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防治绝招』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尿中生长繁殖,升侵犯尿路秘膜或组织的病症。以细菌最为常见,大肠杆菌占80%—90%,病毒、支原体、霉菌及寄生虫等也可引起。本病易复发和反复感染,有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及膀胱输尿管反流者更为多见。感染途径是上行感染为主,新生儿和小婴儿可由血行感染所致:婴儿期症状常不典型,易延误诊断.反复感染可导致肾瘢痕形成,预后严重,常为日后成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前者起病急.一般症状典型较易诊断,但婴儿期可不典型,诊断有困难。慢性及反复感染者可导致肾损害:小儿反复感染多伴有先天性泌尿系异常,应认真查找原因。
有哪些症状
1.急性尿路感染:病程多在6个月以内。
(1)新生儿期;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吃奶差,苍白,呕吐,腹泻等。严重者可出现嗜睡,黄疸,甚至抽筋。泌尿系统症状少见。
(2)婴儿期:发热,精神不振,纳差,呕吐,排尿时哭,尿布常湿,有的出现顽固性尿布疹。
(3)年长儿:除全身症状外,出现尿频,每小时1-2次,甚至5-6次以上,尿急,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的立即排尿,但每次排尿量不多;尿痛,伴有尿液混浊,偶有肉眼血尿,有的出现腹痛,肾区疼痛.脊肋区叩击痛。
2.慢性尿路感染:病程超过6个月。症状轻重不等,可从无明显症状至肾功能衰竭,可有反复间歇性发热,乏力,消瘦,腰酸,进行性贫血,高血压等。急性发作时可出现急性尿路感染的表现。
如何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尿常规、尿培养及菌落计数、尿涂片检菌、肾功能检查、x线检查等可做出诊断。
年长儿症状与成人相似,局部排尿症状明显,较易诊断。但婴幼儿局部症状多不明显,诊断较为困难,应对原因不明的发热病儿反复查尿,必要对进行尿培养。
已确诊为本病者,应进一步明确是首次感染还是复发,是上尿路感染还是下沉路感染,是否合并有泌尿系结构异常等,以便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本病患儿有30%-60%可有各种尿路结构异常,持别对慢性及反复发作的患者,应积极查找原因,尽早矫治,防止肾功能损害。
如何治疗
基本方一
玉米须40克,石韦30克,蒲公英30克,马齿苋3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苦参6克。
*发热者,重用柴胡15-24克,加黄芩15克,葛根15克;
*尿血,加白茅根30克,小蓟30克;
*腰痛,加杜仲10克,续断10克,
*大便干结,加生大黄(后下)6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急性尿路感染c
基本方二
黄芪15克,甘草、白芍各9克,乳香、没药各6克,丹参12克。
*疲乏无力、重用丹参、黄芪;
*尿浊,加白茅根15克,通草6克,车前子(包煎)12克
*腰酸痛,加牛膝9克,续断9克,当归12克,首乌9克,巴戟天9克或龟板胶(佯化)9克.鹿角胶(烊化)9克;
*面肿腿肿,加生薏苡仁15克.防己12克,冬瓜皮15克;
*蛋白尿,脓尿及血尿,加龙骨(先煎)12允.牡蛎(先煎)12克,生地炭9克、黄柏6克,海螵蛸9克;
*头痛,加枸杞子12先.菊花9克;
*纳呆脘胀,加黄连6克,砂仁6克,石菖蒲9克,陈皮6克,枳壳6克。
土药加水煎煮2次,
用于慢性尿路感染。
基本方三
萆薢15克,石菖蒲15克,黄柏15克,石韦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土贝母1D克,怀牛膝10克、蝎尾(研未冲服)1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慢性顽固性尿路感染。
有哪些单验方
1. 醡浆草30克,海金沙12克,水煎服。
2. 土茯苓30克,马齿苋15克,地锦草15克,水煎服。
3. 鲜紫草50克,鲜小蓟50克,鲜莲藕80克,水煎服。
特别提示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发热者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多饮水,及时排尿,可减少细菌在膀胱内的停留。
2.注意外阴清洁,勤换内裤,尽量不穿开档裤。女童要养成由前向后探大便的习惯:
3. 避免不必要的导尿、长期保留导尿管或尿道机械检查o
4.防治营养不良及其他疾病。
5.本病治疗要彻底,停药后每周复查尿常规及尿培养,连续2次阴性后改为每月复查1次,至少追踪6个月,以便及时发现复发。复发者治疗期间及停药后每月复查尿培养,持续阴性者.每3个月复查1次.追踪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