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秦军已经消灭45万赵军主力,为何拖到40年后才灭赵国?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爆发长平之战,最终纸上谈兵的赵括被白起击败,45万精锐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上下“户户举丧,家家戴孝”,从此再难与秦国匹敌。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赵国已经元气大伤,为什么秦国不一鼓作气直接将其灭掉呢?其实,不是秦国不想趁机灭赵,而是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灭赵的条件还未完全成熟,使得赵国的气数未尽。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公元前262年,秦国出兵占领韩国野王,导致上党与韩国本土分离。韩桓惠王畏惧秦国兵威,向秦国献出上党以求秦军退兵。但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于是献上党十七座城池给赵国以求抗衡秦军,赵孝成王轻松摘走了桃子。
此事引发秦国震怒,秦将王龁攻占上党,赵国派兵在长平接应上党百姓,大战一触即发。赵国老将廉颇初战失利,于是修筑壁垒、坚守不出。赵孝成王责备廉颇畏敌怯战,一面敦促廉颇出兵,一面向秦国求和。
秦国为麻痹赵国,热情款待使者,并向其余各国宣传两国已经和解,瓦解赵国的外援。秦相范雎还使反间计收买赵国内奸,又散布谣言说秦国只惧怕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赵孝成王信以为真,以赵括替代廉颇为主将。
秦昭襄王则遣武安君白起秘密接替王龁统帅秦军。最终,赵括指挥失当,被秦军一截两段,分割包围。赵括突围时中箭身亡,赵军投降。“杀神”白起下令将赵军全部坑杀,此战前后共斩首、活埋赵军45万余人。
以上可能就是大部分人对长平之战的了解了,不过战争的后续并未结束。
40万大军被坑杀后,赵、韩两国大为惊恐,派使者到秦国游说求和,范雎接受了赵国使者的说辞,向秦昭襄王建议,以韩国割垣雍,赵国割六城的代价,促成了停战。赵、韩两国得以苟延残喘。
为什么范雎会接受赵、韩使者的游说?是因为重金诱惑吗?为什么秦昭襄王又能接受范雎的建议?是因为他毫无远见吗?
不是的,因为秦国有苦说不出啊!我们谈论长平之战,总是把关注点放在赵军的全军覆没,却忽略了秦军也是伤亡过半。
要知道,在长平之战之前,秦军已经在对韩之战上,花了整整一年时间。随后,又转战到赵军布防的长平地区打客场,将士的损耗、疲惫可想而知。加上赵国名将廉颇的奋力抵挡,也让秦国主将王龁一度束手无策。
自古作战攻城为下,廉颇坚守不出,秦军就只能轮番上去死磕,这种死伤可想而知。即使是在赵括取代廉颇之后,白起为了引赵括上钩,还要让很大一部分军队佯装溃败,这期间又不知战死了多少将士。
根据史料统计,长平之战,秦军的伤亡也超过20万人!算起来也是秦国一小半的军队数量了。这样的兵力损耗,想再乘胜追击,一举灭赵,秦国心里也没底。
除了兵力上的缺失,更重要的则是后勤补给,打仗打的不光是人马,更是粮草。长平靠近赵国,秦军后勤补给线拉得太长,廉颇打消耗战,就是瞅准了秦军拖不起。赵括速战,是解了秦国的燃眉之急。
而赵括一败,剩下的赵军必然不敢再冒险,秦军只能硬碰硬攻城,秦国还能耗得起吗?所以退兵虽然由赵、韩提出,但见好就收,让军队得以修整也符合秦国自身的利益。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秦军疏通了后勤补给线,他们还必须面临一个问题——其他国家的干预。
现在的某些小说、影视剧,会把战国末期的秦国描写得神乎其神,而写到其他六国,则是君主宛若智障、群臣尸位素餐。但实际上,各国的综合国力虽都不及秦国,但要说六国君臣全都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也是不现实的。
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因为担心各国的援军,才做出同意与赵国议和的假象,秦昭襄王还征调河内郡15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诸国的援军和粮运。
这充分说明了其他各国完全有可能对秦国灭赵进行干涉,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诞生了“毛遂自荐”、“窃符救赵”等经典故事的邯郸之战。
在秦军退去之后,赵孝成王不按合约把六城交给秦国,而是用以贿赂齐国,联合抗秦。秦昭襄王恼怒赵国出尔反尔,在前259年十一月,也就是停战一年后再度攻赵,廉颇死守,双方互有胜负。
这回赵国的外交很给力,很快楚国春申君提兵10万,魏国信陵君带兵8万,楚、魏、赵三路人马合围秦军于邯郸城下,破天荒地大败了秦军!
更要紧的是,秦国的战神白起,还因为与范睢闹意气不肯带兵,而被秦昭襄王革职后自杀。秦国一时间在统兵将领、作战兵力两方面都元气大伤,统一六国的进程大大延后。
邯郸之战中发生的情况,如果秦军提前一年攻赵也同样会发生,甚至可能因为秦国死磕邯郸城,导致齐、楚等国坐收渔翁之利。
秦国一统天下,是需要军事、政治、法制、外交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绝非仅靠精兵强将就能达成,一味猛攻而不顾其他,就会导致邯郸之战这样的惨败。
邯郸之战后的秦昭襄王,算是明白了这一点,从此稳扎稳打,远交近攻,为秦始皇最终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