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为五脏之贼!赵锡武的医案,调肝,治胸闷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藏象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从记事的时候开始,就常听老人讲一句话:别生气,别上火,别发愁,不然的话,就容易气出病来,愁出病来,火出病来。
曾几何时,我对此不理解。
直到后来,我开始接触中医学,对中医的藏象理论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这才知道,老辈人的话,是正确的。
因为什么?因为肝是五脏之贼啊。生气、上火、发愁,这些都容易影响肝气的正常运行。而肝气失常,五脏六腑都别想好,它见谁祸害谁!
我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故事的主人公,是赵锡武老前辈。赵老1902年出生,1980年去世,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内科研究生导师,在中医内科临床方面有精深造诣,而且对中医理论研究多有建树。
有一次,赵师接待一个女患者,姓李。
这个人,来就诊的时候非常惨,是别人背着进来的。
怎么回事呢?患者自述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头晕。按照她的话,就是自己说不定哪一下就过去了,命悬一线。
当时,赵锡武老前辈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属于胸痹。于是,开出了瓜蒌薤白半夏汤这类的方子。
瓜蒌薤白半夏汤,这是载于《金匮要略》里头的方子,基本组成是瓜蒌实24克,薤白9克,半夏12克,白酒适量,煎煮取药汁服用。
这办法,是用来通阳散结、祛痰宽胸的。其中瓜蒌实宽胸涤痰,薤白行气导滞,通阳理气。半夏则燥湿化痰,降逆理气。所以这个方子,对于痰气阻滞、胸阳不展的患者,是十分有益的。
原以为,这样的配伍用下去,患者很快会得到好转。但事实却让赵老意想不到。患者应用了好一阵,效果平平。
这到底是为什么?赵老重新仔细观察患者,询问平时的生活习惯和表现。
这一细致询问,才知道,患者每一次发作胸闷胸痛的时候,都有想哭,心中悲戚的感受,平时则唉声叹气,动不动还嗳气。只不过,这些现象早就有,患者和家属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了解到这些以后,赵师果断在原方之中,加入了百合、地黄、旋覆花、代赭石之类的药材。
方子这么一改,效果立刻出来了。患者服用后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胸闷心痛之感渐渐消失。
这是赵锡武老前辈早年的一张医案,虽然不大,但是发人深省。
这里的道理其实很简单。
你看,患者每一次发作,都心怀悲苦之情,平素善太息。这一看,就是肝郁、情志不舒,对不对?
肝郁气滞、情志不舒,这个会明显影响到心脏的机能。肝属木,心属火。肝木生心火。肝为母脏,心为子脏。肝郁气滞,母病及子,心脏机能一定受影响。所以,这个患者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就得考虑是不是有肝的影响在。单独宽胸理气止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结合疏肝才可以。
正看到了这一点,赵老前辈才果断运用了旋覆花、代赭石、百合、地黄这类东西。其中旋覆花和代赭石,属于疏肝降逆之品。其中的旋覆花,对于肝郁气滞导致的胸闷有很明确的治疗作用,古往今来备受重视。代赭石则可以平肝阳,降上逆之气。地黄和百合则模仿百合地黄汤之意,用于安神定志。
宽胸理气之品,加上疏肝降逆之品,两相结合,这才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
你说,这个肝,是不是心之贼?它不好,弄得心也不好。
当然,肝郁气滞,肝气不畅,还会带来很多其他问题。比如说肝和脾胃之间,就是欢喜冤家。肝郁克伤脾土,则脾胃功能失常。患者要么胃胀胃痛,要么便溏拉稀。
肝和肺,也是欢喜冤家。肝郁日久,化为肝火。肝火上灼于肺,形成所谓火木刑金。导致肺阴不足,燥咳不已。为啥一些老气管炎患者,肝火挺大,爱发脾气?就是因为肝气失调,影响到肺。
肝和肾,也是欢喜冤家。肝肾同源,肝阴不足,直接影响到肾阴,使得肾阴亏虚。肾阴不足,反过来还会加剧肝阴的虚损。于是,肝肾之阴不足,人开始高血压、中风、身体抖动、脑袋迷糊、肢体麻木……
总之,肝作为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和许多脏腑都有密切联系,在病因病机上扮演一个多事鬼。只要它一闹腾,说不定什么脏腑跟着受影响。因此,说肝为五脏之贼,是毫不含糊的。
正因如此,我们应该好好地对待我们的肝,不生气、不上火、不纠结、不抑郁。肝气条达,它稳稳当当的,可以让我们少得很多病。
就日常保养来看,肝郁气滞的,咱们用点佛手泡茶。肝阴不足,咱们来点菊花和炒决明泡水代茶饮。肝火上炎的,咱们用点夏枯草泡水。肝血亏虚的,咱们来点炒酸枣仁水煎。这类方法,如果你仔细看我的文说,就知道了,文老师以前都专门谈过。
好了,话说到这里,差不多该结束了。文老师的这一篇啰嗦话,希望可以让你对养生,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