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字琐忆(中医唐略)

小学三年级结束那年的暑假,父亲开始让我练习写毛笔字。他用毛边纸,折叠,裁剪,装订成一个大大的本子,然后在上面写好样儿,让我照着写。每天写两页,大概五百多个字,两小时完成。

很多人问我,入门练的是什么体?临的是谁的帖?其实,我们那时候没有字帖,我练得最多的是我父亲的字体。他写的字,就是我的帖,根本不用考虑到底是练颜体呢,还是练柳体。

我没有选择的机会,也就没有这些困惑。

父亲的字在当地是非常有名的,村里谁家有白喜事,他就被请去,写挽联、帮道士写各种法牒、表奏、告示、文书之类。在农村,能用得到毛笔字的,大概只有此事。至于过年写对联,家家都是自己写,或让家里小孩写,哪怕写得再丑,都不在乎。

唯独写给道士、写给鬼神看的那些东西,须得有敬意,要写得好的才行。这不仅是个技术活,还特别考验体力。

我至今佩服他在人家里一写就是一两个通宵,写出来的大字、小字,有的写在白纸上,有的写在毛边纸上,有的写在黄表纸上,有的用黑笔写,有的用朱笔写,有的黑笔和朱笔混杂……挂在屋里,有种庄严而神秘的美,似乎比我大字本上的字样更好看。

没有人说父亲的字不好,除了爷爷。往往,我在写着字,爷爷过来,静静地看了一会儿,突然说:“不好不好!我写一个你看看!”然后就抢过我的笔,写了一个,说:“照这样写,你爸写的太瘦了!”

爷爷的字滚圆敦厚,沉稳有力,我照样画葫芦都画不好,只能把笔画写粗一点,表示我很听他的话。父亲回来,瞟了一眼大字本,马上指着一个字,说:“这是你爷爷写的吧?你别学他,他的字太老实了。”我只得改变风格。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我爷爷只读过三年私塾,而且十岁才开始读。在私塾,每天除了背书,就是练字。他一开始写字,就能写得很不错。那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纸,他就偷偷帮别的孩子写字,写满一张纸,能换来三张白纸。

这样写下来,居然就不用买纸了。于是他每天写字的工作量,就比别的孩子多很多,这下就把字给练出来了。

那时候,我们有一个朴素的观念,要想把字写好,就是多写。有时候,我的手臂写酸了,需要甩一甩,休息一下,父亲说:“不能休息,酸就是在长功夫,写到不酸,功夫就长了。”于是,我便很喜欢写字写到胳膊酸的感觉,每每觉得自己又“功力大增”了。

但后来,不管怎么写,胳膊都不会酸了。再到后来,学了中医,才知道酸对应肝木,对应东方,对应春天的生发之气

原来这个道理,父亲早就知道了。

父亲说,你先别太在意写成什么样,最关键是要又快又好地、持续不断地写下去,写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有感觉了。

的确,写着写着,就会有对美感的追求。这种追求是主动的、自发的,不是外界强加的。写到后来,说不上多美,反正自己看着还行,反正是按照自己觉得不错的方向去写的。

而且,速度是最不用说的。我用毛笔写字,比用钢笔、圆珠笔快得多。因为这些硬笔写字是有很大摩擦的,毛笔的摩擦最小,基本上,只要在虚空中,手腕随着意念舞动,字就可以出来。

刚读研究生的时候,宿舍里其他同学都在电脑上写文章,速度很快,而且可以随时修改。我很羡慕,也买了电脑,但苦于打字速度太慢,写起文章来根本赶不上思维的速度,于是先用毛笔打好草稿,再慢慢敲进电脑。好在,到了学期末,电脑打字的速度就快了。

毕业后,我不管搬到哪里,都会带着笔墨纸砚,但写字的时间大大变少了。偶尔提笔写字,总觉得写得大不如前,心中未免惆怅不已。

写下此文,并不敢妄言说法,只想和朋友们分享我习字中的一些“酸”,一些“长”,还有一些“欢喜”。

古人天天写用毛笔写字,几乎每个人都是书法家,今人写字主要用手机、电脑,想写一笔好字,就成了一种奢侈。

岁暮,买来一些带挂历的宣纸,随手写一些字,良莠不齐,谈不上美,但至少,是一分真诚,一分祝福。上周写了一些,没成想大家还挺喜欢,这次又写了一些送给朋友们,希望大家见此书帖,亦能“心生欢喜”。

(0)

相关推荐

  • 古人毕竟毛笔写字。正是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古人毕竟毛笔写字.正是熟能生巧,巧能生精.//@zfzhang:比任政,胡文遂的好看

  • 他已经85岁,苦练书法70年,一幅字卖593万,被称中华第一楷书

    厉箍说说科技关注2021-03-12 15:52持之以恒,这是一个很简单,但也是很难的事情.能否长期坚持的做一件事情,考验的是人们的毅力.耐力.决心.是精神上的坚持,行动上实施.张瑞龄现在已经85岁了 ...

  • 用毛笔写字,如何让写出的字跟雕刻的一样?

    用毛笔写字,如何让写出的字跟雕刻的一样?

  • 承载着书写记忆的钢笔

    那天,在一地摊上看见一本<庞中华钢笔行书字帖>,随手翻阅了一下,其清新俊逸的书法和非常漂亮的字体,让我十分惊叹.惊叹之余,使我想到了那尘封多年的钢笔.回家后,我翻箱倒柜地寻找钢笔,找了好一 ...

  • 残疾小伙直播用脚写字,一月收获三万粉丝

    合肥市逍遥津公园大门前,一位小伙子坐在带有轮子的凳子上,用脚趾夹着毛笔,一笔一划的写着毛笔字.在他的旁边放着一个夹着手机的三脚架,手机开着网络直播界面,小伙子不时的会和粉丝互动聊天.这个场景很快就吸引 ...

  • 缓解疲劳与衰老,不妨试试西洋参(中医唐略)

    西洋参有两个作用,跟我们日常养生最息息相关:一是抗衰老,二是抗疲劳.疲劳让人衰老,衰老也源于长期疲劳.   抗疲劳 我们首先看如何用西洋参来抗疲劳.如果工作忙,容易疲劳,可以经常嚼点西洋参.每次擘一点 ...

  • 中医乃至中国传统思维的根本特征:属土 | 唐略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者按我们很高兴有越来越多的朋友们喜欢上了中医,开始学习中医.但无论是跟师还是自学,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学习提高是很重要的.除此以外,就特别需要以开 ...

  • 张士伟:鲁迅风骨数唐弢 —— 唐弢先生琐忆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我跟随唐弢先生轻轻地走进他的客厅 ...

  • 从孕妇不能用哪些药,谈中医是如何失传的 | 唐略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引言由于孕妇群体的特殊性,在饮食用药上都有诸多顾忌.究竟孕妇不能用哪些药?原因何在?从健康和安全角度中医又如何解读?相信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无论是 ...

  • 乡情琐忆‖“唐老鸭腚”

    ​我们那个时代,秋后种上了麦子,农闲时节就到了,正好二哥他们要去东营联系业务,我也想跟着去玩玩. 到了东营,正赶上降温,冻的实在没办法了,我们在路边的劳保用品店一人买了一个军大衣,那个年代,军大衣是& ...

  • 过年关于大武口的琐忆之:唐汪拉面馆和凉皮

    大年初一晚上随手写了一篇关于大武口的琐忆文章,发在了我在今日头条和微信的公众号上,没想到关注的朋友还挺多.今日头条的点击率很快就过了一万,评论50多条. 20多岁读普鲁斯特的长篇巨著<追忆逝水年 ...

  • 故乡琐忆:那本《唐诗三百首》

    这一辑<故乡琐忆>主要是写的1964年夏我高中毕业回到故乡至1968年夏离开故乡去新疆谋生这阶段的经历和见闻.1964年已经大力实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了,我没能和同学们一起去大巴山中插队,而 ...

  • 唐兴爱:旧庄琐忆|散文

    王欣凯:春初,别故乡|诗歌 文/唐兴爱 [作者简介]唐兴爱,生于七十年代,甘肃武威人,甘肃省作协会员,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教育专著<追寻教育的脚步>和<家长是孩子一生 ...

  • 【军旅琐忆】岩泉||骑马照相

    骑马照相 岩  泉 五十年前,在大西北当兵,有机会亲身领教骑马的滋味.那时,我们部队建有一个生产队,为了短途运输疏菜需要,特意从当地牧民那里买了一匹杂色马,我们这些从南方去的新兵争着骑马照相,为了定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