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与孩子建立情感链接?
你经常拥抱你的孩子吗?
没有被妈妈拥抱过的孩子
没有和妈妈互相凝视过的孩子
和他人建立身体联结是有困难
情感流动来源于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互动
孩子没有一个学习榜样
孩子的身体没有被温柔对待过
孩子有用身体交流挫败的经历
每个孩子都使用身体的交流的方式
手舞足蹈、哭、笑、呀呀学语
要求母亲拥抱、换尿布、喂奶
如果母亲拒绝了,或者面无表情
孩子就会产生挫败感
认为母亲不喜欢他的身体
认为他的身体是肮脏的、不可爱的
细心的母亲
使孩子感受到成功吸引母亲的喜悦
让孩子产生“我的身体是美好的”
从而产生“我是可爱的”的感觉
足够好的孩子交流---身体的有呼有应
让母亲产生满足感
也让孩子产生满足感
长大后的孩子
就不会觉得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羞愧
足够好的母亲
不是每一次都能捕捉到孩子的需求
也不需要每一次都捕捉到孩子的需求
有时,一次孩子互动,需要几个回合
才能彼此了解对方
也就是说在这几个回合里
双方都要耐受对方的不理解
耐受住那个挫败
继续互相表达、给予和支持
其实很多问题从婴儿期就开始了
例如:一个出生二个月的婴儿
哭了一上午,妈妈最初判断尿了
换完尿布,婴儿仍哭
妈妈再喂奶,仍哭
抱、哄、逗都不管用
妈妈怀疑是病了
抱到医院,真的病了
在这个过程里
母亲和婴儿的情感对话
唤醒的不仅是正面情感
也唤醒负面情感
在这个负面情感里
婴儿要耐受失望、悲伤、愤怒等
母亲也要容纳这些情绪
并回应这些情绪
婴儿失望时,和婴儿一起皱眉
言语表达“宝宝很失望”
母亲要知道这些情绪不是针对自己的
这样婴儿就会接纳自己的情绪
认为这些负面情绪是自己的一部分
这就是自己所谓的坏的一部分
有些母亲,看到婴儿哭,会很火
可能缘于母亲不允许悲伤
这时候母亲可能会回应愤怒
悲伤中的婴儿看到母亲的愤怒
他就会感觉到悲伤是不好的
哭是不好的,最好不要哭,不能哭
当他长大,他是不允许自己哭的
这是一种情绪的压抑造成的创伤
在母子、母女关系里
包容的那个人很多时候真的是孩子
为了包容母亲,孩子会把自己分裂成两个人
一个是假我,专业名词叫假性自体
一个是真我,专业名词叫真实自体
假我,指孩子为了取悦母亲
以牺牲自己的真实内在自我为代价
而发展形成的一种外在人格
孩子为了顺从母亲而压抑了快乐高兴的自我
认为快乐是对母亲的伤害和疏离
只有和母亲一样,才能让母亲快乐
你的无知行为,给孩子造成的另一种认知
孩子通过母亲的喜欢,喜欢上自己的身体喜欢上自己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有能力的
如果孩子没有感受到母亲的喜欢
他会天然靠近一个类似母亲的人,去确认母亲的喜欢。
孩子通过母亲的喜欢,喜欢上自己的身体喜欢上自己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有能力的
如果孩子没有感受到母亲的喜欢
他会天然靠近一个类似母亲的人,去确认母亲的喜欢
在更深层的内在
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决定了未来自己的家庭关系
决定了未来与伴侣相处的模式和方法
决定了孩子与周围朋友关系的和谐度
决定了孩子每天内心喜悦的力量
决定了孩子是否可以更加坚定的走在幸福生活的路上
在更深层的内在与父系的关系
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决定了未来与事业,财富的关系
决定了未来与伴侣相处的模式
决定了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安全感等
在更深层的内在
与父亲的关系,也决定了未来是否在同样的亲密关系的能量模式里循环和重复
与父亲的关系,也决定了未来会吸引一个什么样的异性亲密伴侣
知道昨天我为什么要让你们先看到自己的问题了吧
好好的反思一下吧
你要看到你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教育模式
这是核心问题,也是根源,你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别人给你再多方法也是没有用的
因为你的思维没变,行为的改变是很牵强的,是没有温度和能量的,缺乏生气,这种互动孩子是收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