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峰官至副国级,47岁任教育部部长,68岁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主要承担着起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草案 、拟定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以及教育发展的重点 、结构、速度,指导并协调实施工作等责任。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相继成立了文化教育委员会、教育部、设立普通教育 、专门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司,统筹国家教育工作。教育部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承担着十分重要角色,更是祖国现代化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前,教育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已趋于完善,人员分配合理,工作效率极高。这一切,与教育部历任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杨秀峰同志就是其中之一。

杨秀峰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47岁任教育部部长,68岁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官至副国级。那么,他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这还要从他参加革命说起。

杨秀峰于1897年出生于直隶省迁安县杨团堡村一个世代书香门第——四知堂。其曾祖父杨德,是四知堂的创始人;祖父杨静修在本县办教育一生;父亲杨叙伦,是清末举人,曾就读于北京高等实业学堂。

受家庭影响,杨秀峰在5岁时便进入私塾读书 ,较早地接受了启蒙教育。之后,他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读书。期间,他接触到了进步革命思想,并在其影响下,投身到了爱国学生运动当中。

杨秀峰先后参加了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后在我党成员的影响下,他开始阅读先进书籍与马列著作,并于1930年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自己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1934年后,他先后在天津市河北法商学院、北平师范大学、中国大学、东北大学等校中工作。期间,他把课堂当作宣传共产主义的战场,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 ,指出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在他的努力下 ,众多青年学子走上了革命的正确道路,并成为了抗日救国的中坚力量。

全面抗战爆发后,杨秀峰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投笔从戎,他深入太行,发动人民群众,宣传共产主义思想,领导建立抗日武装,还开辟了冀西抗日根据地。

1945年后,边区政府决定组成以杨秀峰为主的北方大学筹备委员会。很快,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聚集到了边区,主动承担起了北方大学的教学任务。

次年,北方大学在河北邢台正式开课。此后,杨秀峰便一直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多次在全国高等工业学校行政会议上,提出了应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有计划、有准备、有步骤第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和制度等一系列的全面改革。

1954年,时年47岁的杨秀峰正式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任职期间,他多次组织召开会议,对学习苏联经验作出部署,并引导大家结合国内实情,正确看待苏联的经验。在不懈的努力下,多项历史遗留问题得以解决,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局面。

1965年,时年68岁的杨秀峰再次扛起大旗,出任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一举跻身副国级。

杨秀峰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 ,奋斗的一生,他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付出了毕生精力。就像邓公谈及他时曾说的:“文官不要钱,武臣不怕死——杨兼而有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