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返祖
江南顾家的“天下第一读书人家”是从康雍乾的“三朝旧臣”顾栋高那代的。三百年后,顾家的代表人物、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又被文化界尊称为“顾老板”,还是“第一”的意思,只不过时代感强了一些。
顾颉刚
令人惊奇的是,顾家的这两位文化精英身上竟有着许多的相似点,充分印证了人类不仅有体貌上的“返祖”,在精神上更延续着一条神秘的轮回路线。
首先,是表达障碍。顾栋高在雍正年间因奏对失策而被罢官归里,他的裔孙顾颉刚教授更以不善言辞著称。所以顾教授每堂课以板书代替讲课,每每要写足两三黑板。而顾栋高老先生则花费五十五年去写作《春秋大事表》,也算是“作大于述”的极端例子了。
再者,两人都嗜书如命。顾颉刚教授家是北大著名的“公共图书馆”,五七万册丛书任由学生们穿花戏蝶,悠游其中。让人叫绝的是当某个学生拿了某一本书提问某个问题时,他总能将此书的大旨随手划出,精准如同李广射的。而他吃饭、如厕,甚至被夫人伺候洗脚时手不废卷,更是广为人知的轶事。相比而言,顾栋高更是爱书如命。
顾颉刚
这位活了八十一岁的老人真正做到了自识字起,“无一日不观书”。中年之后,他效仿僧人“坐蜡闭关”,每到入伏便杜门谢客,脱去冠履,赤身裸体躲在屏风后以一书自娱。家人犯了错,老先生要“扑责作教”。只要有人拿来本《左传》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为《左传》最为顾老先生所长,所以如遇旧爱,每见必读,每读必快。
还有,就是这祖孙两人都勇于“自绳”,也就是给自己挑毛病。这点儿在喜欢文过饰非,是己非人的文化界绝对称得上“异数”。不知是不是读书过多,来不及实地考证。他们二人都曾在学术上走过麦城。
比如顾栋高老先生在《春秋大事表》中将晋人佛肸据守的“中牟”考证为“在今邯郸、邢台之间”,大约是现在沙河、永年一带。但河南郑州旧有牟山,齐桓公救卫后所建的中牟城也是在河南,与黄河以北无涉。后来在更定这本卷帙浩大的巨著时,顾栋高在反复考证后推翻了自己的结论。
《春秋大事表》
而顾颉刚教授著名的“传说越近,时代越远”的疑古之论,甚至以为舜在尧前,大禹无其人的论断,在他晚年以后也遭到了自我否定。顾教授对自己的错误并不避讳,甚至以“晚悔堂”作为自己的斋号示诸于众。
这可以叫做“文化返祖现象”,但更可以称作书香门第的“家风”。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