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业投资人三个最大的误区(B)

第二个误区,迷信人才的招牌。

这个误区的普遍性程度,比上一个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毕竟是二十一世纪了,只有文化水平和认知水平较低的人,才会不相信科学,才会否认理论的重要性。

迷信人才的招牌,并非不尊重科学,而是对科学技术人才的成才特点(中国式)概念不清。不可否认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菌业投资人理科出身的很少,本科以上的很少,管理出身的也很少,所以,一个人决策的情况非常普遍,那么个人水平的局限就暴露无遗。

同时,人才招牌问题一定与年龄有关,中国的年轻人要成名,本事是其次的,关系和熬资历才最难。而有招牌的人士多数已经不年轻了,一方面知识结构老化,难以跟上时代,另一方面菌业相关东西又恰逢爆发上升期,老年人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应对新知,尤其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与菌产业的结合,这势必成为招牌人物的弱项。由于尊重长者,许多对他们的评议,他们自己并不清楚,他们的错误也没人会去公开否认。所以外界以为人才如酒,越陈越香。

上一个例子里的老板,估计咨询的就是并非栽培领域的专家,或者知识跟不上需求的老资格专家,据我了解,和他们交好的几位大腕级人物,恰好不太够做这件事,所以结果就可想而知。

而更奇葩的例子是某设施建设公司,到处拉大旗作虎皮,让一些高层人士替他站台,当然这很有欺骗性,揽了不少大生意。不过我是近距离接触过这位老板的,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真的是一个土老帽,如果我说出他的名字大家一定会掉眼珠子。而且搞笑的是,此人的老家和公司所在地,都是属于那种名声狼藉的所在。这样的老板,精明而不聪明,以为菌业人傻钱多,考察他公司近年的业务,几乎无一处不扯皮,许多工程拖沓不能验收,有些直接被人扣款,据说已经掉入财务陷阱,许多债主都认识我,对此人无不破口大骂。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企业,曾经有人咨询过我是否可以请他们设计建设,我当然是否认的,可是因为另外的行业人物(比我有地位,有背景的人)的支持态度起了作用,只是后来出了太多问题,那位咨询过我的老板才明白我没有说假话,然后,悔之晚矣。

而另一方面,行业的大家们大都很客观的承认在栽培方面并不内行,这一点也不损他们的形象,反而能够赢得尊重。我在古田就亲自听到张金霞老师跟一位老板说,生产上面,我帮不到你们多少,因为我们的主要工作不在这一块,不擅长,不能误你们的事情,还是要请专门精通这个的专业人士。事后,那位老板对我表示非常敬重张老师,实话实说不害人!

中国古训就有隔行如隔山的说法,但菌业投资人里面,似乎认识不到这一点,或者,他们把大菌业和菌业的细分搞错了,不晓得菌业本体是栽培,而做一个栽培专家是最辛苦的,所以能够成为政府封招牌的人谁都不愿意干这个。另一方面,栽培技术工作不出新成果,因为那是对一个复杂程序的高度熟稔掌握及条件变化异常的处理,不是每天想新东西。栽培技术人士的成绩都是企业效益,是日复一日的如履薄冰,只能默默无闻,也所以,在栽培领域的高手,几乎没有一个名家大腕,甚至连正高职称的都可能找不到。当然七十岁以上的老前辈另说,老一辈都特能吃苦。

第三个误区,热爱补贴。

补贴这东西,词很好,很实际,类似中药里的补药。但是中医有句话叫“虚不受补”,对于今天的农业补贴来说,是相当贴切的。

补贴对于食用菌生产企业,只能是一种润滑剂,不能成为依靠,更不能成为利益的来源——除非是普惠的行业补贴。

当前的补贴主要来源于扶贫,这个更加是鸦片,得了政府好处,早晚会叫你吐出来,全国各地,尤其是贵州,扶贫补贴的问题,恐怕在不远的将来要出现一次大爆发,到时候,一个官员倒下必然伴随一个企业的垮台,一个企业的问题曝光,可能要影响一伙小官员。

如果食用菌企业属于自己有造血能力,能够不依靠补贴正常生存的,那么补贴就是锦上添花,而对于自己根本不具备行业立足地位的企业来说,拿补贴绝不是雪中送炭,而是强心针,或许会有短时期的回光返照。

热衷补贴的老板需要想一想,第一,补贴能不能真正成为现金收入?二,补贴能不能长久?三,补贴会干干净净吗?如果不能,那么我建议你们不要把目光盯着补贴,有则拿之,不给不强求,这才是正道。

这方面就不能举例了,因为这些不好的东西也都是见不得光的,举例容易招惹是非,并且很不好得到证据支持。

最后我预言一句,乌鸦嘴的话这么说,凡有上述三大误区的问题,那企业就是危险和艰难的。

从中国菌业整体发展的角度看,这些问题表面属于企业自身,实质上代表了菌业底蕴的虚胖和软弱。因为研发和科普都是长期工作,不会短期见效,那么现在连起步都看不见动作,谁敢预期中长期的进步呢。规模的方向走到尽头了,做强又看不见希望,中国菌业,除了在新闻和口号上大干快上,还能怎么样?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