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二十八)

156.号 hào

字源解说:本字“号”,篆文

(口,吹)

(丂,像竽,乐器)。

造字本义:古人用管、角发出警讯或集结指令

合并字“號”号::篆文

(号角)

(虎)。

造字本义:虎发出号角般威震山谷的咆啸。
在古籍中,动物高声呼叫为“”;呼天抢地为“”;声泪倶下为“”;无声落泪为“”。
:号,痛聲也。从口在丂上。凡号之屬皆从号。胡到切。
释文:号,悲痛的声音。字形采用“口”作边旁,像口在芋管上。所有与号相关的字,都采用“号”作边旁。
:號,呼也。从号从虎。
释文:號,高声呼叫。字形采用“号、虎”会义。
例如:以出令。——《史记 · 屈原贾生列传》
需要了解的内容“号”是下號字的簡化形體。初文作

,以虎之号嘯會呼叫意,像聲氣自虎口而出。秦時所見或追加意符“言”而作

,或又追加意符“口”而作

,比照从“言”作者及漢時所見寫作

,可以窺知

之訛,故

這種形體显然是承戰國時應當存在的

那種形體而來。見於戰國曾侯乙鐘上的號字寫作

,顯然又是

這種形體省去了虎旁形成的一種簡體。因

秦漢時多訛作

,故

到了《說文》就被寫作了

。許云号之構形是从口在丂上,不得其解,又將其字與号分為二字,更誤。其本義為呼叫,“痛聲也”只是它的引申義,許說号之本義亦不確。

157.亏 yú
字源解说:本字“亏”合并字“虧”:亏:篆文

在号角

上加一横,号角吹不出任何声音叫“”(表示完全缺乏中气);号角未能吹响、只发出“嘘嘘”声叫“兮”;号角高亢并紧急叫“乎”(“呼”,部落紧急招集的号角);号角吹得音调悠长、稳定、没有起伏变化叫“平”(号音平直,表示平安无事,没有警情)。

造字本义:气力不足,未将号角吹响。
:篆文、

(虍,声威山谷的老虎)

(隹,鸣声悠扬的鸟雀)

(亏,无力发音)或

(兮,发音有气无力)。

 
造字本义:虎鸟等动物气损力虚时,发音萎靡。
 
:亏,於也。象气之舒亏。从丂,从一。一者,其气平之也。凡亏之屬皆从亏。羽俱切。
释文亏,停息。像气息亏缺的样子。字形由“丂、一”构成。“一”,表示气息平稳。所有与亏相关的字,都采用“亏”作边旁。
例如: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管子 · 白心》
需要了解的内容即“于”字。甲骨文所見写作

,表示介詞之“于”。它是采用把竽的象形文進行局部截除的方式造出來的一個字。竽的象形文作

,進行局部截除,最初保留其中的

部分,讓它去表示介词中的“于”,後來又對

加以简化,减掉其中的

形筆盘,只保留“

”形,让它去表示介詞中的“于”。這種“

”形从商代甲骨文中開始使用,中經兩周過程中,斜豎“丿”逐渐變曲而作

,因而便有了

形写法,秦代小篆承繼而寫作

,漢代小篆亦加承继,寫作

,隸书作

,概無亏的寫法,“亏”當是“

”的錯訛形體。許慎據之解說其構形是从“丂”从“一”,“一”表示口氣的平直,顕然是以訛傳訛不可信從。凡是从于的字,所表之義和氣、語氣等相闌。

158.旨 zhǐ
字源解说: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食匙。,甲骨文

(匕,食匙)

(口,嘴巴),表示取食品尝。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口”

写成“甘”

,突出“品尝”的含义。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隶书

误将篆文字形中的“甘”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用匙子取食放在嘴里品尝。
旨,美也。从甘,匕聲。凡旨之屬皆从旨。

,古文旨。职雉切。  

     
释文:旨,味道甘美。字形采用“甘”作边旁,采用“匕”作声旁。

,这是古文写法的“旨”字。

例如: 既饮酒。——《诗 · 鲁颂 · 泮水》
需要了解的内容:字見甲骨文,寫作

,偶或作

。西周金文作

。由甲骨金文來看,以从口者多。戰國作

,从口从甘互見,學者認為旨本从口,口中所加一點乃後來之衍變。李孝定分析其構形云:“从匕从口,匕亦聲。”“以匕

物,口味之而甘也,是从匕从口會意。”說可從。本部隸一“嘗”字,从旨得義。

159.喜 xǐ
字源解说:“喜”是“嘻”的本字。喜,甲骨文

(壴,鼓,代庆典)

(口,欢笑),表示人们在庆祝活动中欢笑。有的甲骨文

以“彭”

(嘭)代“壴”

,强调庆典中的鼓乐声。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

。当“喜”的“欢笑”本义消失后再加“口”另造“嘻”代替。

造字本义:在庆祝中欢笑。
:喜,樂也。从壴从口。凡喜之屬皆从喜。

,古文喜,从欠,與歡同。虚里切。

释文:喜,快乐。字形采用“壴、口”会义。所有与喜相关的字,都采用“喜”作边旁。“歖”,这是古文的“喜”字,字形采用 “欠”作边旁,造字方法与“欢”相同。
例如:固庆其喜而吊其忧。——《国语 · 鲁语》
需要了解的内容甲骨文作

等形。从壴,“壴”為鼓之初文,喜慶必有鼓,故喜字从壴,加“口”以与“壴”相别。或說“口”乃口舌之口,人聞樂則喜,口笑顏開,故从之以會意。本部隸二字,一為“

”,訓“說(悦)也”,从喜得義。一為“

”,訓“大也”。朱駿聲云:

,“《集韵》作

,从丕,喜聲,與大義方合”。其說甚是。則

不當屬此部。

160.壴 zhù
字源解说:“壴”是“鼓”的本字。壴,甲骨文

(牛)

(豆,豆状物),表示用牛皮绷裹起来的鼓。有的甲骨文

写成

。有的甲骨文

写成

。有的甲骨文

误将“牛”

写成“屮”

。有的甲骨文在

鼓的两侧各加一只手

,表示击鼓。金文

误将甲骨文的“牛”

写成

。篆文

将金文的

写成

。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的

写成“士”

。当“”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攴”(持械击打)另造“鼓”代替。

造字本义:名词,用牛皮蒙成的鼓。
:壴,陳樂,立而上見也。从屮从豆。凡壴之屬皆从壴。中句切。
释文:壴,架设击鼓台,将鼓架立起,上端的装饰物就可以看见。字形由“屮、豆”会义。所有与壴相关的字,都采用“壴”作边旁。
例如:壴,陈乐也。——《玉篇·壴部》(注:“壴”只见于古文,不再在现代汉语中流通,本义由“鼓”代替。)
需要了解的内容:許云“陳樂,立而上見也”謂“壴”的字形是表示陳設鼓樂之意,把鼓樂豎立起來,鼓樂上面的装飾就能看得見,所以字的上部作

形。考甲骨文写作

诸形,上“

”為鼓之飾物,中“

”為鼓面,下“

”為承鼓之架,乃鼓的象形字。甲骨卜辭云“庚寅貞:其壴

”,它辭又作“其鼓”,是貞問可否击鼓進行肜祭。壴在其中正是本字本用。到了後來,鼓這種樂器統一用“鼓”字去表示,只让“壴”去作構形偏旁,許慎因不知這種變化,遂以“陳樂”訓釋其義,又將其作合體會意字分析,均誤。凡是从壴的字,本義和鼓或美善有關。

整理  知秋

本源书苑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工字

    从较早的金文中"工"字可以看出是一把刀具的样子,它的刃部呈弧形,本义是"工具".引申为"做工的人":再引申为"巧妙".&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二)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二) 67. jú 说文原文:叉手也.从 .彐[段注:此亦左右变之].凡 之屬皆从 .居玉切. 需要了解的内容:隸作"臼".許云叉手謂字形表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

    十  言 誩 音 䇂 丵 55. sà ()三十幷也.古文,省.凡之屬皆从. 56.言 yán 字源解说:言,甲骨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舌 的舌尖位置加一短横指事符号 ,表示舌头发出的动作.简体甲骨文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四)

    为复兴华夏文化而读书 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支   畫 隶 臤 臣 79.支  zhī 字源解说: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一种主干轻而有韧性的植物.支,籀文 = ("竹"的上下结构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五)

    86.殳  shū  字源解说:殳,甲骨文 = (圆头长柄的打击器物)+ (又,抓持),表示手持一柄大锤.有的甲骨文 字形中的大锤 佩有缨饰. 造字本义:动词,手持长柄大锤击杀敌人.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六)

    92.攴 pū 字源解说:卜,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权杖.攴,甲骨文 = (卜.权杖) + (又.抓握),表示持杖击打. 造字本义:手持权杖击打.金文 .籀文 略有变形.篆文 将甲骨文的 写成&quo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八)

    104.白 zì 说文解字: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詞言之气,从鼻出,與口相助也.凡白之屬皆从白. 例子:吾将以死白之.--<吕氏春秋 · 士节> 需要了解的内容:為自字異體.自字甲骨文.西周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九)

    110.奞 suī 说文原文:鳥張毛羽自奮也.从大从隹.凡奞之屬皆从奞.讀若睢.息遗切. 需要了解的内容:依本部所隸"奪"."奮"二字金文所見从 . 觀之,許慎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二)

    7.玨 jué 说文原文:二玉相合爲一珏.凡珏之屬皆从珏.(瑴),珏或从㱿què  .古岳切. 释文:(双玉,二玉相合为一珏). (需了解的内容):本部收"班"字,本義和玉相關.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二十)

    115.羴shān 说文原文:羊臭也.从三羊.凡羴之屬皆从羴.羴或从亶.式連切.    需要了解的内容:許云"羊臭"謂"羴"字表示羊的氣味.字見甲骨文,从三羊或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二十一)

    121.bān  说文原文: 箕屬.所以推弃之器也.象形.凡之屬皆从.官溥說.北潘切.   需了解的内容:作為箕屬之華,本部从其得義者,只有 .棄二字.然 .棄二字所从之實即"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