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制作中的气、势、神、韵如何表现
盆景是以植物、山石、水和土壤为材料,经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钵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的神貌,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的感情,因而盆景是具有美的艺术品。盆景美,是指盆景能在许多方面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具有多种审美价值,如造型美、风格美、技巧美、意境美等等。盆景创作把直线美与曲线美相结合,而侧重于曲线美,求得变化多姿;把静态和动态相结合,侧重于动态,讲求动静的均衡,注意刚柔相济,使作品或奔放、或潇洒、或舒展、或飘逸等,无不与结构的人化有关。换句话说:即气、势、神、韵的表现与各级结构枝变化直接相关;
(一),所谓气:
可以理解为气概、气魄。在树桩盆景艺术中,这气的体现,往往与主干的高低、粗细、苍老、曲直、梯度以及第一支干在主干上的位置有关。主干是树桩盆景的脊梁,一般高干、直干微曲、苍老、粗壮都能表现出气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样高数十厘米的桩景,有的表现了屹立向上,豪爽奔放,有壮志凌云之气。上海第一届中国盆景评比展展出的五针松盆栽盆景《刘松年笔意》。而有许多同样大小的桩景,只感到优美、端庄,就是看不出气魄来。我认为这是表现在主干艺术处理上不同的运动形式。作为主干这根树桩盆景的脊梁的艺术处理,直接影响盆景的总体效果。
(二),关于势:
势者态也,可看作是力的表现。力与生命相连,有力则有势,才能表现作品的生命力。在盆景艺术中有动势和静势。静势稳健端庄,动势活跃夸张。动势线条流畅,节奏明快如“行云流水”。显示了稳健端庄静态之美势的表现与枝在干上着生角度、屈曲形态、升飘沉浮有关。无势则不活,一般说来,基角大于90°的下沉枝,显示了流畅的动态,舒展洒脱给人以潇洒自如的动感飘逸体现了力和曲的刚柔相济,则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在中国书法艺术上,有人评论清末民初书法家张伯英的字具有“铁画银钩笔行千里”的绝妙,是他在书法艺术中用笔的神奇,内在情感在笔锋上的流露。而在盆景艺术中,大动态的下飘枝,扭筋转骨的表现,也应该是一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夸张。总之,势的体现状态与枝的艺术处理直接相关,在不同事物中都有美的规律可寻,追其根,求其源就能从必然走向自由。
(三),所谓神:
即物能传神,是艺术品上人有灵气的体现。神或曰灵气、灵感,广泛地存在于艺术精品内。我们往往在参观艺术作品时,看到某一作品给人一种特殊的感觉,而不知从什么地方去描述,所以有时觉得“神”只可意会,难于言传。动能传神,是画家用语,宋代范温在《潜溪诗眼》中说过:“夫生动者,是得其神。”我认为神是艺术创作者内在精神在其艺。作品中的动态流露,应说是创作者综合动用点线面体,在结构上的美学观念体现,心灵上的寄托,绝不是一个动字能概括得了的。
(四),何为韵:
可以理解为节奏,如音乐中的音符音标,节奏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合规律的、周期性变化运动形式。节奏也可以称为协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比例关系。树桩盆景艺术如果没有明快奔放的节奏变化、优美的动势、蓬勃向上的激情,是绝不可能有良好美感的,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在生活和自然界都存在着节奏、即韵律。如岭脉蜿蜒,谷岭相间,江河流动,表现了地壳的自然节奏。在造型艺术中,节奏感则表现在形象排列组合的势态上。树桩盆景就是依靠这些大小枝干的组合变化,依靠骨干枝的组织排列,塑造出一幅幅盆景艺术的生动画面来。
总而言之,气势神韵者,都与树体的结构紧密相连;相依托而存在,相结合而表现,这就是树体结构在树桩盆景艺术中的作用。无气势神韵的作品,绝难臻佳境。因而对树冠结构各类枝升飘沉浮的研究,是盆景美学上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