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 | 行走在枞阳义津老街上

  最近一段时间,在“文乡枞阳”平台上,经常拜读许芳林先生写的文章,许先生写的是枞阳义津老街过去的事情,撩得人心里痒痒的,心驰神往,想一睹义津老街的芳容!

  其实,我对枞阳县义津老街并不陌生。三十多年前,同学王静明在县药材公司的牛集分公司待业,1984年春,一天上午,我乘坐单位的货车去了一趟牛集镇,找同学王静明玩耍。哪里知道,我受到同学王静明的热情款待,他还带着我到义津老街游玩,我俩是从牛集镇徒步走到义津老街的。

  当年,牛集镇到义津老街的公路是砂土路,记得义津老街不是很宽,约三四米宽,麻石条路,街道狭长,两边店铺鳞次栉比,有食品店、服装店、鞋帽店、中药店、制秤店、打洋铁店、铁匠铺、炸油条店、包子店等等,五花八门,看得人眼花缭乱,行人如织,热闹非凡!店铺老板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家家店铺生意兴隆,老街呈现繁荣昌盛的景象!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现如今,义津老街还是三十多年前的旧模样吗?老街两边的店铺房屋还是土墼,青砖,穿枋,小瓦覆盖吗?还是麻石条路吗?

2021年6月中旬,一天上午,微风轻轻,白云飘在那蓝天里,我带着众多的疑问和强烈的好奇心,走进义津老街。

  经过义津小学大门前,向义津老街走去,约走数十步,就是从前的义津汽车站广场,靠右侧就是义津农机站。有一间门面房是唐记理发店,理发店里摆放着两张上海牌的理发铁椅子。见到这两张陈旧的理发椅子,瞬间,我想起了枞阳古城,上码头的东风理发店,从前的东风理发店里也有这种用生铁铸的理发铁椅子……

  我没有停留,继续向前走,一会儿,拐进了义津老街,映入眼帘的是:街道两边的穿枋老屋,已经见不到一栋了,大多数都是崭新的钢筋混凝土构建成的店铺门面房,街道变宽敞了,是新浇筑的水泥公路,能并齐行驶两辆小轿车。如今是旧貌换新颜了,给我的感觉是焕然一新!

  街道上空空荡荡的,难见到行人,大多数门面卷闸门是关的,少数门面房还未安装铝合金门窗,一里多长的义津老街,两边的门面房,不到十家店铺在营业,可这数家经营的店铺,让我惊喜不断,欣喜若狂!在这些店铺里,我居然买到了“古董”!

  有一家百货店,一位老人守着店铺,经营的品种有衣服扣子、煤油灯、笛子、算盘等商品,这位老人家身板结实,精神矍铄,我问老人家说:“煤油灯多少钱一盏?”老人回答我说:“两块钱。”

  我没有听错吧?连续问老人两遍,老人家对我说:“我是从前进的货,现在,家家户户安装了电灯,哪里还需要煤油灯呢?还剩这些煤油灯,很多年没有卖一盏了,我还是从前的零售价,两块钱。”

  煤油灯可是“古董”哦,我立马掏钱买了一盏煤油灯,我拿着煤油灯,爱不释手!我对货架子上仔细看一下,架子上竟然有算盘、笛子!

  年轻的时候,我最喜爱吹笛子了。1982年春,我同妻子在枞阳县交通局知青旅社待业,妻子的家就在知青旅社的后面,50米不到的距离。当年,我同妻子谈恋爱的时候,我在知青旅社里吹笛子,妻子只要听到悠扬的笛子声,立马从家里赶到知青旅社,同我约会……

  算盘、笛子的价格很便宜,我又掏钱买下这两件“古董”。我拿着煤油灯、算盘、笛子,忽然,我想起来了,要购买笛膜,遂问老人家说:“有笛膜卖吗?”老人家回答我说:“有呀,要几包?”他真的从货柜子里拿出一匝纸包装的笛膜,售价3块钱。我仔细看这纸包装的笛膜,左看右看,这纸包装的笛膜起码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老人家给我购买的这些“古董”,用方便袋装好,我才辞别这位老板,向义津老街深处走去。

  在水泥路右侧,有一家中药房,名叫“春和堂药店”。店铺里没有人,我也不好迈入店里瞧瞧,伫立在药店外,看着店铺里中药橱子。这药橱子有许多盛中草药的抽屉,看这药橱子的式样和成色,少说也有五十多年以上的历史。

  我离开药房门口,继续向前漫步,走到水泥路右侧的一家门面房门前,见这户人家的门面房子里,桌子上摆放着一个玻璃小柜子。小柜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私章坯子,而这个玻璃小柜子的四根木柱子顶上,都有一个雕刻精美的狮子头像,四个木雕的小狮子脸型,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欣赏着这精美的木雕作品。

  欣赏了木雕作品,再欣赏玻璃小柜子里的私章坯子,章坯子有玉石的,有塑料的,有木头的,有大理石的,我在心里面感叹:“现在,还有雕刻私章的师傅,稀罕了!”

  我同这位雕刻私章的师傅聊天,才知道他叫熊名龙,今年七十岁,问他雕一枚私章多少钱?他告诉我说:“三十块钱。”

  我没有犹豫,立即掏钱,请熊师傅给我雕一枚私章,熊名龙师傅从玻璃小柜子里拿出一枚玉石章坯子,从桌子抽屉里,拿出雕刻刀和雕章的章床,我见木头雕章的章床光滑如玉,说明这木头章床,用的时间相当的久远了!

  熊师傅戴上眼镜,专心致志地给我雕刻私章,他一边雕刻,一边同我谈话,他对我说:“我雕章有五十多年的时间了,在小学读书的时候,小学班主任老师雕刻私章的手艺精湛,老师在班上,教我们学生雕刻私章技术,从此以后,我就爱上这门手艺。我特地买了一本康熙字典,自学繁体字,后来我雕刻繁体字手到擒来,游刃有余,哪里要翻字典!年轻的时候,手起刀落,一枚私章十几分钟就可以雕好!现在年龄大了,眼睛不好使,雕刻的速度慢了一点……”

  我听着熊师傅的话,视线却转移到存放章坯的玻璃小柜子上,玻璃小柜子的四根木柱子顶上,有四个狮子头像吸引着我,我就打断熊师傅的话,问熊师傅说:“这个存放私章的玻璃柜子,是您特意做的吗?”

  熊师傅对我解释说:“这个柜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做的,是上辈人做银器生意,摆放金银首饰用的,父母亲留给我了,真好,适合摆放章坯子,我就这么用上了。”

  谈笑之间,熊师傅给我私章雕刻好了,他拿出一盒红印油,给雕好的私章在印油上戳两下,在写字本上盖章,熊师傅递本子给我看看盖好的章印是否满意,我脱口而出:“不错不错,相当的不错!”

  辞别了熊师傅,走过两家门面房,靠水泥路的右侧,有一家门面房开着,门面房里空空的,靠近卷闸门前摆放着一个玻璃柜子,柜台上摆放着三个食品玻璃瓶,三个玻璃瓶里不是用来装食品,而是装着麻将纸牌、玉石手镯等商品。

  店铺里,一位老奶奶躺在竹靠椅子上,她见我站在柜台前看玻璃瓶子里的东西,立马,从竹躺椅子上爬起来,走到柜台旁,笑容满面,问我说:“要不要买点东西?”我问她说:“这些都是麻将纸牌吗?是稀罕物。”她不加思索地对我说:“是的,会打这些纸牌的人都走了,到山头上看森林去了……”

  我问老人家另外一只玻璃瓶里的玉石手镯怎么卖?她回答我说:“这些玉镯子,还是从前进的货,拾块钱一个。”

  哈哈,挺便宜的,我掏钱买了一个玉石镯子。

  我继续向前走去,走了一段路,水泥路向右大转弯,我沿着水泥路走下去,一户人家正在吃中饭,我遂问这户人家的男主人说:“请问师傅,义津桥在什么地方?”

  这户人家的男主人,立马放下碗筷,走出大门外,热情地对我说:“我带你去。”

  我同这位师傅交流中,才知道他叫张启元,今年69岁。我同张启元师傅还没有走几步,见到一栋二层的老屋,我问张师傅说:“这栋楼房,原来是什么单位呢?”

  张师傅滔滔不绝地告诉我说:“这就是义津老粮站,从前,这里可热闹了,方圆二十里以内的村庄里的村民们,都上这粮站交公粮。那时候,来义津粮站都是些小路,用扁担挑稻箩交公粮。村民们深夜一二点钟,挑稻来义津粮站排队交公粮,瞌睡了,就趴在扁担上睡觉。老粮站拆过一次重建了,仅仅这石门框、石门坎、木大门,还是从前老粮站的原件……”

  我望着粮站斑驳沧桑的木大门,石头、红砖构造的墙,红瓦覆盖的屋顶,屋顶上,有些大瓦和椽子已经掉落下来了……

  义津粮站宽敞的大院子里,杂草丛生,有数栋高大的粮库房,可以想象,从前的义津粮站是多么辉煌!

  离义津粮站有一百多米远,在清澈的河流之上,架着一座单孔的石拱桥,这就是义津桥。古老的义津桥,全部是用麻石条建造。

  听张启元师傅告诉我说:“这条河流,流到西南边的菜籽湖,菜籽湖水流到枞阳长河,枞阳长河通往长江。过去,义津桥边停靠的大小木船无数,船来船往好不热闹,义津老街是商贾云集的地方……”

来源:文乡枞阳

(0)

相关推荐

  • 【在笕桥】吃在相婆弄

    在卫星地图上截出的这段相婆路(弄)已经今非昔比了. 规划中的笕桥古镇图,图右那座桥就是相婆桥之所在,相婆弄由此向东. 相婆桥两边连起一条弄堂,它西起笕桥路(笕桥直街),东至机场路,不过一百来米长,那是 ...

  • 记忆中的太平街小学(下)

    友情提示:本文1253字,阅读约需6分钟 [原创文字不易,感谢关注本公众号] 太平街在增福堂街以南,东西向,东起芙蓉街,西到月河路,其中南下洼街以东称为大太平街,以西称为小太平街.大太平街西头路北有个 ...

  • 家乡美:福安城阳东山顶,岭上开遍映山红

        今天上午:福安城阳东山顶,岭上开遍映山红!

  • 家乡美|枞阳第一桥,钱家桥

    网载:"钱家桥,位于钱桥镇麻溪河之上,长28米,跨24米,宽7米(含栏杆),系麻石和青石构筑的3孔2垛石拱桥,为明朝弘治年间一钱姓官员出资修建,距今500余年,仍在承载交通,堪称枞阳第一桥- ...

  • 义津往事(8) | 枞阳方言广播:难忘1954年的那场大雪

    义津往事(1) | 枞阳方言广播:义津街的老茶馆 义津往事(2) | 枞阳方言广播:小镇故事 义津往事(3) | 枞阳方言广播:老伴吴裁缝  义津往事(4) | 枞阳方言广播:义津的黄梅戏 义津往事( ...

  • 义津往事(7) | 枞阳方言广播:生腐突小炉子

    义津往事(1) | 枞阳方言广播:义津街的老茶馆 义津往事(2) | 枞阳方言广播:小镇故事 义津往事(3) | 枞阳方言广播:老伴吴裁缝  义津往事(4) | 枞阳方言广播:义津的黄梅戏 义津往事( ...

  • 义津往事(6) | 枞阳方言广播:故乡的年酒

    义津往事(1) | 枞阳方言广播:义津街的老茶馆 义津往事(2) | 枞阳方言广播:小镇故事 义津往事(3) | 枞阳方言广播:老伴吴裁缝  义津往事(4) | 枞阳方言广播:义津的黄梅戏 义津往事( ...

  • 义津往事(5) | 枞阳方言广播:荒唐少年求职记

    义津往事(1) | 枞阳方言广播:义津街的老茶馆 义津往事(2) | 枞阳方言广播:小镇故事 义津往事(3) | 枞阳方言广播:老伴吴裁缝  义津往事(4) | 枞阳方言广播:义津的黄梅戏 播音:许光 ...

  • 义津往事(4) | 枞阳方言广播:义津的黄梅戏

    义津往事(1) | 枞阳方言广播:义津街的老茶馆 义津往事(2) | 枞阳方言广播:小镇故事 义津往事(3) | 枞阳方言广播:老伴吴裁缝  播音:许光昶|配乐:燕子 义 津 的 黄 梅 戏 作者:许 ...

  • 义津往事(3) | 枞阳方言广播:老伴吴裁缝

    义津往事(1) | 枞阳方言广播:义津街的老茶馆 义津往事(2) | 枞阳方言广播:小镇故事 播音:许光昶|配乐:燕子 老 伴 吴 裁 缝 --为纪念绿宝石婚而作 作者:许芳林 老伴是吴裁缝,一点不假 ...

  • 义津往事(2) | 枞阳方言广播:小镇故事

    义津往事(1) | 枞阳方言广播:义津街的老茶馆 播音:许光昶|配乐:燕子 小  镇  故  事 作者:许芳林 我离开故乡义津,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历史的长河虽然把我和故乡的距离越拉越远,但义津那些曾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