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聊一期房产交易的实操

总有很多读者关于买卖房产这个话题提出很多很实际的问题。

按说这个没啥不能聊的,这是正当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如果你有真实的需求。

但是你也清楚,大部分国人的投资渠道很少,以至于这件事变的很暧昧,说穿了我也不知道你是真的有需求,还是金融。或者说,就是为了保值,增值,甚至杠杆交易。

我的态度始终很明确,对于一切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话题及导向,我都持否定态度。这就是为什么那天在大号里我积极转发来自郭树清的风险警示。

保持高度的向心力,是一个有立场的投资人发自内心的自觉,就像向日葵永远向着太阳。

简而言之,我反对站在金融属性上谈论房产。

当然了,咱们都是成年人,大家也清楚,房产的金融属性迄今为止,还是比较重的。问我这个话题的人几乎清一色的都不是在问它的其它属性。

那我们就来聊一期涉及金融属性的吧。

我去年的时候买了一套房子,当然了,先声明,不是为了增值,不是为了保值,确切的说我不是买了一套房子,我是为了买院子。

去年年初疫情开始后不久,我就意识到可能五年内都没法出国旅游了,关注过那段时间的读者应该知道我此前的计划,我打算满世界游荡几年。

那么计划搁浅了之后我就在想,古人是怎么做的。

你去看古代社会,最奢侈的是什么?就是旅游。

旅游最大的问题是安全,徐霞客这种人都会被十年老仆卷走细软,在古代,出门被打劫,或者路遇孙二娘是常态。

所以古人只能在家里修院子,自己通过想象脑补,把很小的景象想成高山,大海,沙漠,森林。

所以当我第一时间意识到出游受阻,我的反应也是这个。

那么我起初是跑到远郊去找院子足够大的房子,但是那种地方太偏僻了,什么配套都没有。

我太太要我只能在核心地段,配套齐备的区域内找相关产品。毕竟钱不是大风刮来的,烧钱也要有个预算,不能亏太多。

这就不容易找。地段好,一块地往上盖,盖30户可以卖30户的钱,盖1户,利润率就不高。

盖的层数越多,分摊下去每户总价越低,买家越多,挣的越多,何况政府也不再批地做此类产品。

我讲这个故事背景就是告诉你,这不是一次投资行为。一个聪明的投资行为是不会选择这种标的物的。历史数据表明这种标的物涨的奇慢无比,跑输绝大多数品种。

但是在这个交易的过程中仍然体现出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我说了,我不是为了投资,所以时间没法由我选。

如果你买房是为了增值保值,不能这么随便选时间,通常都是耐心的等待一个好的时间窗口。

我们有过很多特别好的时间窗口,0809年,1415年。

那么我的时间窗口是定的,确切的说我需要一个地方修花园,没有时间给我等。我也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结束了,如果两年内结束了,可能我就没兴趣做这件事了。

所以这一点不用想了,大的宏观面,我肯定是输的。剩下能发挥作用的,是微观层面的微操。

那么在微观层面,或者讲小时间周期内看,对我有利的就下面这几个因素。

第一个有利的点是美联储放水。

这个我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去年我们聊过很多次这种话题。作为一个成天夜里守着听美联储讲话的人,我肯定要比国内投资房产的那群人对这个话题敏感得多。

那么美联储放水对我们的影响是什么呢?是利差倒挂。

利差倒挂是说,我们的市场实际收益率是远高于美国的。美国可能是负的2个点,我们可能是正的5个点。

这个算起来很复杂我就不展开了,这里面有汇率波动的那部分,有市场本身回报率的差异,各种叠加。

简单的说,就是国际游资,俗称热钱,进入我们的市场。

昨天大号聊了美国的CPI高,我国的PPI高,提到了热钱但是没展开,在小号展开吧。

热钱涌入后,有一部分就会进入到房产市场,你看到我文首引用的昔日的那篇文章,你现在回想下上头为啥要敲打,说白了就是预期管理。

否则韭菜们被热钱带偏了。

因为热钱涌入和实际利率宽松是两码事。

实际利率宽松是指大部分人借钱容易,你要是借钱容易,你什么都有可能买的,那是一种普涨行为。

而涌入的热钱都是通过少数人,这少数人最起码也是个商人,他们是不会购入不良资产的。也就是说,他们只会购入少数城市的少数核心区域里有投资价值的,将来易于出手的楼盘。

你注意,我选择的品种只符合了一部分,少数城市少数核心区域,但是不符合易于出手。

这个没法子的,我本身不是为了投资,我是一种真实的需求,你可以认为是一种营造需求,或者说是疫情中断了国际交通之后被关起来的一种营造需求。

那么对我第二个有利的点是我具备丰富的信息资源。

我曾经说过,人世间最大的不公平是信息不对称。

上面第一点其实也反映了某种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我比大部分人对钱怎么流动,要先知先觉一些。

当然第二点说的不是这个,而是我拥有一些中介资源。换句话说,在我要购入的板块,我认识一些非常优秀的中介,而且很显然,我能够让别人为我做事。

我们今天很多人以为房产资源在软件上或者网站上。那个是,但那个只是其中一部分。

你想一想这个流程,实际上是有人有出售房产的意愿,通过中介挂牌,他要上传了房产证以及自己的债务关系之后,才能被大家看到。

那么在此之前呢?在大家看到这套房子之前呢?实际上第一个看到的人就是中介。

一个顶级的中介不是坐在那里等客源的,那种吃不到几个散单,因为一套房子挂出来,所有中介都能看到,都会去服务,你想要从这群人中脱颖而出,在你手里成交,比中奖都难。

所以顶级中介是手里有“内网”的,所谓内网就是说房子还没有挂上去,他就知道有可能要卖,而且他知道谁会买,别人还不知道的时候,他就开始行动,开始撮合这个交易了。

那么换句话说,如果你成为这种中介内网的一部分,反过来,他也就成了你的信息库。

他会帮你去找你要的标的物,那个过程比你在网络上逛,或者打电话,或者去店里看挂牌,要快。

交易这件事,谁掌握了第一手信息是十分有利的。

这句话我加粗了,全文唯一加粗的。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内涵丰富。

事实上掌握了第一手信息是可以某种程度上左右价格的,你注意,我的措辞很严谨,也很小心,某种程度上。

因为严格意义上讲,价格是不允许被左右的,就像在股票市场上,你挂单的价格特别高或者特别低或者挂单量特别大,过了某种程度,都是要喝茶谈心的。

当然,某种程度内是允许的。

所以某种程度究竟是什么程度,这是一个薛定谔也没法回答你的话题。

我第三个有利条件就是决策周期非常短。

价格合适我马上就可以签,可以全款,这个过程我这边延迟是零,就像买卖股票,买卖期货的决策周期一样短。

这比很多买家要有优势,我不需要去几波人看几次,回头再犹豫几个月,再怎么怎么样。

你把这几个点凑起来,统称短线优势。

事实上我买入那套房子之后不到五个月之内,它的涨幅就超过了此前上一个买家持有五年的涨幅。我指的都是实际成交价。

很显然,对方卖亏了,即便当时来看。

从投资的角度,我是浮盈的,当然,前提是我把它立刻卖掉。

前面说了,这不是一次投资,我是拿那块地修花园的,修花园砸钱是收不回来的,长期来看,从占据资金流动性的角度看,这件事是亏损的。

但作为消费而言,就不存在亏损还是赢利这个话题了。

回到投资,站在投资的角度,如果我想赚钱,应该做的就是把它卖掉,原因很简单,美联储是有停止放水甚至加息的可能的。

这个话题大号昨天提了一嘴,前天美联储虽然最终决定利率不变,但是面对接近5%的通胀,鲍威尔表示出有可能改变这种宽松的政策。

也就是说,热钱总是有周期的。

我前面说了,那些不仅在核心地段,而且流通性强的房子才是好品种,户型过大,总价过高意味着潜在买家少,也就意味着流通性差。

这种通常都是跟涨,而不是主涨。也就是说,那些真正合适的标的物涨的太多了,热钱没地儿去,会连带这种不怎么好的品种一起买了去。

事实上去年我从那个中介手里一共看到了几套价格合适的。不过另外几套对我都没用,因为花园非常小,我不是投资。

剩下的也被某个职业做这个领域的投资公司买走了。他们只是转了个手,现在价格调高了50%,在挂牌出售。

当然了,我不是在告诉你通过买卖房产赢利,事实上我也没有赢利,这是一次消费行为。

但如果把它立刻出售,是可以转成投资行为的。虽然不是一个什么好投资,但起码比那个上家回报率高,因为回报率不仅要看回报值,更要看资金占用时间,说穿了就是折后年化。

这一点很多非职业投资人是没有概念的,他们只关注一个东西是不是一直涨。但是不思考资金本身就是有成本的,时间成本。

换句话说,那个上家的时间节点切入的非常好,但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为什么?

因为微操的手法太弱了。他的主业是经商,也许开厂经商做贸易他是内行,但资源不在投资领域,在玩微操方面,他是落于下风的。

当然,如果他不是不善于这个,当年也不会选择这个品种。他当年应该买入买家更多的品种,这样起码有充足的交易数据可参考,不至于被别人用很简单的震荡洗筹的手法就让他出局,把利润拱手。

而实际上这个例子放到股票市场里是很寻常的。这就是很简单的一个拣漏单的行为。甚至你还可以加点料,相当于局部范围内的预期控制增加出现率。

当然,房产市场里不是没人想不到那么做,而是现金的等待持有成本很高,而且房产市场交易周期太长,平仓不太方便。

而我从事日内交易的特点是没有现金的等待持有成本,所以正好弥补这一点。

这个case还是分享了一些技巧,不过这些技巧最终都绕不开信息不对称这个前提。

你看到了,哪怕是在一个不怎么好的时间点,以及一个不怎么地的品种上,信息不对称依然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当然,前提是你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