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鸣犊街道晓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晓村,初从鸣犊镇过社教桥,向南经塔山、段村即到。南邻蓝田县敬家村,东靠八里原,西与黎明、马嘶坡隔河相望。现有160多户,700多人,土地500多亩。
相传清康熙年间,山西大槐树人李氏夫妇乞讨于此,生养达、养户二子,历经学、广、华、文、应、震、永、维、建、增等十四辈。
那时生产力落后,靠天吃饭,每逢大旱,甚至颗粒无收,逼迫李氏夫妇寻找水源。由于地势南高北低,他们只能向南寻找,在泉水汹涌处修小渠,迂回曲折,引水到自己耕种的地边。水渠位于敬家村及天王村之间,因距引镇天王村较近,故名“天王渠”,名称沿用至今。
清光绪十四年(1888),李氏家族第七代传人李定一经县试,考中秀才。在乡里创办学堂,教书育人,有众人送牌匾“德重乡区”一面。
辛亥革命后,不少人在种庄稼的同时纷纷做生意,比如卖醋、贩油。此时村子出现两大变化:一是购置土地。至1949年,从周围的村庄,特别是从敬家村财东孙家买入不少土地。二是文化素质提高,村里人才辈出。
由于清末秀才李定一创办学堂,使得许多孩子都有了求学的机会,代代相传。现在年龄在80岁左右的老人,当年90%都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教育,故有人将村子叫“文人村”。新中国成立前后,多有李氏后代跻身于政界、军界以及工商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驻扎在西安的胡宗南部队向秦岭一带逃窜。村里时常听到不远处的枪炮声,夜里三五成群的残匪会闯进村中,抢吃抢喝,妇女、儿童被家人藏在地洞或柴楼上。麦子快要收割的一天,村后八里原塬塄上突然出现许许多多的枪口,村民被吓得家家紧关大门,下午时分,这支部队从大坡及“狮毛沟”北面的“挂面坡”下来,顺村中的小巷匆匆而过,经马嘶坡直奔引镇。后来才知道,这是一支人民解放军,要在这里打埋伏,但国民党残余部队却改道引镇。那一晚,两军在引镇龙渠村发生激战,村民李益堂等人在保长的指派下,抬着担架前往抢救解放军伤员。
清朝时期,李氏家族所修“天王渠”占用的土地,因种种原因没有注册,不受法律保护。于是,当人口及土地面积不断增加和扩张时,这条小河在天旱时就成了敬家村和天王村相争的水源,晓村由于人单势薄,往往在矛盾的冲突中处于被动地位,秀才李定一和一位名叫“官夫”的练武之人,总会代表村庄出现在河提上与抢水人周旋。后来,他们状告于地方官府,据理相争,才使“天王渠”保留和保护下来。1953年,“天王渠”在长安县水利局注册,又经乡政府出面,调五亩地兑换给敬家村、天王村,使渠面得到扩大,并向南延伸1000米至库峪河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平整土地,打井修渠,创办集体企业等等。1967年修“截渗渠”,位于村南,长2000多米,因流水清亮,冰凉入骨。1970年将几百年的村庄由河边移到八里原,腾出大片能够稳产高产的土地。1977年修“水塔渠”,利用水塔高度的压力送水。渠身由直径80公分的水泥制管埋入地下组成,直通村口,然后流入贯穿街道的水泥渠。全长4000多米,耗资上万。另外,打井七眼。“三渠”“七井”纵横田野,使全村80%的土地得到灌溉。
改革开放以来,主干道得到硬化,人畜饮水安全化,村民日收入从20世纪60代的七八分钱提高到七八十元,粮食亩产量从新中国成立初的二三百斤提高到八百斤左右。平均每年有四五名学子考入大学。村民相继购买农用车、大型汽车、拖拉机、收割机、小汽车等。在外承包工程、创办门窗加工厂、开装潢公司等。
底子是一种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集音乐、美术、歌唱、舞蹈于一体,同高跷、社火、芯子相提并论。晓村由于文化的普及和提高,文艺表演水平也有一定的高度,在周围的村庄里颇有名气,小村才更名“晓村”
李益斌,李氏家族第十代传人,1959年在西安至铜川铁路改建工程中,作为西安铁路系统代表,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
李世英,李氏家族第十一代传人,1980年被任命为长安县人民检察院院长。
鸣犊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地处长安区东北部。东邻炮里街道和魏寨街道,南靠引镇街道和蓝田县史家寨镇,西连大兆街道,北接灞桥区狄寨街道,总面积43.5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鸣犊街道下辖18个村(居),其中:1个社区、17个行政村 。2011年,鸣犊街道总人口38958人,农业总产值达到2.6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900万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2亿元,各类存款余额3.8亿元。
北宋、元、明记为鸣犊镇。
清设鸣犊仓。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曾设鸣犊区、镇、乡、联保等。
1949年,设鸣犊区鸣犊镇。
1951年,为鸣犊乡。
1958年,成立鸣犊公社。
1966年,改名东风公社。
1972年,恢复原名。
1984年,改设乡。
2001年1月,将马兴乡并入鸣犊镇。
2008年5月,撤镇设立鸣犊街道。
投稿、闲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