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趣凝香
|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
|承办单位|
启功书院坚净美术馆
|媒体支持|
中国美术报 今日头条
腾讯新闻 点滴艺术
艺术市场杂志 艺术向导
荣宝斋在线 雅昌艺术网
新浪收藏
|策展人|
郭 坤 王志英
◎序 言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席卷全球,在这非常时期,医务工作者战斗在一线与病魔展开激烈的较量,我国的文化工作者也没有停下艺术创作的激情,传承着中国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心理健康、和谐环境的重要途径。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高品味校园文化氛围,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在此特殊时期,为了使艺术文化传播不受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特此推出《文化自信——艺术名家绘中华·云上展览》,通过线上云看展形式推出知名艺术家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体现新时代气象的精品力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将优秀艺术作品和书画知识引入校园,为广大师生及艺术爱好者提供更多领略艺术名家风采的机会,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作为百年名校设立的专业书画艺术机构,启功书院一贯把“文化意识、学术品味、艺术境界、责任担当”作为开展艺术活动和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面向未来,书院将充分发挥文化品牌优势,积极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师大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赵永夫
生于甘肃临洮,现居天津。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在校期间师从何家英、霍春阳、杨沛漳、贾广健等教授研习人物及花鸟画,尤以工笔人物画见长,其后又受冯霖章先生的教导。现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画家。
赵永夫作品/团结一心,共抗疫情
赵永夫作品/中华好儿女
赵永夫作品/万众一心,攻克难关
赵永夫作品/共同抗疫
赵永夫作品/最可爱的人
赵永夫作品/工笔人物
赵永夫作品/工笔人物
赵永夫作品/工笔人物
赵永夫作品/工笔人物
赵永夫作品/工笔人物
赵永夫作品/工笔人物
赵永夫作品/工笔人物
赵永夫作品/洮河儿女
赵永夫作品/工笔人物
赵永夫作品/工笔人物
赵永夫作品/工笔人物
赵永夫作品/工笔人物
赵永夫作品/金陵十二钗
赵永夫作品/工笔人物
赵永夫作品/工笔人物
赵永夫作品/工笔人物
赵永夫作品/工笔人物
赵永夫作品/工笔人物
赵永夫作品/工笔人物
赵永夫作品/工笔人物
赵永夫作品/工笔人物
赵永夫作品/春姿傲雪
赵永夫作品/烟霏云敛图
赵永夫作品/清韵
赵永夫作品/银花玉雪香
赵永夫作品/安居图
赵永夫作品/凝香
赵永夫作品/待冠图
赵永夫作品/萱瑞图
赵永夫作品/仙侣
赵永夫作品/累累小辅中
赵永夫作品/灵禽
赵永夫作品/花鸟
赵永夫作品/风摇青玉枝
赵永夫作品/春江水暖鸭先知
赵永夫作品/喜上眉梢
赵永夫作品/花鸟
赵永夫作品/仙寿无疆
赵永夫作品/清荷
赵永夫作品/牡丹
赵永夫作品/仙侣
赵永夫作品/双栖
赵永夫作品/春意
赵永夫作品/萱草小鸟
赵永夫作品/水仙鸳鸯
赵永夫作品/相依
荷侧泻清露 萍开见游鱼
——为永夫画作序
◎李学春 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
尝闻陈师曾有言:“吾国美术自古以来最为发达,书画、雕塑、建筑皆能表国民性之特长……唯书与画,授受渊源,自古迄今,统纪分明,蔚为大观。”读中国绘画史,如绵延之山脉、浩瀚之江河,起伏跌宕,亘古神奇,或质朴简率之帛画,或古拙雄健之画像砖石,或富丽沉厚之敦煌壁画,或风流蕴籍之人文画,或重彩,或水墨,或工谨,或写意,风格万千,流派纷呈,然无不流露中华民族之思想、情感、观念、意趣,无不彰显中华民族强烈而独特之审美意识。
夫工笔画者,中国绘画之重要品类也。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中国工笔画之概念经历岁月之嬗变,始称“细画”,工笔画上溯至元以前为国画之主流矣。虽工笔画之概念在有清一代臻熟,然可见于长沙马王堆出土之帛画,渊源一脉十分清晰。唐张彦远云:“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逮唐宋乃工笔画之高峰,名家辈出,经典铸就,石窟壁画是为见证,遗响润泽引领当今。元代文人画兴起,“意足不求颜色似”,意笔画奇峰耸出,承宋代水墨画之衣钵,是为国画之主流,工笔画渐入低潮。至明工笔画称“工画”,唐寅经典名言“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圣。”清以降,工笔画概念既定,包容之性、多元之性、开放之性为时代所接纳。由“细”至“工”进而“工笔画”,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实乃历代学人及朝代艺术追求之趣味也。新中国成立,尤其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伴“八五思潮”之涌起,乘艺术教育之蓬勃,工笔画欣逢新时代之盛世辉煌。仰唐宋之巅峰,借西画剖析、色彩学说之梯杖,承中华文化之传统,存中华文化之特质,振中华文化之精神,再现豪迈之气象。中国工笔画业已构建新样式、新方法、新语境、新观念也。纵观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造型能力之严谨,传统线描功底之扎实,色彩之和谐,刻画之细致入微,人物形象之鲜活生动,生活场景之真切感人,实属国家之荣光,绘画之珠冠矣。永夫正逢其时,问学津门,师承家英、沛漳、春阳、广健诸先生,涵泳优秀传统文化,师心师法师造化,定有作为矣!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乃艺术之根与魂。创作出无愧于时代之经典作品,必须读懂中国人,读透中华美学精神,汲取精华,去其糟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西方之色彩、解剖、构成、透视、材料等皆可为工笔画所用。“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入者融之”,此徐悲鸿先生谈古今中西之高论也。今人冯远先生以为,东西方文化艺术互补互渗交汇须有“度”,若过“度”则可能丧失了吾等赖以存身与引以为光荣之基石,假若达不到“度”,则现代传统难以建立。一言以蔽之,惟认清中国绘画之特征,建立吾国人之标准体系才是正确做法,话语权不应为西方所谓之标准,也不是主动地放弃中国绘画特色而与西方艺术接轨。中国绘画之基因只能靠中国人自信地传承下去才能得以发展。现代工笔绘画以继承传统工笔绘画为基础,借鉴西方绘画人物造型、光影、色彩和空间处理,创造全新之画种,或古代仕女,或现代人物,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绘画艺术已开拓出一片天地。
赵君永夫幸运矣,所处之时代,恰逢中国绘画艺术走出阴霾,走向大发展、与国际接轨之时代,绘画技法、绘画意识及绘画理念焕然一新,与时俱进;永夫所接受者,为此全新绘画理念。品读永夫之画作,清新典雅、唯美纯净。既继承传统韵味又融入现代气息,且将西画之观念、技法融入创作中。永夫大胆实践,颇有成果,引人关注。
诚如《中庸》所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工笔画与写意画之关系亦如是,工笔与写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互为借鉴,互动互补,相融共生,共同发展。工笔画之基本形式、精神内涵、文化特质独步当代,其生命力之所以如此强大,不仅来自不同朝代美术家审美创造,更基于自身艺术属性。一者源于中国画之材料、手段、方法决定其不可能同西画般描绘出非常惟妙惟肖之视觉逼真效果;二者源于中国绘画强大文化观念之支撑,儒、道文化和中国哲学使得中国画中诸多艺术之观念几近技术本质,画不以追求淋漓尽致之客观真实,且去写意、写情、写心。苏东坡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描绘之对象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实未有偏离艺术表达之本质。工笔画非为逼真,是为画艺术之真,是故工笔画较之写意画,殊途而同归,用“工”之态度,做“意”之表达,此乃中国文化观念之高度凝结与精致诠释矣。写意水墨画为中国绘画文化品味建构之高标,从理论到实践上提升中国绘画之文化内涵至新境界,写意水墨画彰显之中国文化和哲学精神最为深刻矣。反之,写意水墨画影响工笔画,如写意画之意象表达虽走在前面,但并未削弱工笔画,反而拓展工笔画领域,为工笔画发展提供可能性。是故跨界则有新空间,有创新之新地带。画不在似,亦不在不似,亦不在似与不似之间,在乎神与韵也。得人情于物理者,似与不似皆好耶。
明人杜琼云:“绘画之事,胸中造化吐露于笔端,恍惚变幻,象其物宜,足以启人之高志,发人之浩气。”借笔墨书写心灵,乃画家精神世界之剖白、才情之彰显、学识之记录,兼负“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之"特健药"效功者也。
中国画之笔墨非仅技法矣,览历代大师之笔墨,皆可领略体悟其之才华、性情和修养,“清心地”、“善读书”、“却早誉”、“亲风雅”。技法乃手段而已,旨在展现人之精神境界,画家之人生感悟。吴昌硕之线如金刚杵,金石气十足;八大山人之线尽显苦涩与孤寂;任伯年之线飘逸潇洒……故学者当识古人用笔之妙,笔笔从手腕脱出,即是笔笔从心坎流出矣。
永夫善工兼写,相辅相成,相融相合,渐入佳境。已有数种画册问世,亦在多地举办画展,今又有新作出版,嘱余作文以序之,甚喜共勉。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