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茶也有“地域黑”?南方潮湿存不出好白茶,北方则要用加湿器?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南北方间的文化差异,大概是最喜闻乐见的。

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就说刚刚才过去的端午节,关于粽子的“咸甜之争”,再次引发了热议。

听北方的茶友说,他们从小吃的粽子,除了红枣,就是豆沙。

再不济,白粽蘸糖,总归全是甜的。

直到身边多了来自南方的朋友,人生第一次听说了鲜肉粽子的存在。

想要统一口味,是件难事。

其实,不管是甜粽还是咸粽,都是属于端午节的一种仪式感。

而南北方时不时地“争论”,不仅成为了生活的调节剂,也更加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

除了饮食习惯外,存白茶的习惯也有不同。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南方潮湿,因此存茶最关键的地方,在于防潮。

相比之下,北方干燥,因此茶叶受潮的风险也就大大降低。

此外,还有人提出:“北方太干燥了,不利于白茶物质转化,有条件的话可以开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

什么?不防潮就算了,还加湿?

这样存茶,不坏才怪!

《2》

北方气候干燥,存茶无需防潮?

当然不是了。

干燥与潮湿,不过是相对而言。

之所以认为北方更干燥,是由于与湿度较大的南方相比,北方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更低。

尤其到了冬天,北方室内有暖气,屋子里格外的干。

彼时,为了保持环境中湿度的平衡,加湿器成为了冬季必备品,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口鼻不适,皮肤干燥等问题。

在加湿器中装上水,接通电源,一股股水雾向整个房间蔓延,顿时觉得清新了很多。

但是,这仅仅是对人而言。

恰恰相反,加湿器对于茶叶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白茶的储存,关键之一在防潮。

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北方,亦是如此。

北方干燥,却不代表空气中完全没有水汽的存在。

水汽,依然是无处不在的。

而加湿器的最主要功能,就在于给空气增加湿度,让环境变得潮湿。

很显然,光是这一点,早已违背了储存白茶的要点。

白茶,喜干而不喜水分。

简朴的两道工艺,萎凋和烘干,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将茶叶做干,达到国标中所规定的要求。

而当制茶师费尽了千辛万苦,将成品白茶含水量控制在8.5%以下时,却被这一台不起眼的加湿器,毁于一旦。

若是碰巧没有密封到位,加湿器中所产生的大量水汽,顺着缝隙进入包装内部。

白茶在不知不觉中,吸水受潮,最后变质发霉。

可见,在北方生活的白茶,也是害怕水汽的。

假如防潮没做到位,不过是茶叶变坏的时间会拉长一些,但依然逃不过变质的结局。

一些理智的茶友,因为存茶需求较大,利用抽湿机保持环境的干燥;

而还有一部分人,反其道而行,以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

难怪,你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又怎么能存出好茶呢?

《3》

环境太干燥不利于白茶的陈化?

这个说法,更是无稽之谈了。

白茶加工制作完成后,就算是正式进入陈化的阶段了。

不过,有一个地方是不变的,那就是“干”。

做茶要干,存茶更要干。

若是想要白茶转化出优秀的品质、醇厚的汤感、丰沛的内质、层次丰富的香气……

一切的一切,都要基于足够干燥。

如果不小心让白茶受潮,水分含量超标,那便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受潮后的茶叶,最开始是轻微跑气。

原本馥郁的茶香,变得寡淡、微弱,甚至需要用力嗅闻,才能感受到。

与此同时,汤感也变得单薄了不少,失去了原本的劲道感和饱满度。

随着受潮程度的加重,就会生出发霉的味道,烟味、杂味、巧克力味、酸味等。

各种不应该出现在优质白茶身上的异味,却因为多余的水汽,相聚一堂。

再接着,发霉,发酵,长毛……

最后的最后,自然是被丢进垃圾桶里。

说到这里,你还认为白茶应该待在潮湿的环境下吗?

事实上,干燥,才是它们最好的避风港。

白茶陈化的前提,是能够先保持自己优越的品质,在此基础下进行良性的物质转化。

若环境潮湿,或防潮没有做到位,茶叶早已提前发酵变质,何来转化这一说?

因此,在加工的时候,白茶大量失去了水分,让自身处于一个干燥的状态。

而在漫长的陈化中,依旧要延续这一优点。

故而,我们日常存茶,要时时刻刻注意远离水源,以及避免能够让白茶受潮的种种因素。

《4》

日常储存白茶,如何防止茶叶受潮?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密封。

大家都知道,当前看来,最适合于白茶储存的方式,是三层包装法。

一层是铝袋,一层是食品级塑料袋,一层是标准五层厚的瓦楞纸箱。

从内到外,层层保护,才能给予白茶最好的呵护。

其实,密封白茶不仅仅是为了防潮,还能够防止跑气,以及窜味。

有了三层的包装后,便能够极大程度隔绝外界的空气、水汽,以及异味。

第二步,离墙离地。

顾名思义,就是远离墙壁和地面。

在专业的仓库中,是要在地面上额外铺一层十公分高度的木板,让茶叶不易被地板上的水汽影响。

而自己在家里存茶,虽然没有这么多讲究,但依然也要注意远离水汽较重的地方。

防止水汽侵袭白茶,防止白茶陈化受到水分的影响,从而变质。

第三步,控制环境湿度。

一般情况下,仓储白茶的环境湿度在45%以下为宜。

生活在南方的茶友,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天气,比如回南天、梅雨季节等。

彼时,空气湿度极高,仿佛能掐出水来。

可想而知,也给白茶的生存空间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变得岌岌可危。

在这样的特殊时候,更要格外注意仓储环境的湿度。

建议茶友们入手一个温湿度计,能够时刻观察环境湿度,若是有较大的存茶需求,担心茶叶变质受潮,也可以购买一台抽湿机,以备不时之需。

第四步,避免频繁开箱。

过于频繁的开箱取茶或是检查,导致茶叶的香气无法聚集,会让茶叶跑气。

原本浓郁的茶香,也会随之减弱,甚至消失。

甚至于外界的水汽,也会趁此机会进入三层包装内,影响茶叶的陈化。

如此一来,密封便失去了意义。

所以,定期的开箱检查,只需要每隔半年打开一次,解开最外层的纸箱密封。

用手摸一摸纸箱内壁,有没有潮湿感,再隔着塑料袋和铝袋,嗅闻茶香有无劣变。

若是没有异样,再原样密封回去即可。

《5》

存茶,是门技术活。

不是把茶叶买回去以后,放到柜子里就可以了。

干燥、密封、避光、阴凉、无异味,看似容易,操作起来却处处是细节。

为了让白茶的风味向理想方向转化,逐渐成为优质老白茶,蕙质兰心,是少不了的。

白茶会自我转化,如果不能破茧重生,便只能不断内耗。

其实,控制湿度并不难。

不乏有一些南方的茶友,凭借着一己之力,存出了一款又一款老白茶。

而也有不少北方的茶友,由于疏忽,而让白茶发生了意外。

可见,存茶这件事,不存在地域差异。

不论南北,防潮都至关重要!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