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醉乡土』王树淼丨火盆儿暖又乐
火 盆 儿 暖 又 乐
王树淼
解放前后,我还小,和乡间孩子们在街巷玩耍够了,肚子便有些饿了,于是慢慢溜进静静的小院里,“吱扭”一声推开门,一股暖意便涌向全身。屋子里的娘亲笑道:“傻孩子,还不快关好门,屋里这点暖和气都让你放跑了!火盆里的山药焖熟了,扒出来吃吧,暖暖你那冻身子……”父亲用火棍三两下就扒开暗红的灰烬,热山药便露出来了。拿在手上倒腾来倒腾去,揭去那层黑黄色的皮儿,热乎香甜的味道便驱走了一身的寒意。
很长一段时间,火盆儿就是我们家冬日取暖的唯一炉具。父亲说这火盆儿是他解放前当长工时一点点攒钱买的。火盆儿是由生铁铸造而成,象个洗脸盆,盆沿宽大,下边有四条腿支撑。吃过晚饭,从灶膛里把余火掏出倒进火盆,就可以烤火暖身子。火弱了就加些木炭或干硬的木柴,火盆儿便旺旺地映亮整个屋子。晚饭后,喂过猪狗,东邻西舍的老妇人扯了针线,老汉摸了旱烟,相互串起门儿来了。一屋子人围坐在暖融融的火盆儿旁,男人们品着茶,吸着旱烟袋;女人们则缝着衣裤,七嘴八舌唠着乡间的奇闻趣事、家长里短。我盘坐在母亲膝下,一遍遍要求爱讲古的爷爷、奶奶说故事。乡间那些既有趣又怕人的鬼怪故事,常令我胆怯地瞪着大眼睛,看那红亮亮的火盆儿,又想那黑沉沉的夜色,吓得再不敢夜间出外玩耍、撒欢儿了。兴致高时,老奶奶扯了我的手,来回拉动着,哼唱起一支古老的童谣:“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嘛?点灯,说话儿;吹灯,作伴儿,早上起来梳小辫儿。”那谣曲从老奶奶缺牙漏气的嘴里有板有眼地哼唱出来,极有韵味,伴着火盆儿的明亮火苗儿,大伙笑个不停,清苦的庄户日子也平添了温暖和乐意。
暗红的火盆儿里有时也能烧烤出美味的小零食,想想就让我流口水。父亲抓一把玉米,浅埋在红红的余火中,过不了多久,这儿“噗”的一声,那儿“啪”的一下,满火盆乒乒乓乓绽开了一簇簇白亮亮的玉米花儿。我和大人们不住地捡呀捡,一粒粒往嘴里送,香味儿弥漫了整间屋子,香香脆脆的玉米花儿就像庄稼人香香脆脆的日子。夜深人静,邻居们都走了,父母把红山药、土豆,悄悄埋进火盆里,一觉睡到天明的我,睁开眼,就能吃到热乎香甜的焖山药、土豆……
生活困难时期,父亲的火盆儿,发挥的作用也不小。那时生不起煤火,火盆还可以为孩子烤尿布、尿湿的裤子。有时半夜孩子饿了哭了,火盆儿上烧着的水正好冲奶粉,真是方便极了。
记忆中的火盆儿总是那么温暖,那么甜蜜,那么让人难以忘怀。而今,火盆儿早已了无踪迹,取而代之的是造型美观、清洁卫生的暖气炉。遥远的年代、清贫的岁月早已定格在了记忆的长河里。今天生活幸福了,有火盆儿的日子却令我们永远怀念。
王树淼
王树淼,男,78岁,党员,博野县程委镇王庄村退休教师,现任县委老干部局通讯员,发表稿件千余篇,多次被有关报社和老干部局评为"优秀通讯员",博野县"最美老干部"、"模范党员"等。