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灵魂的盗火者

做灵魂的盗火者

从曙光微绽到晓月初寒,自教室回办公室,途径一间一间灯火通明的屋子,一天的工作暂时消歇。旧茶续水,烧饼微凉,打开电脑,以写作的方式略作休整。接下来,备课、盯班、批卷、阅读、学生谈话,至晚上10点20,一天的任务告一段落,疲倦又另有味道。

前几天从网上给孩子们买了70对耳塞,今天从上午开始,花了三节课时间用软笔亲手写了70张纸条,分别是各异的70个励志成语,略显丑怪的字体之后,盖上了自己的名章,纸条一个一个折好,放进耳塞盒里。晚自习的时候,亲自发给了孩子们。

戴耳塞的目的是更加精力专注的上晚自习,不强制必须戴,更多是一种警戒和提醒,就像一张张纸条一样。比纸张和文字更有力量的是真心的付出和爱,教育需要制度也需要唤醒,我们是老师更是师者,孩子们是学生也是灵魂。

在我离开教室的时候,很多孩子已经自己悄悄戴上耳塞,专注的埋首于书山题海,一些孩子对我报以感谢的真挚微笑。我想,这件从一张张的裁纸开始,历经半天完成的苦差事,功夫没有白费。

从入职教育行业到现在,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抑或说游离于标准概念之外的,能够真正介入现场的,对现实有所参照的教育。以制度为核心和先导的可视化的知行规范养成?宽严并济的教师知识与人格的双重陶冶?还是荒野田园稀树麦稻自然而然的茁壮成长。

开始,我在试图回答自己并找到答案。现在我逐步认识到,对于这个问题,原本就没有答案。教育涵盖以上三种又超越以上三种,如果我们探讨如何办好一所高升学率的学校?如何带好一个上线人数多的班?如何教出一门分数不错的课?我想有探讨的价值和方法论的总结。如果我们要探讨如何教好一个人?妄图总结出具体的方法论,只能是痴人说梦。

教育没有方法,只有现场,只有介入,也只能介入。只有介入现场的切实和体验,没有可以照搬和复制的模式,像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风的力量无法名状,灵魂的力量无法名状,教育的力量同样无法名状。

这不是教育虚无主义,而是站在教育的本真上去探讨教育,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其实转过身来,我们也应该思考,那些我们自认为和教育有关的模式理论,有多少又都是教育之外的,钱理群说:所有教育问题的答案都在教育之外。

知识水平、德育成果、灵魂塑造的可视化(量化)背后,教育正在同教育本身背道而驰。当然,一些现状受制于选拔评比制度的现实性,但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警醒,比装聋作哑更可怕的是在沉默中渐渐遗忘,“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背后,我们在阉割时代。

警醒是每一个师者应该自觉遵循的力量。在这座圣洁的教育星球上,有人起高楼,有人宴宾客,胜友如云,高朋满座之外,我希望有人的双脚依然站立在教育最本真的土地上。

要警醒,要深思,要相信未来,要在众人都要将此火熄灭时,独将此火高高举起,因为,它必将开花落英于我们神圣的祖国。

在柏林墙倒塌前,没有人想到他会倒塌,在柏林墙倒塌后,也没有人想到他居然存在了那么多年。人的生命和眼界很短很窄,但教育的背后是永恒。

最后想跟各位同仁分享两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海边退潮,无数的小鱼陷落在沙滩上,一个小男孩一条一条的把它们放回海里,人们嘲笑他:这么多的鱼你才能扔回多少?小男孩儿回答:对于我捡起的鱼而言,这便是全部。

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受铁链之苦,鹰噬之痛,永世不得解脱,但他最终获得了自由。

理想  情怀  温度

一个教育者的心路点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