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的“造形、情感、笔法、章法”是如何处理的?
一、王羲之的书法“造形”,纵横变化谁能比?
说王羲之是古今书法第一大家,真是一点都没说错,王羲之不仅精于笔法,在处理字形方面,也有着古今鲜见的大才力,历史上除他之外,不乏用笔一流的大家,但细玩其字,于字形的纵横变化上,比起王羲之来手段却总觉有限。
我们以《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来做分析,找到王羲之以下几个字形方面的规律:
1.王羲之笔下结字极为强调字的形,该方的一定方,该长的一定长,该圆的也一定圆,外形特征明显,字和字之间字形区别变化无常。
2.很多字的四角,能恰恰重合在图中的红色框线上,此绝非偶然,楷正的功夫反映在笔下,毫不含糊,如“修载”、“同”、“白”、“尊体”、“何如”“橘”等字。方正剀切,如垒墙之砖,使通篇端正结实。
3.三角形的字形不论欹侧,外形特征鲜明,犹如精确的几何计算。此亦非巧合,乃长期经意所成。
4.不仅整个字的外形如此,就连字内分开的偏旁部首也同样遵守这种外形规律。如“明”“复”等字。
5.外形既定,内部的点画就可以尽可能多的寻求分割变化,以增大同类外形字的细部区别,使通篇变化更加丰富。如“修”字的几个竖画;“载”字的几个横画;“来”字的两个横画和两组左右连带点共同形成之四个各异的横画;“明”字日月两部分中间的四个短横;“尊”字“迟”字里面有意平行的两组横画;“降”字的右竖斜曲,有意空开中下部等等,犹如篆刻的布白,各显手段,尽量的求变化。
通篇大、小、收、放,字字变化,无有雷同。正如王澍《论书剩语》所说:“魏晋人书,一正一偏,纵横变化,了乏蹊径。”这便是王羲之的大本事。不信可以试试,能在书写的片刻之间,在笔下生出如此丰富的变化,并且一气贯注,自然和谐。古今以来,仅王羲之一人而已!
王羲之《平安帖》
王羲之《何如帖》
王羲之《二谢帖》
二、王羲之《二谢帖》,见其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剧烈变化
王羲之《二谢帖》笔法精妙,字体跌宕起伏,用笔挺劲,轻重缓疾极富变化,完全摆脱了隶书和章草的残余,成为十分纯粹的行草体。书写时先行后草,时行时草,可见其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剧烈变化。
王羲之《二谢帖》摹本,纵28.7厘米。5行,行草书。
释文:二谢面未比面,迟诼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议当试寻省。左边剧。
《二谢帖》是王羲之行草书法代表作。风格为“时草时行,间有近楷者,体势间杂。用笔的轻重缓疾富有变化,其字势尚方,颇见骨力!常规入笔的“二”字,如初见般平实。接着,从“谢”字开始,揖让与抑扬的气势,从纸面铺开,让你的呼吸瞬间急促。“未”字看似简约,如您细心品味,如此矫健的笔势,对整体行气起到了很好的滋润。
常规入笔的“二”字,如初见般平实。接着,从“谢”字开始,揖让与抑扬的气势,从纸面铺开,让你的呼吸瞬间急促。
未”字看似简约,如您细心品味,如此矫健的笔势,对整体行气起到了很好的滋润。
如图,从“面”自第一笔开始就以方笔书写,之后第二笔连接着第三笔为方笔,似用篆刻中的“冲刀法”写成,劲挺峻拔。
“静羲之女爱再拜”则完全是草书,并极尽夸张之能事,如“羲女爱”三字都写得很长,每一个字的长度相当于第一行“咏(诼)良不”和第三行“患者善”三个字的长度。
三、王羲之《忧悬帖》的笔法密码
【释文】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报。
【大意】挂念悬思片刻也不得释怀,因此,意欲遣书发信以获取你的近况。
行书章气:
《忧悬帖》章法的动线特征:汉字每个单字,都可画出一条直线,它的位置是表示字倾斜的方向,同时把字分成感觉上分量相等的两个部分。画出的直线称为单字的动线,以确定作品的位置和方向。《忧悬帖》一开始的“忧悬”两字错位较大,但不影响行气,反而是在连续中,带了些许的波动,加强作品的灵动感。动线在书法作品中连续不断出现直到终篇,形成了一幅作品的音乐属性——旋律。书法的时间性和流动感,是一种无声而有形的旋律。
重要技法:
1、切笔
有人说:王羲之那叫一个厉害,笔笔中锋啊!
我现在觉得,谁要写字笔笔中锋那才是傻子!那就如同用剑,一下一下砍,一下一下剁,那绝对不是高手,高手是:剁、砍、片、切、抹、刺、挑等等都用的。高明的书法家手中的毛笔就是剑。
我以为,王羲之用笔,最妙的是侧锋!我们看看现在存世的王羲之墨迹就知道,他用笔基本上都是侧锋入纸,然后扭转为中锋。或者就是直接用侧锋。
咱们一起看一下王羲之的这些墨迹,起笔的地方都有一个小尖尖的线,其实这就是切入的痕迹。这么说吧,这个小尖尖就是笔毫进入纸的第一个动作,他的作用是把笔毫打开,或者叫做把笔毫压开。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进入一个房间,需要先用手推门,那么,起笔的这个小尖尖,就是推门的手臂。
那么,有人会说《姨母帖》很多字没有小尖尖啊,这是为啥?我告诉你,这是隐藏笔法,这叫含蓄。比如,王羲之的《姨母帖》,进门的时候,没用手推门,而是用肩膀拱进去的,这叫踏雪无痕!
很多人不解笔法,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兰亭》,总是把起笔的小尖尖当作线条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知道那是一个前奏的动作,于是学了那个形,但永远不知道那个小尖尖干嘛用。于是,不带那个拐弯的小尖尖,似乎就不是王羲之了~
2、节笔
王羲之的《忧悬帖》里面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技法:节笔。主要表现在“忧”字的一横,如图:
这笔画在孙过庭的《书谱》运用广泛。
历代对于孙过庭行笔使转时的突变笔法颇有歧义,被称为“节笔”、“折笔”、“触笔”、晋人“弹跳笔法”。
我以为孙过庭的这种笔法是《书谱》中执、使、转、用,几种笔法的综合应用,即由中锋转换为侧锋、用力下按笔心后迅速提笔转换为中锋形成墨迹形态的突变特征。实际上不是什么新笔法,就是二王的中锋、侧锋的快速转换时的突变笔法。
再说,笔法的要害是控制中锋行笔,草书笔法的要害是使转中的中锋、侧锋转换的发力特征。使转本身就是中锋与侧锋之间的转换方法。这种节笔特征毕竟要比使转简单得多,只是使转笔法特征的惟妙惟肖,对于掌握核心笔法和审美情趣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没有必要在节笔的特征上过多地纠结。
学习草书使转的关键是要掌握草书使转的基本要领形成书法节点。学习《书谱》的重点是要掌握线条的弧度张力把控、笔锋的转换控制力度、字法结体的审美情趣和章法节奏的疾、滞调节能力。
四、王羲之行草章法的虚实是如何处理的?
虚实处理,贯穿于书法的始终,没有虚实,没有矛盾,就如同没有矛盾冲突的戏剧一样,会让人感到乏味,让人提不起神来。字的结构需要虚实,章法,同样也要虚实。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尽量从古先贤经典作品中求得一些消息,以期对我们的书法创作有所帮助。
一般来说,字距疏松的地方、笔画轻的地方、笔画用墨比较淡的地方、比较枯的地方,容易产生“虚”的感觉;相反,字距紧密的地方、笔画重的地方、用墨浓的地方、用墨润的地方,在视觉上,会容易产生“实”的感觉。下面找一些作品,做一些尝试性、粗线条的分析。
1、王羲之的《行穰帖》,开始的“足下”笔画之间的空间比较大,笔画也比较轻,最后的“佳”也比较轻,是“虚”的部分,中间白线圈住的部分,笔画比较重,这样,整体上的虚实关系比较清晰。
2、王羲之的《妹至帖》,有三个地方笔画处理得比较轻巧、灵动,白线圈住的“之可言”、“夕”、“虑、三”,比起其他地方显得“虚”。
3、王羲之的《二谢帖》,白线圈住的“想邰儿、所送”,加上“静”与“羲”字距比较大形成了一块比较虚的地方。下面的“患者善”也比较轻,形成了一块比较虚的地方。
4、王羲之的《得示帖》,下面的部分粗重笔画比较集中,空间比较密集,显得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