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讲故事 |我家与周营小学结缘

1950年12月祖父响应抗美援朝的号召,支持在山大读书的三伯父参加人民海军

祖父创办周营小学

1939年,祖父华绍彬先生受峄县抗日民主政府之命,担任了家乡周营镇的镇长。1940年12月经上级指示,接受了“伪乡长”的公开身份。1941年,为改变地方教育落后的状况,祖父在周营南街口观音庙设立了初级小学。先后聘请了读过乡村师范的孙景念、傅士坤和地下党员吕雨仓为教师。这年秋天,周营小学正式开学,设一、二两个年级,学生约70名。当时年仅10岁的三伯父读二年级。祖父亲自出任校长,亲手制订、书写了“三字经”形式的校训,提倡尊师重道,教书育人。

1942年,日寇对华实行强化治安,企图实施“中日亲善”的奴化教育,日伪兴办学校。伪区长李允阁委派祖父负责建校。因他在家乡多次开创新教育都未能如愿,所以这次他欣然接受。于是,祖父向县抗日民主政府汇报,得到了支持。随后利用“伪乡长”公开身份,筹集资金,又拆除了三座古庙,广集建筑材料,接着仅用半年时间就在周营南头建起了一座全新的永久性校舍。大门朝南,主体建筑是一溜大瓦房,正中是高大的、厦檐下边竖有两个大圆柱的办公室,左右各有三个大教室,门房两侧一溜南屋为教师住房,后院为学生宿舍,校园中央为篮球场。为解决教学设备和运转经费,祖父夜以继日,四处筹措,置办了全套教学桌凳、教具、器材、风琴和军乐队的一整套乐器。

学校建成后,名义上由伪区长出任校长,为提高学校的传统文化品味,请出清末举人褚子临当名誉副校长,并成立了校董会,由祖父和当地开明人士韩继武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祖父为便于与抗日民主政府和八路军运河支队联系,经请示抗日民主政府同意,把孙筱鲁(孙茂东)请来担任教导主任,掌管学校日常事务和教学组织工作。孙是张场人,曾任运河支队军需主任,当时是峄县抗日民主政府参议员,公开身份是伪多义乡助理员。除有原观音庙初级小学教师之外,又聘任了孙孟才、王子恒、孙毅、褚朗斋等爱国知识分子,扩大加强了师资力量。济南人燕惠娥(女),为躲避日伪迫害来到周营,祖父也把她安排在学校当教师。

1943年秋,周营完小正式开学,设一至五年级,学生来自周营周边一、二十里方圆之内,翌年发展到六个年级,达300多人。这时三伯父读五年级。实际这所学校一建成就为我党和抗日民主政府所控制,并成了党的地下工作秘密联络点。祖父利用合法身份,坚持抗日工作,并配合学校和教师们,在学生中若明若暗地讲述抗日故事,灌输革命道理,开展抗日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为我党和抗日政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在反奴化的斗争中,配合运河支队打击日军,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1953年周营小学教师合影(右一夏文元、右二李运章、后左一葛伯华、前左一汪宝玉)

三伯母和她母亲曾在周营小学任教

1953年,三伯母孙秀娟从周营小学毕业,考入枣庄一中。1961年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山亭区东集小学任教,不久调入周营小学。当时她的母亲葛伯华在这所学校当老师己近10年。据周营镇退休干部、运河支队烈士孙景三之子孙晋余撰文回忆:“在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我们班级在学校后大殿最西边那口教室上课。在教我们的老师中有一位中等个子,头卷发髻,略长脸型,举止庄重,文雅而慈祥的中年女老师。她就是抗战时期鲁南军区副司令、运河支队队长孙伯龙大爷的夫人葛伯华老师。按家族,我应该称呼她伯母。记得1952年春天的一个午后,刚调到周营小学任教不久的葛老师到我家去,在我家的西堂屋同我母亲张振兰(薛城区第三届人大代表)亲切交谈。

可能是学校放学之后,我当时也在家,因我年龄较小(10周岁),也没细听谈了些什么。葛老师同母亲的交谈,不同于一般老师的家访;也不同于同族近门妯娌间的闲聊;而是两位饱受风雨伟大母亲的悲喜交流。……”一件往事,给少年时代的作者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三伯母调来后,在周营小学执教了8年多。那时候三伯父在大连海军学校当教官,一两年才回家十天半月,平常三伯母和母亲及孩子们住在学校的教工宿舍里,四个孩子主要靠姥姥帮忙照料长大的。1970年三伯父转业到青岛,翌年4月三伯母调到青岛继续当老师。三伯母聪慧、善良、勤劳、活泼,喜欢读书、唱歌,且工作出色,因此深受同事、学生和邻里的喜爱。离开周营时,大家依依不舍地为她一家送行。

此后的近20年间,年老的葛老师在薛城随次子继龙伯一家生活,偶尔也到青岛三伯母家小住。1990年8月3日葛老师去世后,周营小学给她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当时的《枣庄日报》也作了简短报道。

对于葛老师,我也有一件至今难以忘怀的往事。记得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有一次葛老师从薛城来周营探望我祖父母,坐在东屋的床沿上亲切交谈,当时不到10岁的我好奇的看着葛老师,记忆中那是一位慈祥睿智的老人。这是我唯一一次见到葛老师,至今我家的影集里仍保存着葛老师当年与同事合影的老照片。后来我曾在祖父的回忆资料中,看到了孙伯龙、邵剑秋、孙景三等人的名字,他们都是我家乡的骄傲,他们的英雄事迹至今仍在我们家乡传颂。

葛伯华老师(右)与同事汪宝玉母亲合影

1953年母亲(后排右一)与同学孙秀娟(后排中)孙晋芳(前排左一)等合影

1952年夏父亲(左)与同学在学校办公室前合影

周营小学军乐队合影,前排右4是作者三伯母,左4是作者母亲

众多家庭成员都是周营小学毕业生

祖父对创办周营小学倾注了大量心血,使学校一开始就沿着正确的教育方向发展,在艰难抗战的形势下,培养了乡里广大青少年一代,其中就有我的两位伯父。

二伯父走出周营小学,考入徐州中学,1944年在徐州参加铁路工作,不久升任徐州北站站长,解放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铁路干部。三伯父是周营完小1945年夏第一届六年级毕业生,今年己88岁高龄的三伯父,是中国海洋大学的离休老教授,谈起小学阶段的往事,依然记忆犹新。他说:“那时各年级课程都依照全日制学校标准设置,统一使用伪省教育厅编审的教科书,但授权老师可作取舍,但不符合抗日救国精神的内容一律不讲。伪区长一再要求高年级学日语,父亲一直以无人教为由不予开设。教师们都有真才实学和不甘心作亡国奴的强烈意识,自觉利用多种形式把爱国主义教育寓于具体的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另外,学校在重视德、智教育的同时,重视体育、美育,除开设体育、音乐、图画等课程外,还组织学生打篮球、叠罗汉,成立军乐队,在全县学生运动会上,军乐队作过演奏。”可以看出,周营小学校风优良,虽处在抗战艰苦环境中,但各项工作仍有条不紊。难怪《枣庄教育志》记载:“1943年,峄县日伪统治区的完全小学有十九处,其中办得较好的有六区周营小学校、七区韩庄小学校等。”

解放后,历终战乱的周营小学迎来了新生。1950年春,停办年余的小学恢复了5个班,学生180名。我父亲、母亲和三伯母又走进了久违的课堂。父亲在学校里受到了夏文元、邵清淑等几位老师的谆谆教诲,勤奋好学,1952年小学毕业后,考入了郑州铁路中学。而母亲和三伯母一直是同班同学,是同龄人(生日仅相差月余),又是好朋友。上学时几乎形影不离,课余时间作为学校军乐队成员,每逢节日和庆典活动,敲锣打鼓,走向街头,其乐融融。1953年毕业后,三伯母考入枣庄一中,母亲考入上郭家农中,好姐妹从此各奔前程。而父母亲和他们的同学,后来都成为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其中,同学张远芬成为国内著名学者;同学孙文铎曾任枣庄市文化局长。

同样,我和我的哥哥、姐姐、两个弟弟都是在周营小学度过了各自的少年阶段,我是1980年周营小学毕业。

周营同学恰少年,启蒙教育知勤勉。光阴无情人生短,年知天命定胜天。明年就是周营小学创办八十周年,八十年风雨历程,她一路走来,与我们一家三代人结缘,是我们人生扬帆起航的起点。在此衷心祝愿我们的母校——周营小学越办越好;愿老校友们宝刀不老;愿我当年的小伙伴们年青长存,心想事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