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病因学(1)
张纪梅 中医思维十 今天
七情作为心理性病因,要比六淫作为物理性病因客观实际得多。七情受事件情境刺激而产生,之后又会导致一系列客观的心身障碍,这是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的。由此可以证明,七情病因具有客观实在的内涵。既然有客观实在的内涵,当然也就可以给出客观实在的研究。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涉及到情绪情感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问题的研究上,现代心理学仅把情绪作了两极分类:消极的和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分类显然粗糙。而中医学将情绪情感体验分为七情,这在情绪情感分类上是相当细腻的。这种情绪情感分类,是基于对生活与临床实践深入观察、全面比较的结果。虽然未揭示出其中的心理学本质,但是在现象层面确实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之间,确有不同,相似的反应形式中确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内容。这方面中医学的认识达到了相当的精确程度。作为病因学,七情是值得大力发掘和研究的心理学课题,历史积累的丰富内容,可以为我们提供极有价值的研究基础。不良的情绪可以致病,这种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这一点,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己经认识到了,并提出了七情致病学说。随着现代心身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情绪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所涉及的方面及其广泛,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所有疾病的发生都和情绪有关。正因为如此,情绪的病因学意义才显得极其重要。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张子和在阐述《内经》的“九气”时,对情绪致病的广泛性做了非常全面的论述:“灵枢论神意魂魄志精所主之病,然无寒暑惊劳四证,余以是推而广之。怒气所至,为呕血,为飧泄,为煎厥,为薄厥,为阳厥,为胸满胁痛,食则气逆而不下,为喘渴烦心,为消瘅,为肥气,为目暴盲,耳暴闭,筋解,发与外为疽痈。喜气所至,为笑不休,为毛发焦,为内病,为阳气不收,甚则为狂。悲气所至,为阴缩,为筋挛,为肌痹,为脉痿,男为数溲血,女为血崩,为酸鼻辛頞(è,鼻梁、鼻根、眉心),为目昏,为少气,不足以息,为泣则臂麻。恐气所至,为破䐃(jùn, 筋肉结聚的地方)脱肉,为骨酸痿厥,为暴下绿水,为面热肤急,为阴痿,为惧而脱颐。惊气所至,为潮涎,为目瞏(qióng,目惊),为口呿(张口的样子),为痴痫,为不省人,为僵仆,久则痛痹。……思气所至,为不眠,为嗜卧,为昏瞀,为中痞,三焦闭塞,为咽嗌不利,为胆瘅呕苦,为筋瘘,为白淫,为得后与气快然如衰,为不嗜食。”(《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以上论述,充分说明了情绪致病的广泛性和中医学对情绪病因学意义的高度重视。中医学对七情致病作用的认识,主要来源于个人生活和临床实践中直接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对现象的把握,在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志与疾病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虽然七情致病的科学机制并没有真正揭示出来,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七情学说的价值。因此,借助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七情学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是中医学和心理学共同面临的课题。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和全面。不仅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因素可以导致疾病,社会因素致病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社会因素作为一类非物质性的病因,它的致病作用远比物质性原因复杂得多。社会因素本身与疾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它之所以成为致病因素,无一例外地首先引起了情绪的变化,如果离开了情绪的中介作用,社会因素则失去了它的病因学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情绪本身并不是真正的致病因素。情绪只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形式,但是,由于情绪的变化与疾病之间有着显而易见的直接联系,因此,在研究心理社会因素致病的问题上,情绪的变化备受关注。不良的情绪可以导致或加重疾病甚至威胁生命,这在生活实践和科学研究中都己经得到了证实。我们首先来看一个事例:1991年1月18日,伊拉克用飞毛腿导弹向以色列发动了首轮袭击,当天,以色列的死亡率猛增58%,共死亡147人,比按以前基数预计的正常死亡数字多54人,这其中没有一个人是因为身体受伤而死亡的,而是死于与轰炸有关的恐惧、焦虑和紧张情绪所引发的心血管疾病。这是海湾战争结束后,以色列科学家分析官方的死亡统计数字所得出的结论。无论是在我们的个人经验中,还是在临床实践中,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冠心病的病人在看了紧张的足球比赛后突发心肌梗死,高血压的病人在发生人际纠纷时病情加重,等等。摆在我们面前的诸多事实,让我们无法回避情绪与疾病的关系问题。那么,情绪导致疾病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致病性情绪又是如何产生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使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出情绪在疾病过程中究竟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只有认清了这个问题,我们才有可能采取恰当的心理干预方法,实现维护人类心身健康的目标。因此,对情绪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意义重大。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瞬息万变,我们随时随地都可能体验到情绪的起伏变化。情绪作为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在人类的心理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情绪问题的复杂性和情绪生活的主观性的特征,使得人类对情绪问题的认识,远远落后于对其它心理现象如认知过程的了解,对于情绪及其与情绪有关的诸多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科学心理学对情绪活动的认识始于对正常情绪活动的研究,随着对人类情绪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关注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心理学界关于情绪与疾病关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应激领域。心理社会因素之所以成为致病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引起了人的情绪反应,如果情绪反应过于强烈,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则会进一步引发心理的或躯体的疾病。生活事件是最早被注意到的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之一,也叫心理应激源,是指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变化。由于生活事件对个体的意义不同,因此,可以分为正性生活事件和负性生活事件。正性生活事件是指对个人有积极意义的事件,可以引发愉快的情绪,负性生活事件是指有消极作用的令人不愉快的事件。研究证明,负性生活事件与疾病的相关性明显高于正性生活事件。但对于生活事件的性质的评定则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问题。为什么相同的事件不同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这里就涉及到个人的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的问题。任何情绪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从这种意义上说,生活事件作为心理刺激源,是引发情绪的直接原因,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事件发生后,是否引起情绪,可以引起什么性质的情绪,则是主体认知加工的结果。只有那些被评价为与'个体有关系的事件,才会成为激发情绪的因素,如果个体认为对自身有利,则产生积极的情绪,如果被评价为不利的因素,则会引发消极的情绪。不同的人由于经验背景不同,人格特点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以及文化的影响等等,对相同的事件可能会作出不同的评价,不同的评价又导致不同的情绪发生。因此,从情绪产生的心理机制来看,认知评价在刺激事件和情绪之间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中介作用。情绪是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动,通过人对外界刺激的认知评价而产生。如果不良的情绪及时得到发泄和疏导,则不容易对健康构成威胁,但是,如果不良情绪过于强烈或持续时间过久,则会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情绪活动中,总会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是情绪区别于其它心理过程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情绪引起心身疾病的重要原因。不同的情绪、状态可以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发生不同的变化,例如,人在发怒或处于应激状态时,常表现出交感神经活动亢进的现象,出现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胃肠道运动抑制,汗腺分泌增多、血糖升高、呼吸加深加快等,因而出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以及不思饮食、消化不良等现象;某些情绪发生时,也可出现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的现象,如心情愉快时,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道运动加强,因而“气和志达,荣卫通利”;焦虑不安时会出现排尿、排便次数增加甚至二便失禁。心身医学研究已经证实,心理社会因素所引起的生理变化是多方面的,其总的致病机制是通过情绪的中介作用,引起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活动变化,进而影响到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如果这种影响持续的时间较长,则可能导致机体器官出现功能性甚至器质性的改变而引发各种疾病。情绪和躯体症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一点从现象上就可以把握,心身医学的诞生正是源于人们对心身问题的关注。在心身医学领域,人们一直致力于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情绪过程中的生理反应的特异性问题。如果我们承认情绪和疾病之间存在着联系,那么它们之间是否是一种因果关系呢?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那么,对这个问题,中医学又是如何解释的呢?
- 本文摘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七情学说的历史与心理学研究,导师:常存库,2006年。编辑/大熊
-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