需要二次浇水,小麦需水量大,继续种植会加重地下水超采情况;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老人留在家里种植几亩良田,老人大多凭经验种地,缺乏科学健康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增产难度性较大;此试点项目每亩补贴800元,与种植小麦每亩收入差距不大,在农民可接受范围。

武邑县北口头村支书支桂华表示,去年河北省已首次在衡水市的1万亩农田实施了旱作雨养种植试点项目,试点实施区亩均减少地下水开采220立方米,极大地缓解了地下水超采情况。今年河北省农业厅明确规定,此项目实施区域必须整村推进,集中连片,县乡统一组织关停项目区灌溉用水井,将会更大程度保护地下水,保证农业安全用水。

“实施旱作雨养,不种植小麦不意味着抛荒。”武邑县北口头村主任及兰林说,此项目旨在鼓励农民选用抗旱耐旱品种,农机农艺结合,实施抗旱保墒种植技术可耕作方式,农民可以种植棉花、花生等节水作物,不需灌溉水,雨水完全可以保障作物生长,这样既提高耕地利用率,又保障地下水开采。

该村村民表示,实施旱作雨养种植的农户一季每亩可获补助800元,这无疑给了农民最大的保障。种植小麦除去秸秆还田费、种子费、化肥费、浇水费、农药费等,赶上风调雨顺时节,每亩可收入700-1000元,若再减去人工费,或许还不到800元/亩。实施旱作雨养试点项目,农户在拿到补贴同时,还可以做点其他手工工作,既节省劳动力,又增加收入,农民何乐而不为?

本文作者:甄素娟、张亚静、及美芳,制作:连雅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微信公众号:北方农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