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林徽因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设...
1952年,林徽因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这时她肺病已经相当严重,肾脏也被切除了一侧。但拖着病体的她,有一天还是没忍住,冲着绘图助手大发雷霆。
林徽因发火说:「你们这样画怎么行?这是康乾线条,绝对不能用!你们去给我去找!到汉唐去找,到霍去病墓上去找!」
她为什么发火?什么叫康乾线条?去找汉唐霍去病又是什么意思呢?
很久之后,有一位叫梁衡的青年,去过一趟霍去病墓,在看到那里的石牛石马等雕刻后,觉到自己找到了答案。他在文章《线条之美》里,深情地写道:
“汉唐线条拙朴、雄浑、苍凉,虽然已经时隔两千年,但感觉一刻一划,每个弧度,每个细部,仍然在传递着那个时代独有的气势与辉煌、开放和不拘一格,让人联想到那时的中国,是怎样的强盛!
而在康熙乾隆时期,统治者奉行的是愚民之策,整个封建时代也已到了强弩之末,线条繁缛,强装奢华,试问这样的线条元素,又怎能表现当时新中国的如日初升呢?”
是的,他读懂了林徽因先生,除了了解到为什么一定要弃康乾线条不用的缘由,他还感受到林先生话语间那份耿耿情怀,沉甸甸的爱国之心,为之激动不已。
高大巍峨的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高37.94米,主要由碑身、须弥座和台座三大部分组成。而林徽因先生负责的,是须弥座部分的花纹图案。
选图案主体时,林徽因先生一开始属意的是被称为“英雄花”的木棉,#广州# 人相当熟悉的市花。但林徽因人比较谨细,专门去咨询了专家,这才知道,原来木棉花虽然寓义和纪念碑非常贴切,但是原产地不在中国,来源是印度印尼一带。
于是林先生果断放弃。她觉得中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中国的脊梁,当然要用中国土生土长的花来作图案才适当。
几经比较,她选用了牡丹、荷花、菊花这三种花。牡丹象征高贵、荷花象征纯洁、菊花象征着坚强。糅合在一起,正能代表完美的中华英雄形象。
方案既定,接下来,林徽因先生对线条绘制更是一丝不苟,个性坦白直率的她,眼里揉不下一点沙子。于是才有了她对助手大发雷霆的一幕。
所以,那火气的背后,是一个从民国一路行来,在美国留学艺术,再和梁思成一起走遍大好河山,画尽美好古建筑的知识女子,用她独有的对美的敏感和对历史的认知,表达着自己对新生共和国的热情,对民族英雄深挚的爱敬,对未来国家将成就汉唐兴盛的向往与憧憬。
这一年,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相继完成。8月1日,纪念碑主体工程开工,在六年之后1958年的4月22日全部完成!可惜,林徽因已经看不到了。
设计完纪念碑的第二年,为了挽救北京城仅剩的完整牌楼街不毁于一旦,林徽因又跑去和人吵架,她指着时任北京副市长的吴晗,声音颤抖地说:“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忆起那一幕,叹息说:“虽然那时她肺病已重,喉音失嗓,然而在她的神情与气氛中,真是句句深情。”
1955年,五十岁的林徽因病逝在北京同仁医院。
在她去世约半个世纪后,果不其然,北京城开始耗费巨资,复建中轴线上的永定门。打造如林先生所说的“假古董”,一语成真。
@竹史铁骊 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妻曾有过一个深情的约定,后死的一个,要为先逝的爱人设计墓碑,所以林徽因的墓,是梁思成先生亲手设计的。
墓文,极其的简单:只有「建筑师林徽因墓」七个字。
不是谁人之妻或谁人之母,而是“建筑师”林徽因。梁思成用这七个字,表现出了对林徽因极大的敬重,他认为世人应该了解的林徽因,首先不是谁的妻子,而是她自己。一位卓有成就的建筑大师。
是建筑师而不是”“建筑家”“建筑大师”,因为林徽因并不喜欢浮夸吹嘘。建筑师,足矣!
墓碑上的花环图案,梁思成选的是妻子为国徽纪念碑设计的几种未被采纳的图案。但那一样是林徽因的心血凝成的结晶,而且是她最喜欢的朴素而纯净的风格。
至于一生挚爱四个字,这个无须镌刻,因为一直流转深藏在两人心中。
梁思成,真的太懂林徽因。
人生一世,有成就也当然会有遗憾,但最重要的是事业与感情。在这个意义上,林徽因生命虽不长,但无论爱情上,还是事业上,她都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