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长宁丨这些百年校园竟上演过三生三世,有你的母校吗?
长宁区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名校,
除了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名流外,
学校本身就是优秀历史建筑,
极具阅读性。
作为上海首批推进“阅读建筑(Read Shanghai)”项目的中心城区之一,长宁区商务委(旅游局)深挖建筑背后的故事,为老建筑精心拍摄了大片,并配置了中英文双语的语音介绍。
今天杉杉带你走进长宁的三所名校,
阅读这些百年老建筑背后的风云。
👓
华东政法大学
地址:万航渡路1575号
第一世:
名不见经传的书院
1879年,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勒楚斯基创建了圣约翰书院,并在沪西梵皇渡路(今万航渡路)购地兴办校舍。最初,为了吸引学生和扩大影响,该校免收学杂费,而且免费提供住宿和其它生活用品。1888年,美国人卜舫济接棒当时的圣约翰书院,那一年成为了圣约翰书院的转折之年。
第二世:
教会学校的华丽转身
卜舫济积极在沪推行高层次教育,1905年,圣约翰书院转变为圣约翰大学。作为圣约翰大学的校长,卜舫济积极引入西学,崇尚体育培育人格的诸多理念。1911年,学校买下了梵皇渡路以北、原属于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的一块土地,使得如今的华东政法大学成了全上海唯一一所由苏州河流经的学校。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培育出了林语堂、邹韬奋、贝聿铭、张爱玲、周有光等一大批声名显赫的校友,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
第三世:
楼宇静默 以慰先人
1952年,圣约翰大学的校址被划给了华东政法大学。如今漫步在华政校园里,古朴典雅、中西合璧的老建筑收拾起镌刻在墙垣间、关于历史的点点滴滴。被称为格致楼的科学馆,最早是创建者施勒楚斯基的起居室,其后成了医学系的课室,同时也有物理化学实验室的功能。建于1894年的四合院建筑怀施堂,起初在纪念创办人施勒楚斯基,而现在的华政学生称它为韬奋楼,为了纪念从这里毕业的邹韬奋。
⬇ 点击 ⬇
👣
👣
延安中学
地址:延安西路601号
第一世:
被动的黑暗岁月
1917年一座由英国建造的欧洲古堡式兵营在延安西路601号落成。整个建筑为欧洲文艺复兴风格,精美、大气,常引人驻足观赏。1941年战火纷飞,当时英、美、法等外国侨民都被关押在这样一座似童话般美好的城堡里,身陷囹圄、日夜难挨。在抗战胜利后,这里又成了国民党军队的兵营。
第二世:
弃武从文成真如
真正的真如中学于1946年8月创办,位于如今普陀真如地区。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军政当局想要将真如一带作为固守上海的战场,故在此修筑碉堡,真如中学因此被强制向市内疏散,学校不得已在1949年迁入延安西路601号。从这一天开始,这个城堡似的建筑终于从“武力的世界”挣脱,蜕变成全新的自己。
第三世:
继承延安精神
1954年秋,真如中学更名为延安中学,意为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上海市延安中学”这几个字是由邓小平亲笔提下的,将“真如”改为“延安”是对学校的厚望。如今,延安中学为国家输送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从上海到中国,将“延安精神”撒到角角落落。
⬇ 点击 ⬇
👣
👣
市三女中
地址:江苏路155号
第一世:
学贯中西的教会女校
1892年,美国基督教监理会创办了中西女中的前身中西女塾,旧址设在现在黄浦区汉口路西藏中路口。宋氏三姐妹就曾在此就读。1900年,7岁的宋庆龄在中西女塾里开始学语文、史地、宗教、刺绣,甚至烹饪。除语文外,一律用英语教学,连中国历史地理课本也是由美国人编写、出版,由美国教师讲授的。
第二世:
哥特式风的新校园
1917年,中西女塾迁入忆定盘路(今江苏路155号),1930年改为中西女中。位于江苏路上的老建筑楼都得自于中西女中。如今市三校园里最注目的五四楼就是监理会出租原中西女塾旧址、后来扬子公司建造扬子酒店给的租金所建。
五四楼由邬达克设计,主入口有三个彩色尖券玻璃窗,门厅内装有豪华吊灯,气派威严。礼堂和主楼形成一个“T”字形,似一条老虎尾巴伸出在主楼的北面。
第三世:
女子人才的摇篮
1952年,上海市教育局接管了圣玛丽女中(张爱玲母校)和中西女中,把两校合并成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校址沿用中西女中。“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更名为上海市第三中学,男女生兼收。11981年,恢复女子中学建制,被列为上海市首批重点中学之一。学校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女子高中”为办学目标,以“独立、能干、关爱、优雅”为校训,培养出各个行业的杰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