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关城———什么是后街(简版)
往北看去一直到进村口,街道两边全是门店了。
这个街道西边,曾经是这样子的。有篮球架的这是街道东边,大学堂后操场。
这是我小时候出生长大的大杂院。
老宅子只有一间半,太多的童年记忆源于此院
与西后街毗邻的东后街,早年间关城太平寺坐落于此,后来改成了初级小学、大学堂。
朝阳会源于太平寺,寺内的和尚吹奏的乐曲叫音乐会,据说王半仙进京医治好皇上的病体,没有封官要金银,而是将宫中乐谱带到太平寺,朝廷派人教和尚们吹奏。以后,关城太平寺的音乐会才叫朝阳会。因为太平寺的朝阳会被后街张华庭接过来传承,所以,每年正月,都要在后街这个位置搭棚吹奏并游街。这一路段是朝阳会首任会头张华庭家居住处,搭棚出会非常方便,更主要的是西侧就是太平寺。
鼎盛时期的朝阳会以老带新,功底扎实。
我们小时候朝阳会搭棚,里面全都是贴的彩纸,上面毛笔写的谜语、绕口令、动脑筋和生活小常识等。悬挂神像烧香是我90年代以后的事。
把香散开堆成香山,对神表达最忠诚的敬意。
这是里面的画像,大多教育人要从善的。
这个门头也是写的“红心向阳”,字体应该跟西头的那家是一人所书写。
二龙旅店,前文我们专题介绍过。
二龙旅馆对面
这么狭小的院落,曾经热闹非凡!
下面门头写有“惠迪吉”三个字,据说是有人花了5块大洋请潘林皋写的,这是我省著名的河北梆子艺术家张志奎、张淑敏夫妇的旧居。其子张军、张岩和侄子张克海等回老家后,经常来这里找他们玩儿,主要是喜欢看他们练功。
这院里是张志奎、张建奎哥俩居住的地方,以前从这前院走院西那个门洞可以去后院,后院里有两颗大槐树,是张志奎的爷爷张华庭练习武功的地方。张华庭文武双全,既是第一任朝阳会的会头,也有很高的武术造诣。
张志奎家这间青砖西房里,以前挂着很多相镜子,里面有好多张志奎、张淑敏两位艺术家的舞台表演剧照,以及周恩来总理接见他们的照片。
这间南屋我好像没有进去过。
小时候特别喜欢在这前院后院来回穿梭玩捉迷藏。
张克清家里这个老宅院,我们也曾在《关城宅院故事系列》专题介绍过。除了他们自家居住外,还做过学校教室、买票看电视、生产队部会议室,最奇葩的还在这里选举产生二小队的“坏人”,坏人通过选举来确定,有意思。
后街最主要小胡同之一
关城光棍司令部大本营
长达20时间,后街刘卫民的火烧在关城村享有盛誉。村里很多人宁可多走一大段路,也舍近求远来买卫民的火烧。每天卫民忙不过来,只有去了排队还买不上的时候,没有卖不完的时候。之所以这么受欢迎,还真不是因为多么好吃或者皮酥里嫩,一切皆因为他的火烧个儿大分量足。
老毛家院里,是好几fa(差个三四年为一fa)后街孩童们的乐园,跳高、跳毛驴、dei tai、玩杏核桃核、kuai四角等,大多在此。
促生产,时代烙印
这里是臭货子家老宅
胡同里面小院里也是非常热闹的地方,长期有“顶牛”推牌九的。现在,只剩下90岁的许小娣老人一人留守这里。
这个碾苇碡和碾台,整个后街的主要生活指望啊,几代人受过多少累,它们依然存在
记得这个门洞通哪里吗
二尺多宽的胡同没有电力的童年,晚上捉迷藏最爱来的地方。
这颗大树的生命力好强啊。永标家旧宅子。
胡同二尺宽
院子也没一米宽
这才是拐弯抹角吧。证明以前的人们寸土必争,我们世代接受教育也有放界地基寸土不让的传统观念,现在年轻人,嫌这个太狭窄,干脆也不争,也不在这样的地方住。
以前这都是村边
后街最西端,因为地势较凹,下雨积水成河,被叫做“大水湾”
来看看东夏对比
现在的后街,几乎没有了年轻人,老房子大多闲置,只有一些老人仍在留守居住。虽然不常见,每次看到后街的老人总是那么熟悉亲切。
关于后街的故事,以后还会有专题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