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印象”时光隧道正式开放
东山口,是广州历史文化和商贸地标之一。2019年12月26日,连接东山口地铁和多个路口的千米市政人行地下通道,被改造成“东山印象”时光隧道并正式开放。
据悉,这是在东山新河浦文化体验街区品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和越秀区商务局的指导下,由东山居民、新河浦原创建筑设计团队以及历史学者、高校学生共同经过三个多月的深调研走访、设计、绘制打造而成的。复原25栋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东山洋房,用55个灯箱“点亮”建筑的内部,灯光+平面展览,插画绘制+老照片……一切设计都有据可查、有史可依,巧妙运用了建筑空间设计,走心地再现了百年东山的生活场景和故事,将百年东山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
在人流往来的隧道行走,同时可以观赏到东山的一道道文化风景线,无论是匆匆过客,还是喜欢在这里休憩的居民,都会寻回岁月的记忆,品味街区的历史,感受到城市的人文关怀。主创设计师方斐认为,通过这次公共空间“微改造”,以物理空间的更新拉近人与社区的距离,实现人居环境和谐发展,这是越秀区在“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中的一次创新。
揭开“东山印象”时光隧道策展背后的故事——东山居民和团体共建社区市政空间
越秀区在“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中,推动“东山印象”品牌建设。东山新河浦汇聚了红色文化、华侨文化等多元文化,是广州近现代的缩影。越秀区着力于创新社区“微改造”的方式,用文化艺术激活市政空间;创新“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模式,凝聚社区人积极参与,共同营建艺术生活社区。
越秀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东山印象”品牌建设工作中,发现街区缺少展现街区风貌历史整体呈现的载体,因而以东山口人行隧道这个公共空间为突破,让原本围蔽昏暗的人行隧道升级为更宽敞、更贴近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间。通过“东山印象”品牌建设工作,以共建共享为核心的创新型政府治理机制,搭建平台让社区居民、企业、高校积极参与街区的保护、建设和治理,推进街区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新河浦历史文化和艺术核心区,并以新业态激活街区文化资源,培育保护已进驻的文化艺术企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同时挖掘街区文化,促进街区商旅文居融合,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越秀区商务局商务促进科科长李静表示:“在短短3个月完成近千米展览设计创作,有赖于东山老居民、企业、高校参与,热心的居民东山四友提供大量历史资料和照片资料,原创设计团队哲迳建筑师事务所、灯塔文化积极走访东山老街坊、翻查大量史料、论文研究和记录,结合大量艺术创作,反复调试呈现方式,尽力呈现东山新河浦的街区原貌、文化内涵,同时,也与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专业实习基地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学生组成工作营,开展多次实地调研、文化挖掘,进行研究、采访、数据及意见采集,加之社会各方力量的热心参与,让街区建设更加有东山的特色、有街区温度,营建了更有归属感和幸福感的‘东山印象’艺术生活社区。”
“东山印象”时光隧道抢先看——流动的百年东山历史博物馆
“东山印象”时光隧道设计团队负责人、哲迳建筑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方斐介绍了隧道的各个亮点:
1.创新多样展示手法,是广州首个以灯光与平面相结合的立体公共空间展览。“东山印象”时光隧道是目前广州公共隧道空间中文化展示面积最大的项目,巧妙对近千米的隧道墙面进行“微改造”,创新性地将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艺术视觉设计相结合。在设计上,复原25栋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东山洋房,用55个灯箱“点亮”建筑的内部,复原了不变的历史建筑;而在其内部,则是现代时尚艺术场景,展现了街区红砖洋房里蓬勃生长的艺术空间,凸显了新与老的东山文化的碰撞,将百年东山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
2.基础导视系统升级:东山口人行隧道跨越中山路城市主干道,南北连接农林下路和署前路,地下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有些出入口与地铁共用,不仅外来的游客在这里找不到路,连附近的居民稍不留神也会在这里迷路,形成有名的地下“迷宫”。这次隧道展的原创设计团队针对不同使用者进行了相关调研和空间分析,为这个隧道量身打造了系统性的导视系统,用分级的指示标识牌设置,使用色彩、距离尺度、灯光等视觉设计技巧加以区分。
3.实景打卡点:老东山最早的邮局是哪一个?署前路邮政局成立于1953年,到现在已经有66年的历史了,是居民心中的老牌邮局。这次展览专门设置了中国邮政提供的复刻版老邮筒,还原投递信件的场景,有兴趣的市民还可以体验“时光漫邮”的乐趣,寄一张明信片给未来的自己。
百年东山老故事全新呈现
百年不变的东山洋楼,变的是生活内容和使用者,维系着的是领先、自觉、担当的文化精神。“东山印象”时光隧道以艺术反映生活,用“新河浦历史街区、广九时光列车、‘东山印象’历史老照片展厅和多元文化展厅”四大主题区,呈现了百年东山的生活场景,人们行走其中,犹如穿梭在东山百年的时光隧道上。
主题一:新河浦历史街区——艺术插画呈现上世纪的老东山
“无风花自落,蝉鸣街更幽”的新河浦,上世纪是什么样的呢?本次主题展览,还原了上世纪新河浦街区一天的早晨、日落、入夜的时光之美,百年名校、红色文化、名人、华侨故居以及农林路得名的农林试验田等有意义的场景,让新老东山人回味无穷。
有位年轻人指着展览中的培正中学说,“这里就是我的记忆,六年间每天沿着新河浦或者均益路骑车回培正,每天迎着从广州塔升起的太阳上学,晚上又在新河浦幽暗的灯光下回家。新河浦、恤孤院路、烟墩路、龟岗、庙前直街、培正路……陪伴了我最快乐的中学时光,陪伴我度过了中考高考。”80多岁的铁路退休干部黄叔动情地说:“很感谢你们的展览,这幅还原的当年工人文化宫的《秘密图纸》电影海报,是我们一代人的记忆。”
主题二:广九时光列车——车“游”老东山
俗语说“路通财则通”,东山的繁华更多是由这趟广九列车开始的。广九列车1911年正式通车,是首趟连接九龙和广州的火车,也成为了当时华侨和外界联系的重要交通工具。“东山印象”时光隧道现借由两趟动态的时光列车,带市民回到老东山,回溯过往。据了解,这部分展览以当年连接省港两地的广九铁路上早期的蒸汽列车为原型,利用隧道本身延伸视觉的特点,描绘了两列相向驶来的列车;而列车上的42个发光车窗中,还刻画了当年华侨回乡、创业救国、发展民生中出现的各种故事。
参与到这次隧道项目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化创意研究中心的同学介绍道,他们和建筑设计师组成了工作营,在隧道里采访居民、做数据分析,发现广九铁路是非常珍贵和重要的一段东山记忆。隧道的位置,正是昔日“东山口”铁路闸口的旧址。“火车鸣笛是很多老东山居民的儿时回忆,但由于铁路拆除,年轻人都对这段历史不了解。因此这次隧道改造也希望能够挖掘流逝的历史,传承东山文化记忆。”
主题三:东山印象历史老照片展廊——具象化的东山历史墙
百年东山,经历历史风云变幻,爱国华侨、粤剧名伶、名人都在这片乐土上留下了足迹。数十米的展廊,集中展出了“百年东山精华录”和“教育文体看东山”两大主题14组内容共72张珍贵老照片,设计团队从老一辈东山人手里收集了大量的街区老照片,通过精选照片并配上文字解说,述说东山里发生的一件件大事,让人更具象地了解东山。
方斐表示,“展览布置的时候,有些长者会把老照片一张张的拍下来,作为收藏。有居民说饭后要在这里一圈一圈地慢慢逛;有居民会感谢这次展览,说有历史感但环境又变好了;很多小孩子会拥抱壁画,窥视房子里的窗户;更多的家庭会在这里交流,上一代会跟下一代说起故事和来由,下一代会聆听和提问。一个市政人行隧道,不单连接了城市空间,还连接了时间、代际、文化。”
主题四:多元文化展厅——文化艺术发布厅
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依托厚重而精致的文化特征,逐渐汇聚了艺术展厅、咖啡、艺术工作室、文创等不同艺术形态的企业,定期举办“东山艺术市集”等文化艺术活动,逐步构筑文化艺术高地。据悉,时光隧道里的多元文化展厅,会将新河浦内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活动进行及时的更新与动态展示。其首期展览内容,便是“广州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工程”项目,该项目刚刚荣获联合国人居署颁发的“2019亚洲都市景观奖”。
“东山印象”是越秀区打造的集城市记忆、特色民宿、创意设计于一体的品牌,区商务局在品牌策划与推广上,通过引导社会力量集聚与互动提升,推动品牌LOGO、歌曲、书籍等文创产品的创作。在整个隧道空间里,存在一个特别的LOGO,这便是区商务局调动街区企业设计的“东山印象”品牌LOGO。该LOGO设计体现的是对中国传统艺术之“意象”的哲学思考,以似有若无的笔画变化,表现中国的艺术意蕴与无常,将简洁均衡的表现形式与西方艺术的完美无缺形成有力的对话,表达出东山一百年来中西合璧的文化精髓。
除了LOGO,这次揭幕式上首次亮相的还有一首描绘东山新河浦魅力的原创歌曲——《东山街角》。它由热爱着东山的东山人冼颂华先生负责词曲创作,用歌词勾画出了东山的景物变迁,写尽了东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