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 — 寻找“西出城关”的点点往事 (一)
随
镜
而
行
西出城关(一)
广州 | 荔湾 · 西关
第14篇原创图文
出发时间 / 2021.03 - 04
拍摄设备 / 佳能 EOS R6 +
RF 24 - 70mm F2.8 L IS USM
照片数量 / 69张
视频数量 / 1个
西关,古广州城西面城外的一大片区域,现在广州市荔湾区的旧称。
西关原是一片平原沼泽湿地,由于地理变迁,西关平原向西向南不断推进,陆地面积逐渐扩大,西关地区的建设也一直发生着变化。
汉朝时期,陆贾在西关(今西村一带)修筑土城 — 陆贾城,并开始经营(旧)荔枝湾(范围大致为北至洗马涌与流花湖公园相通,南至黄沙注入珠江)。
隋朝时期,西关开始出现街道。
唐朝时期,南汉王刘鋹在(旧)荔枝湾修筑离宫别苑园林建筑 — 昌华苑,同时西关已成为中外商贾聚居的地方。
宋朝时期,西濠的修建,预示着西关“商业帝国”的崛起。
明朝时期,西关开始被有规模地开发,分为上西关与下西关,“西关十八甫”已形成气候,同时怀远驿的建立,加速了西关迈向“国际化”的步伐。
清朝时期,粤海关的设立,促使“西关十三行”迅速发展,成片的商业住宅群繁华且热闹,西关成为了世界的贸易中心。
民国时期,西关已成为以贸易、商业、手工业为主体,住宅为依托,商住互补的成熟城市布局。
建国后,西门一带城墙被拆,西关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国度”,正式与中心区连城一片,成为广州市中心城区的一部分。
上西关
今第一津街到人民南路一带
下西关
今光复中路以西至黄沙华贵路一带
从汉朝到清朝,西关平原一直向南扩展,逐渐演变成一座“城”;从城郊外的世外桃源到世界商贸中心,逐渐演变成一个时代的象征;从普通的农耕生活到“西关小姐”“西关大屋”,逐渐演变成富贵的聚集处。
千年的变迁,让西关的地理范围一直难以确定。由于“第一津”可以说是西关商业发展的重要起点,因此,我们结合《西关传统街区与荔湾区风情保护规划》,将西关的范围定为:最北至东风西路,往南连接康王北路及中山路,东至人民路,西南至珠江围合成的区域。
城墙的拆除,表面上瓦解了西关独立“城市”的身份,但西关的风情、文化和魅力并没有因此消散,仍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导览图
(支持无损放大,可保存作简易地图使用)
作为西关之旅的开篇,本次我们选取范围,大致如下面导览图所示:
出行方式:搭乘广州地铁1号线,从西门口站A出口出发
(以下内容主要按照“导览图”顺序撰写)
人民路(人民北/中/南路)
全长4500多米,宽30多米,呈南北走向的主干道。
人民路的大部分路段曾是古广州城西面的城墙,将城内与城外的西关隔开。当时人民路一线西侧就有一条既是发挥防御作用,又是承担货运功能的水道 — 西濠。这条水道宽约40米,从北面的芝兰湖(今流花湖公园一带),顺着西城墙西侧,一直蜿蜒向南,流经第一津、第二到第八甫、太平街(今光复南路),最终流入珠江。
1920年,城市发展需要,大拆城墙,便逐渐修建了这条马路。1987年,沿着人民路,建成了中国第一条城市高架桥 — 人民路高架桥,让城市交通变得更加便利。
如今的西濠已经成为了暗渠,消失在人们视线里,但人民路上,尤其是人民南路上,仍然可以领略不同风格、融合中西方建筑特色的成片骑楼群,无论是街拍、婚拍还是楼下漫步,在这里,总能找到喜欢的艺术形式。
第一津街(第一甫)
第一甫大致所在区域。
“津”即渡口的意思,过去老广中流传着一句歇后语“第一津 — 冇谱(甫)(意思是不靠谱或没有道理)”,根据专家考证,西濠自宋代起,就是广州城西边的护城河(1963年城市发展需要,这条原护城河被全部填平),第一津是西濠的第一个渡口,历史上要比相邻的第二甫久远,故而在地名的链条上断了一节,留下了“没谱”的话头。
金花新市场前的这条路,是以前的西濠涌,后被填埋
第一津开始到第十八甫,18个区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它们都是临水而建,河道货运繁忙,两岸林立着各式小店,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后来,由于河道日渐淤塞以及城市发展需要,河道被改为渠箱藏于地下,昔日的风光不在,十八个甫的具体位置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模糊。
甫
关于甫的说法至今仍未定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村庄的意思。在古代越语中,“甫”与“村”同音,十八甫就是十八个村庄。
第二种:店铺的意思。人们将“铺”简写成“甫”,当时西关一带集中了大量的店铺,十八甫就是商铺遍布的意思。
第三种:组织的名称。明代时,西关的商人成立了十八个民间自卫组织 — 铺,以防备与对付盗贼,后来简写成“甫”。
第四种:码头的意思。“甫”其实是“埗”的谐音,即埗头(码头)的意思。
芦荻街
芦荻是生长在水边的一种形如芦苇的草本植物。宋朝时,这附近是芦荻丛生的江岸,街巷因而得名。
芦荻街不长,但却是一条充满灵气的街道,女神斗姥、金花娘娘、财神爷等等,甚至来自西方的耶稣,都在这聚首一堂,可谓热闹非凡。一条小街上,道教、佛教、基督教三教合一的景象,在广州城内实属罕见。
即使被石屎森林包围的芦荻街显得有点落寞,但是却无碍寻找剩下的点点痕迹,昔日那香火的气息似乎仍未曾散去,那祈祷的声音似乎仍飘荡在天空中......
中华基督教会万善堂(芦荻西50号)
建于1926年的万善堂,是由英国伦敦慈善会传教士新理信创办,起初叫芦荻巷礼拜堂。
建堂初期,万善堂是名副其实的“穷教堂”,购地与建筑费用,一部分系伦敦教会拨来,一部分由教友(多是工人、手工业者和普通店员)捐款,甚至连牧师都没有能力聘请。
后来在李启荣牧师等众人的努力下,万善堂渐渐得到了发展,成为了一所学堂,为附近贫苦家庭的孩童,提供教育机会。
2011年,万善堂因年久失修而倒塌了,如今的建筑是在原址上重建的。它是一座教堂,也是一所学堂,更是一个慈善机构,历经近100年的它,正在用崭新的面貌重新绽放耀眼的光芒。
斗姥宫(斗姥前4号)
建于明朝崇祯年间的斗姥宫是一座道教宫观,里面供奉着道教女神 — 斗姥,以及六十元辰,即天干地支,合成六十年(六十太岁)。
当时广东附近海域海盗横行,沿海的百姓苦不堪言,传说在一次朝廷与海盗对战时,斗姥出现在天空中,施展法力让海盗败退,后来人们建造了三座斗姥宫,这就是其中一座。
清朝雍正及乾隆年间,曾分别进行过重修和扩建。这之后,斗姥宫的香火更为鼎盛,尤其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是斗姥宫开坛祭拜日,更是人山人海,人们聚集在这里祈求诸事顺利,幸福安康。
可惜在解放后,斗姥宫改作他用,部分建筑被拆除,文革时期更是遭受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如今的斗姥宫大部分老建筑都被拆了,整体显得有些低调,期待有一天,能再现昔日香火缭绕的景象。
斗姥
道教所奉的女神,为北斗七星之母,又称天后主,掌诸天星宿,统摄日月星辰,坐镇群魔,主持元会运世。形象为花冠缨络赤足,三头六臂。
金花直街
传说在明朝洪武年间,广州一位巡按因夫人临盆难产而手足无措,梦见一老翁说:“请得金花姑娘来,可保母子平安”。巡按寻得一位名字叫“金花”的民间少女,立即接到家中。“金花”少女刚进屋,巡按夫人便平安产下婴儿。巡按大喜,认为真是仙女下凡,口呼金花娘娘救其夫人于危难。该事迹传遍了广州城,许多妇女临产都来找金花祈求庇佑,保生贵子。
后来人们建金花庙祀奉金花娘娘,并将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七日定为金花诞。
因该街巷中曾有一座金花庙,故此取名“金花”二字。据说,解放前金花庙香火旺盛,每到金花诞,会有戏班表演,并持续数天,人潮汹涌,非常热闹。
如今的金花庙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金花”这个富有诗意的词,让后人遐想翩翩。
四庙善堂(金花直街69号附近)
建于清朝时期的四庙善堂,是附近医灵庙、财神庙、西山庙和司马庙共同集资兴办的慈善机构,善堂为穷人免费看病、施舍汤粥、赠医赠药。据说,中山大学医学院的医生,曾到四庙善堂,学习针灸技巧。可以说四庙善堂在做慈善的同时,也在传承着中医技术。
解放后,蟠虬南小学利用这里作为校舍,内部建筑大多已被拆去。
弧洞、欧式雕花和方柱等,都让如今这座孤单的西式建筑,在小巷中显得鹤立鸡群,门额上“蟠虬南小学”字样清晰可见。即使被围蔽起来,但它在那个水深火热的时代下,发挥的举足轻重作用,是老一辈们所不会忘记的。
光复北路(第二 — 五甫)
第二至第五甫大致所在区域。
1931年改建成一条呈南北走向,并不宽敞的马路,“光复”意指光复河山,为纪念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民国时期至解放前,广州城内分布着不少棺材铺,其中有两条卖棺材的专门街,一条是长庚路(今不存在),以卖廉价棺材为主;一条是光复北路,以卖高档棺木为主,是寿衣、棺材、祭帐、殡葬行业集中地。
社会不断的进步,火葬取代了土葬,棺材铺也随之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的光复北路上,已经与“往生”没有一丝的关系,反而成为了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
三甫横(光复北路与中山七路的交界处)
第三甫大致所在区域。
乐行会馆(小禺里14号)
广州现存唯一一个音乐行业的旧会所,由民间热爱乐器的行会组织集资兴建,是早期西关私伙局活动的专业场所,见证了西关音乐的发展。
如今的乐行会馆外貌和格局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牌匾上“乐行会馆”四个字被水泥覆盖,内部被隔成多个小房间出租,整体破坏较为严重。
私伙局
由民间爱好者根据自身爱好与兴趣成立的非专业性粤曲表演队伍。他们一般自备乐器,自由组合,对广东音乐的形成及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洞神坊
相传懂神母子好善乐施,为了纪念这对母子,人们就将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作“懂神坊”,因“懂”字与“洞”字谐音,且“洞”字更为文雅,慢慢这里就被称为“洞神坊”。当然,这毕竟是传说,存在虚构成分,现实中,“洞神坊”一带曾是著名的中医街。抗战胜利后,原在洞神坊的医馆纷纷迁到龙津路。
纶园(洞神坊32号)
著名抗日名将冯焯勋的故居。
冯焯勋,早年跟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抗战爆发后,被委任广东江防司令部海军中将副司令,战斗在抗日的一线当中。抗战胜利后,被委派到国际军事法庭工作,代表中国政府出席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争罪犯。
中山七路
该路从东往西,原名分别叫石岗街、聚龙东路、恩龙路和陈家祠马路。
1931年,陈济棠治粤时期,规划从正西门以西开辟马路。马路修建了一小段后,便因资金缺乏而停建,至抗战胜利都未能彻底修建好,路面破烂不堪,被人们称为“烂马路”。
新中国成立后,市政府对烂马路进行修缮,1958年历时5年,终于将这条“烂马路”彻底修好。
1960年,市政府再次扩建,为纪念孙中山而正式命名为“中山七路”。
在老一辈广州人印象中,“烂马路”上的集市,是当年广州最热闹的“天光墟”。大多普通市民为了淘到物美价廉的古玩玉器、字画古籍、故衣杂物、机器零件等货品,都会在这里呆上一个深夜直至天光收墟,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西门瓮城遗址(中山七路与人民中路交界处)
这里周边就是如今人们常说的“西门口”。
始建于明代,为拱卫城门而设。西门瓮城遗址是广州明代城门仅有的发现,保存得比较完好。
据记载,广州城分为老城和新城,共有18个城门,而老城则有包括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归德、小北、小南和文明8个门,其中正西门就是广州城通向西关的城门。
瓮城
就是城门外侧或内侧加筑的一个小城,其依附于城门并与城墙连为一体,是古代城池中主要的防御设施之一,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则可困住敌人进行集中打击。
宝生大押(中山七路22-1号)
始建于民国初年的宝生大押,是当时广州六大当铺之一(其余为:西关大押、宝庆大押、昌兴大押、迪吉大押和东平大押),这座三层碉楼式大押,也是当时周边地区之中,最高的建筑物
主体为储物楼,正面30个形状相似的小窗,整齐地布满在墙体之上,由下仰望整体建筑,颇为壮观。
如今的宝生大押经重修后,基本复原了当年的结构,可惜并未对外开放。期待有一天市民能入内参观,一睹这座建筑的韵味。
四甫水脚(中山七路长庚后街内)
第四甫大致所在区域。
这里附近,曾是第四甫码头,后来因城市发展,河道被混凝土覆盖,变成了马路或者街巷,周边也建起了建筑。现在的“水脚”街巷多为民居。
“水脚”也成为了寻找过去十八甫大致位置的重要线索。
水脚
指涌边的小码头。广州诸“甫”的地名往往与“水脚”和“水巷”联系一起,皆与埠头(码头)有关,表明这里曾经有埠头(码头)。
龙津路(龙津东/中/西路)
1930年,广州市内大搞马路扩建,此路附近因有龙津石桥而得名。这条东西走向,2000多米长的马路贯穿整个西关。
荣华楼(龙津东路712、714号)
有着145年历史的荣华楼,是广东省内所存最老的茶楼,也是广州市现存少数的百岁老茶楼之一。这里除了是觅食粤菜的宝地,也是粤剧粤曲的传承地,不少粤剧团在荣华楼驻场演出,吸引了众多老广到此享受一下“一盅两件、唱曲看戏”的惬意生活。
如今的荣华楼,古色古香的格调已荡然无存,但整体给人简朴、宽敞和明亮的感觉。比起其他传统的粤菜餐馆,这里的出品(无论是点心还是正餐)性价比非常高,难怪仍然成为众多老广街坊消磨时光的首选地方。
光复中路(第六 — 八甫)
第六至第八甫大致所在区域。
百年前的西关,是岭南重要的新闻业中心。从清末开始的一个多世纪里,在西关创办的报刊就超过100种,出现了超过130家报社(占当时广州报业的半数以上),他们主要集中在第七甫和第八甫一带,后来改建成马路的光复中路上。由于报社云集,这里又被人们称为“报馆街”。
漫步在如今并不宽阔的光复中路上,两旁的旧房子鳞次栉比,不少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几乎一看就知道其大有来头。餐饮、针车行、五金水电、服饰等各式店铺聚集于此地,往日报社林立,成行成市的热闹场景已完全消失,很多当年叱咤风云的报社或是几经易手,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或是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往日的痕迹几乎荡然无存。
庆幸的是,还有一些报社,凭借文物保护者的努力,被最大限度地保存下来,让后人能够通过仅存的景象,体味盛极一时的近代广州报业。
梅麦氏堂当业(光复中路187、189号)
该当铺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分前铺和仓库两大区域。前铺构造比较讲究,墙上有不少装饰图案。
据说,这个当铺是由一位姓梅的、从事丝绸进出口生意的老板建造,主要用于存放丝绸的。为了保证当品的安全,仓库除设有各种防盗防鼠虫的装置外,还安装了许多水管,一旦失火,楼内水管能及时将大火扑灭,降低损失。
《光华报》/《中正日报》/《迅报》报社
(光复中路219号/光复中路221号/光复中路223号)
◼ 《中正日报》
原是抗战时第四战区政治部在柳州时出版的《阵中日报》,后于广州复刊。该报想迎合普通市民的阅读喜好,副刊内容题材五花八门,实际上订户极少,报纸要靠各警察分局强行派送。
◼ 《迅报》
是日本“南支派遣军”司令部机关报,由唐泽信夫任社长。该报最初有中文及日文版,后来日文版独立出来,改为《南支日报》(日军侵华的产物之一)。太平洋战争前夕还一度出版晚刊。
《迅报》作为日本军部机关报,一直办到日本投降为止,历时7年之久。
《环球报》/《现象报》报社
(光复中路227号)
◼ 《环球报》
采用彩色印刷,发行甚广,此外其侧重副刊内容,通过叙述各种有趣的故事而受到读者的欢迎,后来因用漫画手法,将国民党政府五位院长头像插入,被迫停刊了一段时间。
◼ 《现象报》
1914年创刊于广州,是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关的报纸。该报的主办人郭唯灭文笔辛辣,评击时政不遗余力,受到读者的欢迎,同时也曾因揭露黑幕而遭到火烧报社的报复。
《现象报》《国华报》及《越华报》是解放前,广州发行量较高的三大民报。广州解放后,在全市绝大部分报纸先后停刊的情况下,只有《现象报》与《越华报》两家继续出版。
当楼(光复中路233号)
建于民国时期的一座当楼,具体的历史内涵已无从考究。
建筑左侧墙开有当铺特有的宽40厘米、高80厘米的小窗,后墙上开有小窗,五楼四面均有射击孔。
《群声报》/《中山日报》/《广东日报》/《中央日报》/《南方日报》报社
(光复中路234号)
◼ 《中山日报》
前身《广州民国日报》创刊于1923年6月,由国民党员吴荣新等集股自办。1936年陈济棠下台后,《广州民国日报》为南京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接收,同年12月31日停刊,改为《中山日报》。
◼ 《广东日报》
1948年,广东省主席宋子文将4家官方报纸合并,命名为《广东日报》,后来改名为《中央日报》。
◼ 《中央日报》
1949年4月-10月蒋介石军队崩溃前迁往广州出版的国民党中宣部机关报。
广州解放后,广州军管会文教接管委员会新闻出版处接管了《中央日报》全部物资和人员。
◼ 《南方日报》
1949年10月20日,原香港《华商报》新闻工作者,接管了原国民党《中央日报》社址,并于3天后(1949年10月23日)在广州,创办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机关报 — 《南方日报》,该报至今仍为广东省委机关报。作为官方性质的报纸,创刊号报道了广州解放后的政府重要新闻,如《广州市军管会成立》《广州警备司令部成立》,同时还刊登了曾彦修(首任总编辑)精心撰写的《新的中国,新的广东—本报发刊词》。
经过多年来新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2019年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显示,《南方日报》品牌总价值首次突破千亿元,仅次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社,位居全国媒体机构的第三位。
《宏道日报》报社
(光复中路246、248、250号)
《国华报》/《民声日报》报社
(光复中路266号)
◼ 《国华报》
创刊于1915年,是一份宣传“不受任何方面津贴”的民营报纸,其最大的特点是于当日的傍晚出第二天的报纸,日销量曾达1.5万份。
早期的《国华报》设八页,首页除了一封“专件”外,都是刊登包括香烟、花露水、衬衣、药品、医疗、电影、餐饮等广告(西南酒家、陈李济等都曾向该报投放广告),而副刊内容非常受大众喜爱,每天刊登富有趣味的“清代秘闻轶事”,同时还开辟“顾曲谈”栏目,刊登一些对观众喜爱的演员的评论文章,此外,还刊登小说连载版,有“纪实小说”、“侦探小说”、“奇情小说”、“警世小说”等。
1925年,《国华报》已发展成对开双面的大报纸,每日刊登的行业信息更为广泛,如体育消息、百货市情、经济消息、民生信息等,形式也更为丰富,有“特约无线电”、“本报专员来电”、“特别纪实”、“公电”、“世界电讯”、“论评”等,部分内容中还插入了图片。
◼ 《民声日报》
广州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在广州成立伪广东省维持会,作为广东的最高行政机构,维持会会长彭东原创办《民声日报》,主要宣传所谓的大东亚共荣或中日亲善,为日本侵略者的侵略罪行涂脂抹粉。
如今的报社社址,残破不堪,多处地方出现了严重的改动,在二三楼阳台的龟裂的墙体上,隐约看到繁体字“聲日報社”。此情此景,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越华报》报社(光复中路298号)
创刊于1926年的《越华报》,与《国华报》一样是不谈政治的民营商业报纸,该报首创刊登医事问答的内容,由群众和病者提出问题,西医撰写文字进行解答,同时,其刊登的小品文通俗而不庸俗,有趣而且有益,这些形式得到了群众的认可,1931年《越华报》销量已达3万余份,创下了广州商办报纸的纪录。
在1952-1956年期间,这里作为广州日报的印刷厂。
长寿路(长寿东/西路)
其名称源于该路上曾有建于1606年,由广州巡按御史沈正隆兴建的长寿庵,里面有水池、宫室、禅房等,占地约5333.3平方米,规模之大,环境之美,吸引了众多香客前去参拜祈福。
后来长寿庵逐渐荒废,直到清朝康熙初年,一位叫大汕的和尚对长寿庵进行了重修扩建,命名为长寿寺,规模比过去更大,装饰更为富丽豪华,整体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座古刹重新香火鼎盛。一度成为了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与华林寺、光孝寺、大佛寺以及海幢寺齐名)。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曾在广东销禁鸦片,而禁烟官局就设在长寿寺里的三贤祠内,在各地查获的烟膏和烟具,有不少都封存在这里。
清末时期,因一件诉讼案件,两广总督岑春煊下令拆毁长寿寺并将土地出售,这座近300年的古刹自此消失,唯有留下“长寿”二字,让后人铭记。
六甫水脚(长寿东路六甫社区内)
第六甫大致所在区域。
七甫水脚(人民中路359号附近)
第七甫大致所在区域。
《救亡日报》报社(长寿东路331、333号)
1937 年8 月 28 日,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在上海创刊《救亡日报》,由郭沫若任《救亡日报》社长,夏衍任总编辑,积极宣传抗日。上海沦陷后,《救亡日报》被迫停刊,南迁广州,在郭沫若的努力下,以此地作为新报社,于 1938 年 1 月 1 日复刊《救亡日报》。
《救亡日报》专登特写、评论、战地采访以及文艺作品。报道各党各派、各种政治力量的抗日主张和活动,宣传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不少著名政治家、学者都为该报纸撰稿,发行量超过万份,成为了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粤港地区重要的舆论阵地。
如今在广州博物馆内,仍珍藏着数份8开4版的《救亡日报》,展示了当年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日精神。
广州沦陷前夕,《救亡日报》是为数不多的,仍然坚持每天出版的报纸。1938年10月21日,日军迫近广州,《救亡日报》工作人员在散发了当天的报纸后,徒步离开广州,向粤北撤退。只维持了10个月的广州版《救亡日报》从此被迫停刊。
灰白色的报社大楼,布满了藤蔓,冷峻且沧桑,抚摸着外墙,仍能感受到当年那份慷慨激昂的余热。
光复南路(第十四甫及原第十五甫)
光复南路北向一段路是第十四甫大致所在区域,而南向的一段路,是道光年间一场意外大火之前,第十五甫大致所在区域。
广州古城西南角的太平门外,有一座通往城外的太平桥,这里曾是距离太平桥最近的街巷,因此曾被称为“太平街”。当时在该区域的人,出城或进城,都必须经过太平街,可谓商机无限,街巷内以银号、绸缎庄、茶楼、参茸庄等业为主。
随着十三行的繁荣发展,居住外商越来越多,他们在十三行附近寻找和购买具有中国“特色”的日用品,铜器皿就是其中之一。而在太平街一带的西关商人看中了商机,便请来江浙一带的师傅学习打铜,以满足外商的需求打造铜器。后来太平街成为了打铜工人聚集的地方,据说当时这一带各式打铜工人超过2000人,这其中一些工匠开起了铜行,铜行林立的太平街渐渐被人们称为“打铜街”。
后来,城墙拆除后,打铜街被扩建成马路,因位于整条路的南边,而被命名为“光复南路”并沿用至今。
光复南路曾经也是繁花似锦之处。解放后的1956年,为了更好地发扬花市传统,原桨栏路花市由于所在的马路较窄,被迁至更为宽阔的太平路。后因城市发展需要,太平路中心花市被分区花市所取代。
如今的光复南路,打铜业已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式潮牌服饰交易的“服装街”,要想领略“打铜”的风采,恩宁路上的铜器经营小店,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清平饭店(光复南路与上九路交界处)
创建于1964年的清平饭店,原位于广州的清平路,该饭店经营与鸡相关的菜式特别多,人们将其出品的各种鸡肴统称为“清平鸡”。后来,清平饭店决定创制出一道特色的菜式,并起名为“清平鸡”,据说“清平鸡”皮爽肉滑,连骨都有味。
1988年,清平鸡荣获中国商业部金鼎奖,1994、2006及2011年,被认定为“广东十大名鸡”。广州市市长黎子流曾为清平饭店题词:清平鸡,广州第一鸡。
2002年,因经营不善,连年亏损,清平饭店正式关张。庆幸的是,“清平鸡”的美味如今在友联菜馆、文记壹心鸡等店继续传承着。
太如茶楼(光复南路57 — 59号)
开业于1885年的太如茶楼,定位为“五星级”高档茶楼,茶钱是全城最贵的,当时附近一带有很多报馆及银号,报业的编辑、记者经常到太如茶楼叹早茶及顺便打听社会消息,同时,见过不少大场面的银行老板,也因茶楼的茶点精致美味,时常到这里叹茶放松。由于出品精美,其行业地位仅次于莲香楼。
如今的太如茶楼已经改为服装品牌的经营场所,旧日的“威水”彻底成为了历史。
太如
“太如”的“太”,取自于太平街(今光复南路)中“太平”二字,“如”则是人们认为该字有好意头,广州历史上最多有十三家含有“如”字的茶楼,如西如茶楼、惠如茶楼、多如茶楼等等。
泰恒银号(光复南路87号)
创建于1902年。如今痕迹已几乎被完全抹去,只能从历史资料中慢慢了解。
绸缎庄裕泰祥(光复南路141 — 143号)
曾实行产、供、销一体化模式并自创品牌“三羊牌”的绸缎庄裕泰祥,因品质以及工艺过硬,其出口的绸缎及香云纱蜚声海外,曾获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奖章。此外,其还曾创下年度营业额500万元(当时货币),排在广州全行业的首位。
如今,隐藏在树荫以及线缆后的门楣上,仍然可以看见刻着“绸缎”两个大字。
第十四甫水巷(光复南路)
明末十四甫附近是一片繁华的地区,大致是从今十八甫北路连接光雅里附近开始至光复南路,东西走向的河道上,货船来来往往。后来部分河段堵塞,河道长度缩减,但仍设十四甫码头(今康王南路与万钟西交界处附近)。
上九路/下九路(第九甫)
第九甫大致所在区域。
由于第九甫路特别长,就以六脉渠(疑今德星路)为界,地势高的一段叫上九甫,地势低的叫下九甫。这里很早就形成了浓厚的商业氛围,抗战胜利后,更是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当时,为躲避战乱出走的商人纷纷回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条骑楼街,纶章服装、琳琅摄影店、鹤鸣鞋帽商店、莲香楼、西如茶楼、妇女儿童百货商店、永安百货等等。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娱乐还是购物,在上下九,几乎能满足人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
如今整条上下九路已成为上下九步行街内的核心地带。漫步于“中国第一条开通的商业步行街”,一边感受骑楼街的岭南韵味,一边沉醉于美食以及各式商品之中,惬意而自在。
六脉渠
广州古代城建的重要标志,是一个人为不断发展并完善的水系统。
早在宋朝,六脉渠就顺应城内陆形而开始被修建,起初的目的是让船只躲避风浪以及便于城内通航。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内交通运输需求发生改变,六脉渠水网无论是位置还是规模也随之变化。
清朝时期,六脉渠的通航价值大大降低,沦为一个排水系统。可惜的是,由于疏于规范管理及整治,六脉渠水网经常淤塞且屡疏屡塞,这项工程并没有让广州摆脱“水浸街”的情况。
民国时期,六脉渠水网大部分被填埋或埋于地下变成暗渠。而作为六脉渠其中一部分的西濠也逐渐“被消失”。
伴随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如今的六脉渠水网有些已经无法确认具体位置了。
八甫水脚(上九路尚九酒店附近)
第八甫大致所在区域。
荣珍酒楼(上九路10、12、14号)
建于民国时期的荣珍酒楼,可谓当时广州数一数二的高档餐饮店,其占地面积较大,设备以及环境较好。
高4层,连跨3个铺位,据说荣珍酒楼旁边的一些店铺,都曾经是荣珍酒楼的厅堂。建筑最大的特点是骑楼中部的拱券式入口,还有为了突出入口上部而保留的挑阳台。
可惜解放后,荣珍酒楼经营情况一落千丈,最终歇业。酒楼先后成为化工厂、商铺、办公室、仓库等。如今也只有门额上的“荣珍酒楼”四个大字,时刻提醒着老街坊以及新年轻,它曾经的辉煌。
德星路
疑为六脉渠所在位置,将呈东西走向的第九甫分为上九甫及下九甫。
邝新利时款首饰(德星路20号)
陈永记(德星路94号)
康王路(康王北/中/南路)
这条全长近3000米,双向8车道的城市主干道,大致与人民路平行,几乎贯穿了整个西关的南北。2002年前,它并不存在于地图上,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才被修建出来的一条新路。
“康王”源于附近曾有一座纪念宋朝爱国将领康保裔的康王庙。在康王路的命名上,曾有许多不同的社会声音,但最终的命名,让这段历史文化得以流传。
康保裔
一位出身于将门的爱国将领。宋朝时,为阻止辽军入侵中原,年过花甲的康保裔临危受命,率领军队抗敌,因寡不敌众,为国捐躯。百姓都非常敬仰他,尊称其为康王,各地纷纷建起了康王庙,以纪念这位忠勇的大将。
锦纶会馆(康王南路289号)
又名锦纶堂,始建于1723年,是清代广州丝织行业行会的所在地。明清以来,以广州为中心的丝绸对外贸易空前繁荣,而锦纶会馆作为清代广州丝织行业商人议事和活动的场所,不仅是广州丝织行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之一,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锦纶会馆原位于康王路上的长寿路与下九路之间,为修建康王路,2001年政府对会馆建筑进行了全球首例整体平移保护。
如今的锦纶会馆被打造成香云纱文化推广交流中心(清代出现的香云纱时至今天仍是中国较具代表性的丝绸面料之一),致力于推动岭南丝织行业复兴以及重塑岭南文化内涵。
后记
由于西关占地面积较大,每个角落都蕴含着为人熟知或不为人知的过去,因此团队决定以分期的形式,尽力为大家分享我们的所见与所闻。
本期主要是从第一津街开始往南走,通过我们的亲身经历,带大家重回“十八甫”,体味西关的点点故事。
由于西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如有未提及或存在疑问的,欢迎留言跟我们一同探讨。
下一期(2021年5月内)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分享西关其他地方的故事,敬请期待!
参考资料
【1】肖磊.《广州西关历史环境保护更新中的城市记忆研究》
【2】吴敏.《广州旧城更新与保护研究 — 西关传统街区与荔湾风情保护》
【3】王月华.《“十八甫”为何没有“第一甫”》
【4】许琨.《民营有大报 民生无小事》
【5】张洁.《广州抗战纪实》
【6】姜建清.《近代中国银行业机构人名大辞典》
【7】陈晓平.《1949年国民党政权“迁都”广州》
【8】荔湾信息网.《斗姥宫》
【9】龙玥琳.《听故事,识金花丨万善堂》
【10】严加森.《金花街一切传说都与良善和侠义有关》
【11】何有贵.《长寿路上长寿寺 百多年前被拆毁》
【12】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州市志》
【13】卜松竹.《广州西关:岭南近代报业最纯正的血统》
【14】陈雪尧.《解放前夕的广州新闻界概况》
【15】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
【16】劳逸风.《广州西关报馆街初期部分民办报馆见闻》
【17】马羽飞.《他们身上曾打上了国耻的烙印》
选题 | 经常自High却不断被打脸的 随镜而行
拍摄 | 克服各种高难度视角的 随镜而行
文案 | 灵感挤一挤头发掉一坨的 随镜而行
校对 | 喜欢吃和分享美食(公众号搜:食物颂)的 Anita
以下平台搜索 「 随镜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