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家训是一个家庭教养,兴旺的体现
文/龙吟师傅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绵延数千年,这是由于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古人小时候,大人,先生会即以身行言教他们伦理、道德、因果、圣贤理念,让他们从小修身养性,涵养熏陶,终身不改其志。在中国古代,家规家训更是蔚为大观,流传已久。培养出无数的圣贤君子和栋梁之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传统的家规始于言行。从小,长辈们就会教孩子“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餐桌上的规矩;与人打交道的礼仪等等,如果“屡教不改,就会家法伺候”。
在以前2013年时中国的一项调查显示,60%的小学生不懂文明礼仪。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公共场所,学生不礼貌的言行都引起社会关注。更有网友呼吁要重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龙吟师傅在过年、过节时,走亲访友,也发现不少孩子不懂礼节。在网上网发现一篇《这些中国老家规不能不懂!这就是教养》的文章吸引了众多网友的认可。感叹我们祖先的礼仪已经失传。这些家规很少有小辈知道了。这篇网络文章列出了我们30条的老家规:
不许吧嗒嘴儿;
不许叉着腿儿;
不许斜楞眼儿;
不许罗着锅儿;
不许不称长辈为您;
不许掳袖管儿;
不许挽裤腿儿;
不许搅菜碟儿;
不许筷插碗儿;
不许嘬牙花儿;
不许抖落腿儿;
不许不叫尊称或名字就说话儿;
不许当众喳呼;
不许说瞎话儿;
夹菜不过盘中线;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不许吃饭咬着筷子;
不许壶嘴对着人;
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只能夹眼前的;
吃饭前要礼貌性的招呼长辈,长辈坐下说吃饭才能吃;
作客时,主人动筷子客人才能动;
不许拿筷子、杓子敲碗;
不许反着手给人倒水或倒酒;
吃饭不能唏哩呼噜出声;
不许压人肩膀;
倒茶不能倒满;
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
做客不许进没有人的房间;
站不倚门、话不高声;
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
出门要说一声。
如今,这些老规矩,懂的人是越来越少。老规矩,是礼仪,也是教养的表现,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是向周边的人泄露着其人的家教和人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