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巨亏31亿!化妆品巨头扛不住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家大业大”的雅诗兰黛也扛不住了。

1
单季巨亏31亿

当地时间8月20日,雅诗兰黛集团公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0财年财报。财报显示,整个2020财年,集团净销售额为142.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48.6亿美元下降4%。

财报指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财年第四季度净销售额为24.3亿美元,同比下降32%, 亏损达4.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7亿元),而上年同期录得净利润为1.58亿美元。

财报发布后,雅诗兰黛股价一度大跌近7%,市值蒸发约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9亿元)。

截至目前,其股价已有所回升。

雅诗兰黛财报显示,当季度公司净亏损4.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7亿元),上年同期录得净利润为1.58亿美元;摊薄后每股亏损1.28美元,上年同期每股盈利0.43美元。净销售额为24.3亿美元,同比下降32%;毛利为16.63亿美元,同比下降40%;营运支出为22.06亿美元,同比下降13%。

另外,2020财年运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流为22.8亿美元,同比下降9.5%,主要是由于净销售额的下降。全年资本支出为6.23亿美元,同比下降16%。该公司继续投资于电商、供应链的改进和信息技术,同时减少零售和办公空间升级的支出,以应对卫生事件。

2
重组计划

在披露财报的同时,雅诗兰黛集团也公布了一项为期两年的重组计划,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分销格局和消费者行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重组计划包括:调整公司的分销网络;关闭一些独立商店和撤销某些百货公司柜台;加强数字投资,积极向在线销售转变。

这一计划将于2021财年第一季度开始,并在2023财年结束前完成。

这最终将导致约至多15%独立门店关闭,大约1500至2000销售点员工和相关支持人员失去工作。

集团预计,重组计划相关费用的总额大约在4亿至5亿美元,包括员工相关成本、合同终止、资产注销和实施这些举措的其他成本,而一旦全面实施,重组计划将产生税前3亿至4亿美元的年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雅诗兰黛此次重组强调投资在线业务,源于欧莱雅2020年上半年在电商领域的增速也高达64.6%,客观表明加速推动电商渠道的发展成为驱动销售额提升的关键。

由于疫情,百货商场、美妆商店的暂停营业直接导致消费者转向线上购物,促进了线上业务的增长,在线销售因此也将成为疫情后各大品牌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3
美洲亏损20%,亚太地区表现亮眼

虽然受疫情影响较大,但雅诗兰黛在亚太地区的业绩表现依旧抢眼。

雅诗兰黛第四季度的财报显示,亚太地区销售额增长15%,至42亿美元,这一表现超越了雅诗兰黛的核心业务地区美洲。美洲的销售额下降了20%,至38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的冲击下,雅诗兰黛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并未改变。

雅诗兰黛中国区相关负责人针对雅诗兰黛集团此次裁员消息,在回应称:“中国市场不受影响。”

其还强调雅诗兰黛集团在中国市场保持强劲增长,并称中国是雅诗兰黛集团全球最大国际市场,雅诗兰黛将在中国市场继续加大投资。

4
巨头很“受伤”

不只是雅诗兰黛,今年上半年美妆巨头们都很“受伤”,纷纷面临业绩下滑的局面。

欧莱雅、宝洁、资生堂、花王、联合利华等均交出业绩下降的成绩单。

另一化妆品巨头欧莱雅的业绩也遭遇疫情冲击。

欧莱雅日前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财报也显示,销售收入为130.7亿欧元,同比减少约17.4亿欧元(约合143亿元人民币);上半年净利大跌20%;是近5年来,欧莱雅半年度销售业绩出现的首次下滑。

资生堂自1974年以来首次营业利润亏损,上半年亏损金额约为34亿日元(约合2.2亿元人民币)。

5
中国市场将成为“救命稻草”

在全球其他地区业绩下滑的同时,只有中国地区的销售额不降反增。

这对雅诗兰黛等美妆巨头来说,抓住了中国市场可谓是危机中抓住了“救命稻草”。

根据雅诗兰黛发布的财报,目前其在亚太地区的零售店已恢复营业,成为雅诗兰黛线下销售回暖的“指望”。

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成为其止损的关键。根据财报,欧莱雅第二季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增长了30%。旗下品牌科颜氏、兰蔻、赫莲娜等高档化妆品部门在中国继续扩大了市场份额。

资生堂财报显示,从第二季度开始,其在中国的销售额已恢复增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其中高档化妆品电商渠道销售额实现了150%以上的增长。资生堂预计,今年全年其中国地区销售额将实现10%以上的增长。

疫情期间,花王集团关停了不少在美洲和欧洲的临时化妆品商店。但在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地区,花王集团加强了电子商务渠道的销售,旗下品牌珂润、芙丽芳丝的销售额较为稳定。

中国化妆品市场持续长期向好,将成为美妆巨头们发力的重点。

-完-

更多热文,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战者刘晓坤

化妆品专营店不行了吗?或许需要一瓶“液”

拼多多撕下中国化妆品行业最后一块遮羞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