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初启接外宾:误会无处不在

国门初启接外宾:误会无处不在

博雅亭5 今天

导读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其它西方国家也纷纷与中国建交。中国大门打开后,来华参观游览的西方客人逐渐增多。由于长期隔绝,不少人对中国带着几分疑虑。本文作者杨冠群当时被国家旅游局从外交学院借调过来,负责外国游客的接待工作。对国门初开的岁月记忆犹新。

01

西方游客最感兴趣的是“家访”

那时,一个美国旅行团刚下飞机,被安顿在北京饭店。吃过晚饭,团领队宣布各自回房休息。众人离去后,一对中年夫妇悄悄找到我(本文作者杨冠群),带着试探的口吻问道:“在美国,我们俩每天早上都有跑步的习惯。刚才大轿车路过天安门广场,它离饭店不远,想明天开始到广场跑跑步,不知可否?”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还需来“请示”?但细加琢磨,情有可原,因为他们来中国之前受到了“到了中国行动不能自由”的提示。
北京尚且如此,到了地方上,客人的顾虑就更多了。好在凡是集体活动都有接待人员陪伴,他们尽可放心。自由活动时间,个别人想到街上走走,了解点风土人情,采购点手工艺品,却往往放心不下,不敢单独行动。他们印象是:中国对外国人控制严格,与中国人打交道时,如出现误会或意外,语言又不通,会有被“拘留”的风险。
某次,接待一批加拿大客人,我们从机场直接进入上海市区。隆冬季节,大轿车内没有空调,哈出的气在车窗玻璃上凝成一层薄雾。客人们用手轻轻一擦,才看得见车外的景象。车走在南京路上,只见路人如潮。我发现许多客人不知怎么了,交头接耳,面带惧色。我赶紧问出了什么事。
客人先是吞吞吐吐,后来一个大胆的先生贴着我的耳朵问道:“上海发生瘟疫了吗?”我大惊失色,问他为何有此印象。他说,不然的话,路人何必都载口罩?于是,我放大了嗓门解释道:“中国入冬天有个习惯,出门戴个口罩,一是保暖,二是防御感冒。”客人们这才松了口气,气氛重新活跃起来。原来,来前曾有专家提醒:中国境内疫情多多,去了小心点。后来,一位妇女抱歉地向我解释,在他们国内,只有医务人员工作时才戴口罩,误会了。
曾经马路上的自行车流
海外来客们最想了解的问题之一,是中国人是否拥有私人财产。实行“人民公社”后,国外盛传大陆取消了一切私人财物。看见满街的自行车,他们不约而同地问:“这些自行车是他们自己的吗?”有时,我只好现身说法,用我自己的例子向他们说明真相。但对于陪同人员的解释,客人们仍是将信将疑。
他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家访”—亲自到百姓家中进行实地考察。我陪客人们做过多次家访。每回他们都兴致勃勃,不厌其烦地提问。只有当他们亲眼看到各家各户摆着使用中的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才相信中国人可以拥有私人财物,甚至房产。

02

工农业“成果”让外国游客印象深刻

许多人来华前都看过介绍中国的书籍,对于中国的古老交明,他们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大陆上的山川景色、名胜古迹,他们也叹为观止。然而,对中国现实生活的了解,他们却恍若隔着几个世纪。为了帮助他们认识中国,接待方往往组织他们参观工厂、农村、学校。
不知是为了赶热闹,还是为了认同中国的现实,许多远方来客抵华后都买了绿军装,胸前别了像章,甚至手里拿着“小红书”。以工厂而论,当时参观的是运转中的纺织厂和车床厂。车间里,到处贴满标语和口号,也有一些评选和考勤活动在进行。我们还参观过上海江南造船厂。

大寨人民公社

到大寨参观时,客人们见到满山遍野、错落有致、松软的“海绵”梯田都惊讶不已。成排的窑洞式民房也蔚为壮观,但我们未能入内参观。从门洞朝里看,室内漆黑一片。居民区里,唯一见到的活动是:坐在门外的几名老妇,正忙着编织草绳。
客人们对中国的农村医疗(赤脚医生)、妇女解放、水利工程都有较深印象。我们在西安访问了一个人民公社。进村的路旁,树荫下立了一缺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字。黑板前有几排小凳,坐着身穿短衣短裤或粉红裙子的男女孩童,他们每人脸蛋上都涂了浓浓的胭脂,看上去好像是泥人娃。特别是女孩,每人头上两个大红蝴蝶结遮去了半边头发。他们的穿着和打扮,实在同幼儿园外光背赤脚、满街乱跑的村童相去太远了。

赤脚医生

客人们走近时,一名女老师便教起“识字”来,一遍一遍地重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孩子们东张西望地看着洋人,嘴里像唱山歌似的跟着念。奇怪的是,一个多小时后参观完毕,客人们离去再路过时,孩子们还在那里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种安排只能一时糊弄走马看花、不甚了了的外国人。

03

常见的中国式“围观”

经过多年的隔绝之后,中国的广大群众对于突然出现昀“洋鬼子”也有个适应过程。“围观”是最常见的现象。外国游客走在街上,总是被路过的行人团团围住,而且随游客的进退而移动。有时在公安人员劝导下,人群散去。过不了多时,又被新的人群包围。有的路人虽不围观,也排列成行,驻足观看。许多客人感到很不自在,反映说:“我们成了动物园里的动物了。”
城市尚且如此,农村群众的好奇心和“敬而远之”的心理就更为突出。有一次,我们前去长沙郊外的一个村子参观。走近村子时,远远就望见街上的孩童四处奔跑,贴近时只见沿街农户纷纷伸出半个身子,朝我们的方向窥视。我因我们一行竟能引起这么多村民的兴趣而感到高兴。
谁知走进村子,一路只听得此起彼落、沉重而急促的关门声。再细看,家家门户紧闭,街上杳无一人。我突然想起抗日电影里“鬼子进村”的镜头,不禁自嘲:如果这些客人是“鬼子”的话,我可不就是“汉奸翻译官”了!

改革开放初期围观外国人

群众围观的原因,除洋人的肤色、头发、长相与中国人不同外,他们的衣服式样、花色、面料也是诱人之处。至于他们中间个别人穿的奇装异服更是“引入入胜”了。美国团里,一名青年男子身着一条牛仔裤,裤脚是毛边的,没有缝制,这就够新鲜的。尤有甚者,双腿膝盖上还留了两个大窟窿。这位青年人恰好坐在一个塌下的沙发上,窟窿被膝盖顶着,露出了白嫩的肌肤,愈为招眼。
在座的中国人莫不把视线投向青年人的膝盖,许多人在想:人说美国人有钱,这个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花了多少路费,还买不起一条像样的裤子?
那位美国先生见他的“破裤”为众目所视,也不好意思起来,几次把腿缩回,但他的坐姿仍无法掩盖裤上的大洞。最后无计可施,只好用两手把膝盖捂起来。第二天起,就见不到那条牛仔裤了。

04

给外国游客开“记者招待会”

记得有一次,我从上海陪一个英国的医生团去西安。漫长的火车旅程上正是聊天的好机会,六七个团员挤在一节车厢里,七嘴八舌向我提出各种怪问题,好像中国是个人迹罕至的世界。
我转了几个车厢,但许多团员仍未能参加谈话,有的人也话犹未尽。到了西安,住进旅馆,离晚饭还有一个多小时,我借了个大会客室,开起“记者招待会”来。会上,我请他们放开来问,不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只要我能回答的,概不回避。
此举效果奇佳。过后,团长(一名伦敦的外科医生)半开玩笑地对我说:“你可以去英国当大使。”我只有暗自苦笑。其时,我早已离开外交第一线。那时,我是从外交学院被国家旅游局借调出来帮忙工作的,用的是我的英语。

外国旅游团参观西安兵马俑

通过旅游参观,在一定程度上,外国游客消除了来华之前对中国的误解。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百姓对外国人比较冷漠,但不排外;市面上供应不充裕,但社会治安良好;国家科技不发达,但人民勤劳智慧。
离去前,他们普遍表示:过得很快乐,受到很好的接待,很有收获。事实上也是,我接待过的团队从未发生过意外,或与中方发生过别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