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丢一边去
不知道大家怎么感觉,但对我来说,“手机”已经成了生活中干扰专注力的“第一大敌”;而我呢,也是和这第一大敌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斗争。
之前写过一些文章,关于“专注力”,其中都有提到“手机”的问题。分享给大家:
1、专注力控制
我在知识星球里每天都会打卡,长这个样子:
很多小伙伴问:中间那个“专注力控制”是什么?
其实很简单,答案就在封面照片里。
大家可以看到台灯旁边有个沙漏对吗?漏完一遍正好是30分钟。我买了两个,一个放家里,一个放办公室。每当要做事情时,我就用漏斗计时(这样就不用看手机),然后把手机丢一边。
对于减少手机使用频率,我还有其他很多招:
不在床头充电,这样晚上睡觉前就不看手机,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也不是看手机;
回到家就把手机放门口柜子上;
群消息全部“免打扰”,所有APP关掉通知;
手机永远静音模式。
……
2、大脑状态
上大学时,很多同学就都已经开始用大屏智能手机,每天“机不离手”。但是从大一到大三,我用的都是一个诺基亚按键版的老古董。所以那个时候,我常常不能理解:大家整天看手机,有什么好看的呢?
但现在我却经常想:当初大四之前的几年,每天不像现在这样随手拿起手机看,那时候人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呢?
想想还有点羡慕。
我可能算是个比较“神经敏感”的人,对于“注意力被干扰”这件事格外受不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大概是从在华为工作开始的(好吧老东家原谅我)。
那时基本常年需要7*24小时手机畅通,晚上11点以后照样可能有人打电话——所以我常常一听到手机振动就神经紧张。
我还记得离开赞比亚的那天晚上,我坐在卢萨卡机场的长条椅上,在起飞之前挨个退掉了微信里所有的工作群。那一刻的感觉,简直就像孙猴子背上压了五百年的五指山被移开了一样。
解脱。
对于随时随地保持通话畅通、随时被电话打断这件事,我至今难以忍受。
在开始每天写作以后,我觉得似乎对自己的“大脑状态”更敏感了。我能很明显感觉到,自己脑子最清醒最灵活的状态,只存在于一天中的某几个时间段(准确说是早上起床,以及午睡过后),过了就没有了。
大家会不会觉得有点“神经质”?
总之,我会把最需要动脑子的事情安排在这两个时间段。而也是在这两个时间段里,我能明显感觉到手机对专注力的损耗。
比如今天上午准备写文章,但开始之前一个朋友发微信,于是沟通了一些问题;紧接着,自己又莫名其妙地刷了一会儿朋友圈。
等做完这些、重新回到书桌前时,感觉大脑“电量”已经衰减了,甚至都懒得写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刻意把手机丢一边去。
3、“神圣时刻”
每天脑子最清醒的时间段,对我来说简直就像个“神圣时刻”。
我建议大家每天都给自己留出至少一个“神圣时刻”,去思考自己认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去创作,去内省,去面对自己。这几乎是我生活习惯中最重要的部分。
把手机丢一边去。
我会不会错过什么信息?别人会不会有事找我?
但实际上,你从来不会错过什么真正重要的信息,别人也没有那么多要命的事情非得马上找你。
我们需要去练习一种心理状态:告诉自己,我不会错过什么。
摒弃那种时时刻刻需要和外部保持链接的习惯;摒弃那种总是想要获取“更多”信息的习惯;摒弃那种不看点什么就浑身不自在的状态。
在一天中的某些时间段里,习惯“断开连接”的状态,去完全专注于当下的事情;去专心读一本书,喝一壶茶,看一部电影,品尝一顿美食,享受自己的“神圣时刻”。
欢迎更多小伙伴扫码加入~
我在MetLife的团队正在招募。如果你对保险行业感兴趣,愿意加入我的团队,欢迎加微信:gyw1105m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