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大师于魁智和梁以薇的爱情:一个爱吃西餐,另一个爱吃炸酱面

于魁智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出生于辽宁,很小开始学戏。

梁以薇是香港的富家千金,毕业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很喜欢中国传统戏剧。

二人因戏剧结缘,相识相知,恩爱生活了30年,这不仅有互相真心喜欢的因素,也一定有足够的理解和包容。

一个是喜欢吃炸酱面的“京剧神童”,一个是喜欢西餐的香港“学霸”。两个人地域不同,成长环境也不同,甚至生活习惯也大相径庭。

但是这一对神仙眷侣,用他们半辈子互敬互爱的爱情经历告诉我们,爱可以跨越差异,可以无关其他,只是两颗真心的碰撞与交融。

01 相识相爱

于魁智出生于东北,父亲是一名工人,母亲是一名音乐老师,他从小就很有音乐上的天赋。

他十岁时开始学戏,三年后,就在现代京戏《大橹歌》里担任了主演,后来在沈阳京剧院工作。

他没有满足于眼前的生活,反而有了更长远的目标。他想学习更多的知识,见识更广阔的世界,于是他放弃了家乡的稳定工作,只身去了北京。

举目无亲的于魁智晚上睡在火车站,白天学习。

一切物质上的阻碍没有影响他追求理想的步伐,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毕业后进入了中国京剧院。

优秀的他经常到各地进行文化交流演出,一次他到香港演出,演出结束,有一位戏迷拿着一大捧百合花来到了后台,她就是梁以薇,她非常喜欢于魁智的表演。

后台的那次见面,让两个人一见钟情。之后远隔万里的二人只能用书信进行交流。

梁以薇非常喜欢京剧,于魁智又有多年从事京剧表演的经历,两个人都觉得对方是知己一般的存在。

之后只要于魁智到香港演出,梁以薇逢场必到。一次演出结束后,于魁智邀请了梁以薇一起散步,两个人相谈甚欢。

离别时,于魁智向梁以薇表达了爱意,而梁以薇送了一块手表给于魁智,两人明确了关系。

于魁智回到北京后,邀请了梁以薇到北京游玩,梁以薇答应了。

梁以薇的母亲陪着她去了北京,当时的于魁智生活很艰苦,梁母不忍心女儿跟着于魁智受苦,于是劝女儿考虑清楚两个人的未来,以免后悔。

但是梁以薇态度很坚决,她认为只要两个人相爱就好,其他都不算困难。

梁母没有再说什么,但是梁父还是不同意。梁以薇考虑良久,给于魁智打电话,建议他到香港发展。

于魁智拒绝了她的建议,他明确表示自己不能离开北京,北京是京剧的根,而且他在这里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和努力,他舍不下他的根,他的京剧。

爱情和家庭、理想,让人左右为难,最终两个人决定不再联系。但是分手后两个人也并不好过,都很痛苦。

还是梁以薇忍不住先打了电话,向爱人诉说这段时间她对他无尽的思念。电话那头的于魁智也是热泪盈眶,因为这时间里他也无时无刻在惦记着她。

一通电话让梁以薇认清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觉,她辞掉了在香港的工作,到了北京跟于魁智结了婚。

距离不能阻挡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从前的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能爱一个人。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时代,不得不说,“快”让生活变得非常地便利,高铁的快缩短了距离,外卖的快节约了时间,可是感情呢?感情也可以一味求快么?

当我们抱着电脑,拿起手机,通讯变得实时,可是情感好像更难建立起来了,那是因为太多的事情上,我们都想立刻获得一个结果,根本不想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人与人建立情感,是需要时间的,想要获得,必先付出。

只有经过慢慢地了解后,在互相付出努力打破阻碍后,建立起来的感情才更稳固,也能走得更远。

02 相知相守

于魁智和梁以薇结婚前后,正赶上了京剧不景气的年份,有不少从事这一行的人都坚持不下去,选择了改行。

当时人们觉得于魁智交了个香港的千金女朋友,改行后也不会愁工作。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最后却是梁以薇来到了北京。

婚礼上,于魁智向大家表态说,艺术的道路上,总是有甜头也有苦头的,但他的根是京剧,京剧的根在北京,人怎么能离开自己的根呢!

那段时间,夫妻二人每个月只有四百多块钱的收入,梁以薇不买新衣服,不买化妆品,省吃俭用地过日子。

于魁智很内疚,觉得梁以薇是跟着自己才会受这些苦,梁以薇却安慰他,只要能听到他唱戏,她并不觉得苦。

梁以薇不仅没有丝毫抱怨,她还努力保证于魁智能安心唱戏,她每天按时给他送饭,因为舍不得花钱,她只能骑自行车送。

有一次她不慎摔进了沟里,顾不上查看身体,她先确认的是装饭的保温瓶是不是完好无损。

于魁智忙于演出,梁以薇全力保障家庭,让他没有后顾之忧。有一次他们的儿子牛牛发了烧,梁以薇自己重感冒,坚持着把孩子送到医院后,就昏倒了。

但是在于魁智打来电话时,梁以薇什么都没说,只说一切都好。

演出结束后,于魁智回家看见梁以薇异常憔悴,知道了真相的他,很是自责,但是梁以薇还是反过来安慰他。

有了梁以薇全力地支持与照顾,于魁智才能潜心研究京剧,这让他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名气也越来越大。

据说世上有两种爱:以自我为中心的爱和非自我为中心的爱。大部分人的爱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凡事最先考虑的一定是我们自己。

而非自我为中心的爱,永远与责任相关,那里包含了对事业的热爱,对家庭的守护,对爱人的理解与支持,爱只有与责任紧紧交融时,才更纯粹,更动人。

03 相濡以沫

于魁智在京剧艺术上的造诣日益精进,中国戏剧界的奖项他几乎拿了个遍,还经常率团到各地演出,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与海外各地。

有媒体曾评价他,“固本守正,还赋予了传统艺术以时代品质,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了切实的贡献。”

于魁智在专业上的成就都离不开梁以薇的全力付出,她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后勤保障,还能从专业的角度给出很多建议。

还为于魁智建立个人特色做了许多宣传、营销方面的工作。

在后勤上,因为舞台艺术对体力的要求很高,梁以薇要调动很多东西来保障于魁智可以顺利完成每一次演出。

于魁智在上海参加演出时,由于一直忙于工作没有好好休息,到了上海就病倒了,嗓音沙哑,这对一个京剧表演者是很危险的事情。

梁以薇先安排他到医院打针,然后买了很多的苹果。演出时,于魁智是吃完了一个苹果再上的台,虽然声音有些不够响亮,但是还是保留了十足的韵味。

他每唱完一段,就会有一个削好的苹果送到嘴边,当晚他在台上唱了几段戏,就在后台吃了几个苹果。

演出获得了满堂的喝彩声,于魁智下台后紧紧抱住了梁以薇,一切感激的话语化成了这个深情的拥抱。

在专业上,于魁智的每场表演,只要梁以薇在场,她就会在观众席观察大家的反应,还会分析舞台效果,然后反馈给丈夫。

两个人会一起总结不足,分析短板,好为下一场演出作出细节上的调整,保证每一次演出质量更好。

梁以薇还筹资给于魁智出唱片、出专辑,在于魁智从艺20周年时,全权负责推出了《于魁智老生唱腔专辑》,记录了于魁智精彩的艺术生涯。

她致力于搜集一切关于于魁智的资料,给他建立了专门的艺术档案,里面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她亲自搜集、整理的。

在创新上,于魁智得到了在京剧交响剧诗《梅兰芳》里扮演梅兰芳的机会,但是他不是很自信,因为他的形象性格跟梅兰芳是有一定反差的。

当时很多戏迷听说后,也认为他并不能很好地演出梅兰芳的风采。

但是梁以薇非常相信他,还告诉他,没有人能在形象上与大师一模一样,形似不行但求神似,只有深入理解大师,才能塑造好大师的形象。

有了妻子的支持与建议,于魁智经过潜心研究,终是成功地演好了这一场大戏。

后来,于魁智有了创作灵感,想要在舞台上塑造袁崇焕的故事,梁以薇给了他调整唱腔方面的建议。

于魁智用了很久琢磨唱腔,最终设计了高拨子慢板,成为了在新编京剧中使用这种唱腔的第一人。

这部新编历史京剧《袁崇焕》非常成功,并且成为了于魁智在京剧领域的又一个高峰。

于魁智满怀感激梁以薇,没有梁以薇,他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梁以薇说,夫妻之间不用谢,他唱的戏能够让观众满意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两人的身上,深切体现了“以大爱而爱。”

两个人因京剧相爱,而因为对京剧有一样的热爱,让他们两个人可以携手共进,不仅仅在灵魂上有高度的共鸣,也为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

04 乐在知心

其实除了对京剧的热爱,他们俩在生活习惯上几乎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京剧大师于魁智是一个典型的北方人,又长期在北京生活,口味很重,非常喜欢吃炸酱面。

而梁以薇生在香港,常年在西方求学,她爱吃意大利面和牛排。

但是她总是以丈夫的喜好为重,买回家的永远是于魁智爱吃的那些菜,她还认真学习了北方的烹调手艺。

两个人也会有争吵,每当意见不统一,气氛有些紧张时,梁以薇就会去做别的事情,不会马上反驳于魁智的意见。

她很清楚于魁智作为一个戏曲演员的脾气,对待艺术特别较真。

但她也不是一味忍让,她会在剑拔弩张的状态过去后,再慢慢说于魁智不对的地方,而这个时候,于魁智已经不再较真,他会马上道歉。

其实他发完脾气就已经后悔,他想梁以薇从一个事业型女性转变成贤内助,作出了那么大的牺牲,他不应该还跟人发脾气。

同声若鼓瑟,合韵似琴鸣。于魁智和梁以薇有那么多的差异,还可以携手幸福走过30年,秘诀就是足够的理解和包容,什么时候都先为对方考虑。

后来于魁智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采访结束时,于魁智特别深情感谢了梁以薇,他说是善良、聪慧、能干的梁以薇,营造了幸福的家,才让他能安心地从事自己热爱的京剧艺术,他如今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他的太太梁以薇。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爱是本能,是占有。但更是责任,是克制,不是只想到自己,更要想到对方。两个人共同成长,彼此成就,才是真正的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