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命名的骨科关节内和周围骨折脱位及其历史渊源
作者:赵伟光、闫晓丽、朱燕宾、张英泽
来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0,22(11)
由于历史原因,骨科关节内及周围骨折脱位有许多特殊的命名,大部分以发现者名字或损伤机制命名,其命名过程体现了发现者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创新的科研精神。虽然目前出现了更科学的命名,但只有追本溯源才能更好地理解医学发展里程,延续先贤科研之精神,所以基于迄今能查到的相关文献史料,我们对部分特殊命名的该类骨折按照由上肢到下肢、由肢体近端到远端的顺序进行了回顾。
(一)Hill-Sachs损伤
肩关节前脱位时发生的肱骨头后外侧凹陷性骨折是经典的Hill-Sachs损伤。由美国洛杉矶2名放射科医生Hill和Sachs[1]在1940年首次发现,两人在短时间内发现2例患者肱骨头后外侧存在较大缺损,最初咨询了不同的临床医生,给出了不同的意见,分别考虑为感染、转移病灶或者创伤后骨质疏松,这些都不能很好地解释该病变。后来两人又查阅专业放射诊断书和骨科诊断书后,仍然找不出有助于鉴别诊断、明确病情的原因。所以他们就回顾研究了1930至1940年间在美国旧金山医院就诊的119例肩关节脱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最终确认这是一种新的骨折类型,并总结出在肩关节前脱位的患者中40%~90%合并该损伤,后人以两人的名字命名为Hill-Sachs损伤。
(二)Bony Bankart损伤
肩关节下盂肱韧带盂唇复合体损伤同时伴有关节盂前下方的撕脱性骨折称为Bony Bankart损伤。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医院骨科医生Bankart[2]在1923年对肩关节复发性或习惯性脱位的病理及手术治疗方式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原文通过对2名癫痫患者及2名在足球运动中受伤患者的手术治疗和术中所见,描述了肩关节脱位的病变机制,并指出关节盂唇在前下盂肱韧带复合体附着处的撕脱性损伤,术后随诊没有再脱位,效果良好,并且提出了将断裂的纤维性关节囊与关节韧带缝合是唯一合理的手术方法。
以上两种损伤均与肩关节脱位有关,而肩关节脱位更早期的描述源于公元前400年左右的希波克拉底。他描述了肩关节的解剖、脱位类型、复位手法和第一种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方式为在肩关节周围的柔软部位用炽热的铁灼烧,从而形成稳定的瘢痕,防止再脱位。其实早在Bankart之前,1906年德国外科医生Perthes[3]曾描述过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手术;1890年Auguste Broca在肩关节脱位病理学等方面做了重要的工作[4]。1923年,Bankart受到前两位前辈的启发而描述了对肩关节盂唇和关节囊的重建,所以这种手术有时仍被称为Broca-Perthes-Bankart,但是最后却只以Bankart命名该损伤,那是因为在他描述此受伤方式之后,才开始在骨科医生中广泛传播。
(三)肘部相关骨折
1.Kocher骨折:
指肱骨小头骨折(fracture of the humeral capitullum,FHC)Ⅱ型,肱骨小头关节软骨及下方少量骨质骨折,肱骨小头骨折占肘部损伤的1%[5],由Hahn于1853年首先提出,目前分为四型,分别为:Ⅰ型又称Hahn-Steinthal骨折,包括大部分肱骨小头及小部分滑车或不包括滑车;Ⅱ型又称Kocher-Lorenz骨折,仅包括肱骨小头关节软骨及下方少量骨质;Ⅲ型又称Broberg-Morrey骨折,为肱骨小头粉碎性骨折;Ⅳ型为肱骨小头连带滑车大部骨折,除Ⅰ、Ⅳ型骨折多见外,Ⅱ、Ⅲ型骨折甚为少见[6,7]。
2.Posadas骨折:
指儿童双髁骨折,其特征是肱骨骨骺部分向前下脱位到肘前方使尺桡骨骨与肱骨干骨折端在肘关节后方形成一个假关节,与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相似,1904年阿根廷医生Alexander Posadas最早清楚描述其解剖学特征,首次描述了从1899年4月至1904年4月共5年间治疗的361例儿童骨折患者,其中肘部骨折160例,约占30%,双髁骨折5例,其提出的手术方式沿用至今[8,9,10]。
3.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
即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指肘关节后脱位同时伴有桡骨头和尺骨冠突骨折,1996年Hotchkiss首先提出该概念[11],2002年Pugh和McKee[12]又将其列出进行单独论述,但随着对该损伤研究的不断深入,术后疗效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所以有学者建议将其更名为'肘部损伤三联征'[13],可以减少医生和患者的恐怖心理。
(四)前臂相关骨折
1.Essex-Lopresti骨折:
桡骨头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骨间膜损伤。1951年由英国伯明翰医生Essex-Lopresti[14]首次较详细地描述该病变。原文报道了2例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第1例患者为全力推动满载的货车时,由于车辆突然停止而受伤,由于当时未检查出下尺桡关节脱位,所以手术切除了桡骨头,术后随访发现仍存在远端关节脱位;第2例患者为从梯子上摔下致伤,手术修复了桡骨头环状韧带,随后复查下尺桡关节良好。原文亦详细阐述了受伤机制为纵向压缩力并提出了科学的治疗方法。
2.Monteggia骨折:
Monteggia骨折最初指的是儿童尺骨近1/3骨折,合并桡骨头前脱位。由意大利医生Giovanni Battista Monteggia在1814年首次提出[15]。1967年Bado[16]提出了孟氏损伤的概念,将该类骨折扩展为尺骨任何部位的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3.Galeazzi骨折:
Galeazzi骨折是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最早由英国医生Cooper在1822年报道[17],1934年意大利医生Galeazzi Riccardo在米兰外科学会上报告了18例此类骨折的治疗经验,报道了当时这种损伤的最大病例数量,并且详细描述了该骨折的发病率、机制和治疗原则,是第一个意识到桡骨骨折与尺骨头脱位有关的人,文中强调了两者都需要同时处理[18]。原文同时还明确了该损伤与Monteggia骨折一样具有特定的临床X线表现及解剖特征,损伤机理均是在骨折的基础上继发脱位,即先骨折、后脱位,并指出Galeazzi骨折远多于Monteggia骨折,在其治疗的300例前臂骨折中,Galeazzi骨折则占6%,而Monteggia骨折仅占2%。
(五)腕部相关骨折
1.Barton骨折:
Barton骨折目前指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桡腕关节脱位,1838年由美国医生Barton首次报道[19],不过在其最初的文章中,Barton仅仅描述了桡骨远端后缘骨折。
2.Colles骨折:
Colles骨折指桡骨远端骨折且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1814年爱尔兰医生Colles[20]较详细地报道了该损伤,此前有关这种常见损伤的文献极少,且多被误认为是腕关节脱位,所以不少患者因此误诊而遗留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当时的X线还未被发现和采用,Colles无法用X线检查和解剖来证实这种骨折,而是通过认真分析损伤后所表现出的骨擦音、畸形及伤后即刻出现的肿胀等情况,确信属于骨折而非脱位。原文描述为:骨折发生在桡骨腕关节面近端约1.5英寸处,腕关节后方有明显的畸形,腕掌部明显肿胀,腕骨和掌骨的基底部向背侧移位。初诊像腕关节发生脱位。同时指出复位方法为:医生一手手指置于骨折处,另一手将患肢适度伸展直到患肢恢复正常形状,然后立刻向后推患者的手,复位后前臂前后分别用1块夹板固定,长度要达到手指以维持坚固的固定,而且要在尺骨侧再放置1块夹板,以通过尺骨对抗桡骨的移位。这些最初的复位方法及固定原则沿用至今,可见当时研究之深入。
3.Smith骨折:
指桡骨远端骨折伴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也称为反Colles骨折,由爱尔兰外科医生Robert William Smith在1847年描述[21]。
4.Die-punch骨折:
指桡骨远端月骨关节面背侧部分撕脱骨折,由美国医生Scheck[22]于1962年首先描述,die-punch中die在制造业中意思为凹模具,punch为凸模具,所以也可以翻译为冲压/冲床样骨折。
(六)手部相关骨折
1.Bennett骨折指第1掌骨基底的斜形骨折合并腕掌关节脱位,1882年由爱尔兰外科医生Edward Hallaran Bennett提出,他从6个博物馆标本中发现了这种骨折类型,通过仔细研究分析后他认为这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并指出该骨折常被误判为拇指掌骨部分脱位[23],1906年美国旧金山医生Russ[24]详细描述了该骨折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且证明此型骨折其实很少见。
2.Rolando骨折:指第1掌骨基底的'T'或'Y'形粉碎性骨折,可伴有关节半脱位,1910年由意大利外科医师Rolando首次描述[25]。
(一)髋部Pipkin骨折
髋部Pipkin骨折指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骨科Pipkin[26]于1957年较全面、系统地对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进行了分型,结合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局部解剖,将股骨头、股骨颈和髋臼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全面考虑了三者在损伤发生时的相互作用后提出了Pipkin分类法。
(二)膝部相关骨折
1.Hoffa骨折:
指股骨髁冠状面的骨折,由1904年德国外科医生Albert Hoffa首先对此进行了报道,原文同时指出该类骨折中股骨外髁的发生率高于内髁,也有双侧后髁均发生冠状面骨折者[27]。
2.Segond骨折:
指胫骨外侧平台前外侧缘撕脱骨折,伴有前交叉韧带撕裂,由法国外科医生Paul Ferdinand Segond于1879年首次报道,原文描述为胫骨平台外侧撕脱骨折伴血性关节炎,其通过解剖证实该骨折不是Gerdy结节而是位于胫骨平台近端外侧并与外侧关节囊相连[28]。
(三)胫腓骨远端相关骨折
1.Cotton骨折:
指胫骨远端关节面的楔形游离骨折片向关节后方移位,距骨与骨折块一同向后上方移位,大多数合并内外踝骨折,由美国波斯顿市民医院外科医师Cotton[29]于1915年首次报道。
2.Tillaux骨折:
指下胫腓韧带附着处前结节骨块的撕脱骨折,1848年法国医生Tillaux通过尸体实验发现在施加局部压力后下胫腓前韧带并不会撕裂,而是发生前结节处的撕脱骨折,由此得名[30]。
3.Dupuytren骨折:
指腓骨远端骨折伴有下胫腓韧带断裂及距骨侧方移位,多合并内踝撕脱骨折或三角韧带损伤,由法国医生Dupuytren[31]在1819年首次提出。
4.Maisonneuve骨折:
指腓骨近端1/3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骨间膜撕裂、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常合并距腓前韧带断裂及后踝骨折,1840年由法国外科医生Maisonneuve[32]通过尸体解剖实验提出,首次明确了外旋应力与踝关节骨折有关。
5.Pilon骨折:
指累及胫骨下关节面的胫骨下端骨折,可能伴有内外踝或后踝骨折,'Pilon'一词为法语,意为杵,其名称的由来为1911年首先由法国放射学家Destotti提出'tibial pilon'一词,他把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形状描述为像药剂师的杵棒。1950年Bonin因认为胫骨远端关节面形似天花板故将其称为'tibial platfond',因此pilon骨折又称之为platfond骨折[33],其发生率占胫骨骨折的3%~10%,其中10%~30%为开放性骨折,75%~85%合并腓骨骨折。
6.Bosworth骨折:
指踝关节骨折脱位且腓骨骨折端向后内侧移位至胫骨的后面发生绞锁导致复位困难,1947年美国医生Bosworth[34]首先报告5例此类少见的踝关节骨折类型,认为是踝关节遭受外旋(部分伴有跖屈)暴力时,造成下胫腓联合损伤,腓骨向后内移位绞锁于胫骨后面。
7.Volkmann骨折:
指下胫腓后韧带在胫骨后外侧止点处的撕脱骨折,1828年英国医生Earle[35]首次描述了踝关节骨折脱位中的胫骨远端后缘撕脱性骨块,1875年德国医生Volkmann在其文章中又对该骨折进行了叙述并加以图绘,由此得名[36]。
(四)Pott骨折
Pott骨折即踝关节开放性骨折,腓骨远端2~3英寸(5.0~7.5 cm)开放性骨折,伴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踝关节半脱位。1769年英国外科医生Pott[37]根据自己受伤的真实经历首次描述。原文记载:1756年1月的一个寒冷早晨,Pott骑马去探望患者途中在伦敦的Old Kent街不慎从马上坠落而导致胫腓骨下段的开放性骨折。Pott当即意识到了伤势的严重性,出于医生的职业敏感性为了避免二次伤害,Pott坚持不用当时流行的马车运送,而是雇了两个人用买来的一扇门做的临时担架被抬回家。随后许多医生会诊后都建议截肢(这是当时治疗这种损伤的公认方法),正当手术即将开始时他的老师Nourse医生坚持用复位保肢的方法挽救了这条腿,最终Pott的腿无感染且未残留诸多后遗症,考虑当时无菌术还没有出现,这样的预后堪称奇迹[38]。
(五)足部相关骨折
1.Chopart关节骨折脱位:
指距舟和跟骰关节的骨折脱位。早在16世纪法国外科医生Francois Chopar提出可以经距舟和跟骰关节对足部坏死行截肢术[39],自此这2个关节的复合体被称为Chopart关节,相关的骨折脱位即由此命名。
2.Lisfranc骨折脱位:
指足部跗跖关节骨折脱位。法国医生Lisfranc于1815年首先描述该损伤,文中记载1名士兵从马上摔下来时他的脚被马镫夹住造成血管损伤,继发足部坏死,Lisfranc为其在该平面行截肢手术,之后该部位骨折脱位即得名。
3.Jones骨折:
指第5跖骨近端骨折,骨折线位于第5跖骨粗隆尖远侧约3/4英寸处,1902年英国利物浦皇家南方医院的外科医生Jones[40]首先报道了包括自己在内的6例第5跖骨近端骨折,由此得名。原文记载:几个月前Robert Jones在跳舞的时候被踩到了足外侧,当时在朋友的帮助下Jones可以行走大约300 m,所以怀疑非骨折而是腓骨长肌腱断裂,但第2天他又仔细检查了足部发现肌腱完好,只是第5跖骨底部有轻微肿胀伴明显局部压痛,没有触及骨擦感,最后X线片证实第5跖骨在其底部约3/4英寸处骨折,在随后几周内,Jones又遇到了5例相似的病例,都经过X线证实发现属于同样的骨折。
虽然随着医学的进步,更加科学的命名逐渐取代了部分以往的特殊命名,但是目前以上所述的特殊骨折命名仍广泛存在于医学文献、教科书或大众传媒中,其优点是通俗易记,缺点是从这些命名中无法知晓其精准的骨折含义或发生机制,所以有时出现与最初的描述相差甚远的引用情况,而且可能很多骨科医生对这些骨折被发现背后的相关历史过程比较陌生,所以我们基于目前可以查到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史料,尽可能较详细地进行了以上综述,目的是更加准确地使用这些术语和缅怀对骨科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贤们。
参考文献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