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生,从未快乐过

公元369年,前燕吴王、南讨大都督慕容垂逃出祖国,投奔了敌国前秦。
前秦皇帝苻坚听闻大喜,出城十里郊迎,感慨说是上天赐予的极好礼物。
丞相王猛却忧心忡忡,劝皇帝说,慕容垂蛟龙猛兽,非可驯之物,不如除之。
但苻坚坚决不同意,千金买马骨,这个名声皇帝是要定了。
王猛只得自己动手,于是制造了千古第一阴谋金刀计(一场完美无解的阴谋),逼走了慕容垂。
而此事最大的蝴蝶效应便是,间接弄死了慕容垂最喜欢的儿子慕容令。
慕容垂后面夺取了皇位,后燕在他手中辉煌了二十多年,临死前,却发现没有合适的人可以继承皇位。
身边只剩下一个庸碌无为的儿子慕容宝,只能捏着鼻子把皇位传给他。
公元395年,慕容宝率军攻打北魏,八万打二万,参合陂之战大败而归,后燕元气尽伤。
十二年后,冯跋杀慕容垂子慕容熙,后燕亡。
公元410年,东晋刘裕灭了南燕,斩慕容三千余人,慕容氏自此从历史舞台上销声匿迹。
往后的600多年里,从刘宋到赵宋,慕容氏凝神静气,小心翼翼。
历经隋末天下大乱,唐玄宗安史之乱,唐末黄巢起义,五代十国大分大裂,始终悄无声息,没有想着趁乱复国的心思。
一晃到了哲宗年间,憺威四夷,拓土千里,天下太平,止戈生息,大宋声望极盛时,慕容家突然想着要复国了。
能想到的理由,可能是慕容博家的孩子出生时,天有异象。
比如,一道神光照亮整个产房,接着雷电交加、风雨大作,天地为之昏暗,有蛟龙自天外破窗而入,盘旋于产床之上。
帝王之气,氤氲腾升,于是,慕容博给孩子取名为复。
大燕国的伟大复兴的重任,便沉沉压在了慕容复的肩上。
慕容复这个孩子,不可谓不努力。
整日行色匆匆,东奔西走,没时间嬉戏,没时间享乐,甚至连谈恋爱时间都没有。
辛劳经营了三十多年,终究是不负苦心,搏了个“北乔峰、南慕容”的美名。
舆论基础算是有了,但更缺的是人手,复国大业光靠四大家将是远远不够的,还得罗织更多的羽翼。
他从小便懂得如何与人交接、周旋,洞察人事,精于算计,拉拢三山五岳的朋友,少室山下强出头与萧峰为敌,为的不是道义,而是收揽人心。
叔本华在《要么孤独,要么庸俗》里写道,一个年轻人若是过早地成熟世故,那么他注定一生平庸。
原因在于,世故永远只是流于外表,触及不到内心,无法让人真正地成长。
以及,他会压制真实的情感,使心智钝化,难以被外界触动,进而迷失方向,找不到自我。
久而久之,自己便再也不是自己,只是一个面孔模糊的工具。
后来,西夏公主选驸马,酒罢问君三语:
你一生之中,在什么地方最是快乐逍遥?
生平最爱之人,叫什么名字?
最爱的这个人相貌如何?
问到慕容复时,他突然间张口结舌,答不上来。
他一生营营役役,不断为兴复燕国而奔走,可说从未有过什么快乐之时。
他呆了一呆,说道,要我觉得真正快乐,那是将来,不是过去。
回望三十年的人生,没有一丝一毫的快乐,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一个飘渺的复国大梦。
忙碌半生,一无所得,却又不能放弃,只得咬牙硬撑。
当不了西夏驸马,再去抱段延庆的大腿,杀舅妈,杀家臣,无边绝望里的孤注一掷,输得干干净净。
压抑的尽头,便是自我毁灭,最后精神失常,彻底疯了。
整本《天龙八部》,讲的是众生皆苦,有情皆孽,慕容复则尤甚。
慕容复悲惨的一生,根源在其父。
他的一生从来都不是自己的,而是他爹慕容博一手安排的。
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帝王梦,慕容博把自己押上,然后又搭上了儿子的一辈子。
慕容复打小受到的教育便是,家族历史的荣誉、收复河山的辉煌以及不切实际的幻想,最终形成无法放下的执念。
吃了很多很多的苦,舍弃了爱情,丧尽了尊严,最后仍是一败涂地。
本来依着慕容复的家世和天赋,如果没有父亲强加的兴复大业,应该可以在江湖中混得风生水起。
与乔峰称兄道弟,数一数二的人物,顺带着娶了表妹,生几个孩子,绵延慕容子嗣。
慕容博的复国梦毁掉了儿子的一生。
吊诡的是,慕容博最后居然大彻大悟,在少林寺沐浴晨钟暮鼓,不问世事。
留下儿子在江湖中奔波劳苦,凌乱碾落。
很多时候,我们或许也是慕容复,为着迎合他人的眼光,反而迷失自我。
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不知道珍惜眼前的人,不知道苦苦追寻的东西,到底是自己想要的,还是别人强加的。
世间最大的残忍,便是过早地丢失了自己,迷失了本心,为他人而活着,从未做过片刻的自己。
那怕是从世俗的角度来看,有财富有地位,但绝对算不上成功的一生。
我们习惯从被别人认可中获得成就感,于是尽可能地迁就别人,取悦别人。
但人不可能一直去讨好别人,也不可能做到取悦所有人,所以我们会经常感到心身疲惫。
当这种负面情绪达到某种临界值时,我们会反思渐悟,会启动自我保护。
某一天豁然开朗,如同韦小宝一样,把桌子掀翻,老子不干了!
从取悦别人,更多地转为取悦自己。
这才是值得一过的余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