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4月3日,刚从苏联回国不久的科...
1961年4月3日,刚从苏联回国不久的科学家王淦昌接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的通知:刘杰部长约他即可见面。于是一纸调令,54岁的他从王淦昌变成了王京,隐姓埋名了17年,为了一项伟大的工作,他不能告诉自己的父母妻子,不能发表任何论文,还要断绝一切海外关系,就连将要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也要放弃,从此销声匿迹,从此世界物理界再也听不到他的名字,也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当时苏联单方面撕毁合约,我国核武器研制陷入困境,刘杰部长和钱三强找到了王淦昌,研制核武器的重担落在了这位老人身上。于是,茫茫戈壁滩出现了一个叫王京的老头,他是核试验基地年龄最大的科学家,尽管身体比不上年轻人,可他常常废寝忘食,有时吸着氧坚持工作,他说:只要一开始工作,浑身上下总觉得有使不完得劲儿。为了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他时常下到车间和试验场地亲自指导工作。
在进行第二次地下核试验爆炸时,他的学生王乃彦向他汇报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可是王淦昌不放心,非要进山洞一一仔细检查,直累得气喘吁吁,检查完毕,他一下瘫倒在洞口。也正是有了他这个经常身体力行的老科学家的严格把关,才保证了一次次实验的成功。
直到1978年,王淦昌研制原子弹的视频资料公诸于世,他的妻子才知道自己的丈夫竟是搞原子弹的,17年的时间,当孩子们问她爸爸去哪的时候,作为妻子的她却不知该如何回答,只好说:爸爸到信箱里去了。17年的时间,他领导了上千次原子弹起爆装置的炸药爆轰实验,当原子弹爆炸成功时,他又参与到氢弹和地下核试验的研究工作,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有一年的除夕,他和邓稼先在帐篷里喝酒谈心,邓稼先说:“叫了王京十几年了,今晚我就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说罢,两人抱头痛哭。
王淦昌(1907年——1998年)江苏常熟人,1930年在清华物理系读书的他考入了德国柏林大学的研究生,年纪轻轻就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回国后,先后在山东大学和浙江大学任教,就是在兵荒马乱的艰难岁月,他从没有忘记自己的科研事业。建国初期他被国家派到前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任研究员,首次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在世界物理学界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正当人们以为他就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候,他却销声匿迹,把他余生的精力贡献给了祖国的核武器研究事业。
有人说年纪大了该选择好好享受生活了,可王淦昌从没放弃研究工作,他说:巴浦洛夫80岁了还坚持搞科研,看来我还可以搞好多年了。即使晚年躺在病床上,他一心惦记的还是我国的科研事业,他还在想自己还能为祖国多做点事情.....
一代科学巨星,虽然离我们远去,可他的精神却一直激励着我们。他曾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祖国遭受苦难,我就要回到祖国为她服务终生。#两弹一星#
故事素材来源《东方巨响壮神州:两弹一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