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

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一)

历史材料题是不少同学学习历史的拦路虎,纵观近些年的试卷,我们可以看出当今历史材料解析题具有如下特点:
1、能够很好的阅读理解材料;
2、能比较完整的完整准确提取有效信息;
3、能够快速的联系书本知识迁移与运用;
4、能够明确的根据设问要求进行分析说明
如何才能的高分呢?下面的这篇文章理论性较强,但是读懂了,你的成绩将会突飞猛进。
首先声明:做对题,拿高分是种技能,再好的方法,也要勤加练习,就像听懂了如何骑自行车,开始阶段,还是会摔跤的。
一、读——是解答的前提
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1.先读问题,后读材料。 
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甚至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 
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
②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
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
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
简单说,读题要做到三读:读题引、读正文、读出处。
二、找——是解答的关键 
“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无需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 
在找取每段每句的含义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不论题目所给的材料文字多少,无效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干扰程度多强,材料的含义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它们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当然,也别忘了有时关键信息还可能出现在材料的首尾,即材料的介绍和出处上,它有时会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
2.从材料与课本的关联——找取相似点。 
试题虽然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设问,但迄今为止,任何一道材料题的解答,都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不管材料多新,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关联,“貌离神合”于课本知识。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确定了材料与课本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
3.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 
材料解析题,顾名思义是要求把对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对材料的分析应用上,突出运用材料论证,说明问题的特征和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以充分发挥材料本身在解题中的价值。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的行文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以纠正在答题时抛开材料或设问,随意发挥、答非所问的错误倾向。
注意:一般来说,定位词前都会有关键的限定词,提供答题的信息。
答案来源不清:根据定向词确定答案来源
答案表述不准:根据定法词确定答题思路
答题内容不明:利用定位词确定答案表述
公式一、根据定向词,确定答案来源
公式二、根据定法词,确定答题基本思路
1、概括:(归纳、概括、指出、解读)
2、分析:(分析、有哪些原因或影响)
3、比较:(比较、有哪些异同、变化)
4、说明:(原因、内容、影响、特点)
5、评析:(你认为、有何认识启发等)
6、列举:(列举、举出、哪些<史实>)
定法词既承担命题人对学生历史学科思维方法的考查,又为学生正确解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公式三、利用定位词,确定答案的表述
  1.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外交
  2. 原因、条件、目的
  3. 内容、表现、特点
    影响、作用、经验、教训
三、答——是解答的落点 
材料解析题的读、找只是为最后的解答作准备,答才是最终的落点。这个落点是否准确、恰当、完美,是否能够充分体现命题的意图,还要做到“六个注意”: 
1.注意答好第一问。除了材料小论文外,每道材料解析题基本上有多个设问,设问间往往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而第一个设问的定位作答是否准确、完整,直接影响着下一问的作答。因此,第一问作答一定要细心推敲,力求全面准确。对起点设问的错认,将会误及后面的答案。
2.注意审准设问。在好多设问中,都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根据材料……谈谈认识”,“综合材料……得出结论”,“比较材料……”,“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词语大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注意,以防“南辕北辙”,造成“劲没使到点子上去”的局面。 
3.注意设问分值。每个设问后的括号里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回答要详尽一点;分值小,回答要简省一点;不能置分值于不顾,自己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小也大肆铺张,不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大却片言只语。
4.注意解析的完整性、层次性。
材料题解答的完整性和层次性如何,直接决定着得分差别。
5.注意史学观点的运用。 
运用基本的史学理论观点分析材料的本质和规律,这是历史阐释能力的最高要求,要从具体材料中得出这一基本观点,那就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同时,运用史学观点进行材料分析,还可以有效辨别观点错误的材料,增强对历史事物的主观判断能力,全面理解作者的立场、意图、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利于对材料进行辩证、历史的分析、解决。
6.注意答案的简明扼要。对于材料解析题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逻辑严谨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另外,答案用语要规范,准确使用“应试语言”,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历史卷不能当成语文卷。

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二)

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二)

一、题型概述

材料解析题是最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是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的综合展现。旨在考查同学们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整合加工的能力、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说明解释的能力(历史解释)、对比、分析、归纳能力以及文字表达的能力。
例:17.在人类文明史上,思想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 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 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出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反映了哪一阶级的最初愿望?(2 分)

背会八下历史简答105题,期末提高20分!

部编版:七下历史《全册必背简答题》

材料二 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 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局限性。(4 分)
材料三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邓小平
(3)根据材料三,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性质及历史意义。(4 分)
参考答案
(1)百家争鸣:新兴地主阶级、文艺复兴:新兴资产阶级。(2 分)
(2)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文学革命。(3分)
 局限性: 对东西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1 分)
(3)性质: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2 分)
意义: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 分)

二、材料解析题解题步骤

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可分为四步:
一审、二读、三联、四答

审:仔细审题干,划出重要信息,安排分值

答案语:他告诉你需要答什么,原因,内容,影响,还是认识等
主干语:它告诉你解答所涉及的主要历史问题;
限制语:概括、列举、比较、评价、说明

读:带着问题精读材料,找出与问题有关的联结点

文字材料:要先读出处(时间、人物、背景等)
再读材料:第一遍粗读,判断该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核心思想或作者观点。(注意首句、尾句)。
第二遍:带着设问有重点的阅读,勾画或批注与问题有关的联结点。
图表材料:表的名称(比较什么内容)
表头(包括横向、纵向的表头,比较什么方面)
数据(发生什么变化)
注意材料间的联系

联:教材

找问题与课本相关知识的关联点

答:“问什么答什么”,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语言精练、表达准确

标题化:在每个问题的前面加个小标题,如“因:”“性质:”等,便于阅卷老师很快找到得分点,以增加阅卷的准确性
段落化:一个问题结束后,另起一段,对于回答了几个问题,看起来比较清晰;
序号化:在每一要点前面标明①②③
要点化:答题要言简意赅,要点清晰(多用专业术语,教材上总结性的语言,切忌滥阐述)
注意:按分值答点,几分答几点
答题的几点提醒
1、影响、评价类
A.答正、反两个方面,积极+消极,或进步性+局限性
B.答该历史事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想等方面的历史影响
2、变化类
答“由/从……到(发展/变成)……”
3、总结类
(出现“认识”、“启示”、“看法””“总结经验”多为最后一问)
A.需依据材料及相关探究得到启示
B.扣本道大题的主题,关键词展开
C.扣每一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关键词展开(如有重复,可几则材料合并得到一个启示;如一则材料提到多个方面,也可得出若干启示;不好得出启示的材料可略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